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唐创业初期,李渊禁止军队战后掳掠,并以远逾隋制的勋赏奖酬军功.在其后的统一战争中,唐廷受限于物质财富的匮乏,默许了军队的战后掳掠以充军赏的行为.唐中前期改征为募的兵制变化使军赏的内容经历了一个从偏重勋赏到偏重物赏的转变,唐廷在开元初颁行了具有浓厚的物质色彩的军功格.另外得益于开宝年间极大丰富的物质生产,战前军赏也已常规化.  相似文献   

2.
唐前期的军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唐创业初期,李渊禁止军队战后掳掠,并以远逾隋制的勋赏奖酬军功。在其后的统一战争中,唐廷受限于物质财富的匮乏,默许了军队的战后掳掠以充军赏的行为。唐中前期改征为募的兵制变化使军赏的内容经历了一个从偏重勋赏到偏重物赏的转变,唐廷在开元初颁行了具有浓厚的物质色彩的军功格。另外得益于开宝年间极大丰富的物质生产,战前军赏也已常规化。  相似文献   

3.
谥号加孝,是对皇帝孝行统治的一种评价。唐前期皇帝在继承汉朝孝治天下的基础上,把皇帝孝行和孝行统治这种意识自觉发展到孝行观,通过对唐前期皇帝谥号的变化分析可知,谥号加孝、躬行孝道和孝治天下,是从名位制度到实践层面对皇帝孝行观进行阐释,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皇帝实行孝行统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唐朝对河西的统治,主要是通过设在当地的州、县、乡、里组织实现的,关于唐初河西的州县,史书记载较为明确,而其乡里的名称、数目,今人虽有论及,但是很少。尤其在乡里数目的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很模糊,本文通过对敦煌文献和史书的分析,对其数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孛鹏旭 《河西学院学报》2007,23(3):42-45,66
唐代前期河陇地区的经济状况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有诸多观点。现认为唐代前期河陇地区的经济应是短暂性的富足,并从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的比重、屯田与马政——变态封建军事经济措施、水利工程、周边民族扰乱、过境贸易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其加以探讨,分析其短暂性富足的原因。提出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6.
唐前期西州的雇人代役契约,条款明确、内容完备,雇佣双方责任或义务清楚,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雇价以银钱支付为主,日均雇价从唐贞观、永徽年间0.23文、0.33文到武周载初年间的0.67文,上涨了一倍还多。由于西域局势风云变幻,战争不断,银钱贬值严重,唐贞观、永徽年间,替烽人日均雇价银钱可买粮食麦粟9.1升至1.35斗,到武周载初年前后,日均最高雇价0.67文银钱仅买麦粟约1.08斗。雇人代役的出现,除了与唐代雇佣形势发展有关外,还与钱主们因种麦、秋收等事宜、西州地区人口减少以及政府的默许有关,既体现了唐政府对西州的实际情况的灵活变通,也反映了唐政府对上役的人性化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初唐前期(唐前期第1期洞窟)至盛唐后期(唐前期第4期第2类洞窟)的代表性洞窟为例,分析了敦煌莫高窟初唐(唐前期第1期洞窟和第2期洞窟)和盛唐(唐前期第3期洞窟和第4期洞窟)诸窟造像各自的形式特点。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之后制作的造像存在着3个顶点:一个是以第328窟为代表的第2期诸窟末期,一个是以第66窟为代表的第3期,还有一个是以第45窟为代表的第4期。可知敦煌莫高窟唐前期造像不断地受到中原(长安)新的流行样式、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量史实表明 ,由于唐前期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影响 ,从全国范围来看 ,周边地区及南方人口日渐向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集中 ,导致了唐前期全国人口分布重心北移的现象 ,并对唐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代平卢节度使始置于开元七年,与营州都督共同负责营州军政事务,在官职任职中,平卢节度使多以他官兼任,相继以营州都督、柳城郡太守、营州刺史充任,且多兼充支度使、营田使、运使等职,或摄御史中丞(大夫),亦兼押蕃使。  相似文献   

