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轨道”概念说明化学反应的设想以及我建立的模型,都是为了把有机电子理论无法说明的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作为题目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原因是这样的。美国犹他大学爱林格教授编写的《关于化学反应速度过程的理论》这本书是我们大学毕业后常用的几本教科书之一,书中内容大都是从理论上探求化学反应的发生速度的。我们在一起议论过几次,为什么不把诺贝尔奖授予这项工作呢?这是个出色的业绩。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直到一九五六年,霍夫曼教授和伍德瓦德教授一起,在以后被称为“伍德瓦德·霍夫曼法则”的引导下发表了关于化学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论文,我那篇解说式论文才得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没有独创性的论文在伍德瓦德和霍夫曼两位教授成名之后,我的理论也随之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不久,也就是昭和四十五年(一九七0),我做了一件相当有趣的工作。说它有趣是因为在那件事情发生之后,我的工作取得了预料之外的进展。之所以要把这件事摆出来供大家参考,是因为学问中常会有这种类似的事情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枕头旁也放着纸和笔,并且常常放在固定的地方。我听说古代的武士为了防身,总在手能摸到的固定地方放上一把刀,如果睡眠时遭人袭击,可以立即应付。我这种做法和武士们的做法很相似。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透出一线光明。从构思到计算,总共没用几天,但我此时此刻想的却是:“这能行吗?!” 这个后来被人们称为“前线轨道理论”(最初命名为前线电子理论)的理论就这样诞生了。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知道,供学者发表论文的传描媒介很多,其中有些是很难发现的,例如鲜为人知的各大学出版的年报、纪要等等。如果和我的理论相同的理论已经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由此可知,我感到不安的是,不知什么地方发表过同样内