10.
唐代前期灿若星辰的作家借助诗、序、书、赋等代表性文体,或抒发追求功名、忠君保国的情志;或描绘和乐丰美的人文环境;或展示积极阳刚,有责于家国天下的士人风范;或敷赞帝王德业,颂扬强盛国势.诸文体之间既有同中存异,亦不乏异中见同,然其中焕发出的奋发有为时代所独有的用世之心,无疑是李唐文化共同体建设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1.
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推动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也使各级封建官员贪欲大增,他们不仅纷纷违禁插足国内经商牟利,而且染指对外贸易,大搞走私舞弊活动,以牟取更加丰厚的利润。他们的作为极大地妨害了当时对外经济交往的正常发展和整个国计民生的正常运转,加剧了官僚政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12.
潜邸旧臣是宋真宗朝的重要政治力量,它由真宗任开封府尹、亲王、太子时的官员随从组成.这些人文化素质较高,文官数量较多.但武将官大而无功,文臣无为而因循,没有趁和平的有利形势,改革政治,发展生产;而是和真宗一起延续、因循太宗后期的保守政治,给之后的宋朝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宋代豪民与官吏勾结对国家的内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乡村豪民势力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豪民的存在对封建政权起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其一,表现为直接与官府对抗;其二,更多地表现为豪民与胥吏、官僚因缘为奸,共谋私利。宋代豪民的猖獗限制了宗族势力的发展,而地方宗族势力的弱势又限制了分裂中央政权的地方力量,相当于扼杀了皇帝的竞争对手,从而在客观上维系了赵宋皇权的延续。豪民之间的自私自利又决定了其难以形成集团力量,他们同官吏之间的相互利用造成了国家的内耗和民怨的沸腾。  相似文献   

14.
现存北宋初期笔记小说中有关五代十国君臣形象的记载较多,其中君王形象可以大致分为雄勇谋略型、节俭勤政型、骄奢淫逸型、风流才子型;官吏形象可以大致分为风流放旷型、质直多才型、韬光避世型、英勇善战型。君臣关系也可以大致分为君明臣贤和睦型、君臣享乐和谐型、君疑臣忌紧张型。这些德行性格或同或异的君臣形象是兵燹频生而又浮华精彩的五代十国时期的一道特殊风景。  相似文献   

15.
从汉末、建安、正始、西晋四个大的历史时期,详细地论述了魏晋士风产生和变化的渊源、原因、分期、特点及其对文风的影响,特别注意揭示政治、文化与士风、文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以《论语》中的信息为依据,分析孔子设学授徒同弟子从政的关系及孔子荐才之道,进而对“学而优则仕”命题加以分辨。  相似文献   

17.
吏治是古代官吏特别是地方官吏管理和统治民众的方式和治绩。从某种意义上说,吏治又指治吏,或吏政。汉代在地方官吏的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试图从官吏的教育、选拔和任用、考核与监察以及考核后的奖惩等几个方面,探讨汉代地方吏治的合理性因素,力图为当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唐宋文人园林作为中国写意山水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山庄式与集中式的园居规划设计类型.体现唐宋文人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力,同时把唐宋文人对人生哲理及世事感怀情绪凝铸在造园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19.
清末赴日本学习及考察的中国人,分青年学生和官绅两大类.1905年以前,以南方两湖、江浙、广东、四川等数省的青年学生为主;1905年以后则以直隶为中心的体制内的官绅为主.二者在日本所关注和学习的内容不同,思想和行动有别;归国后的作用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汉武帝时代错综复杂的矛盾.提供了酷吏盛行的社会条件。强化、巩固皇权需要酷吏.皇帝欣赏、重用酷吏。酷吏参与律令的编次论定.为维护皇权提供法律依据。酷吏搏击宗室贵族、豪强兼并之家.镇压吏民反抗.铲除强化、维护皇权统治的障碍。酷吏是皇帝得心应手的鹰犬,皇帝是酷吏至高无上的靠山.当酷吏违背皇帝的旨意.人生也就走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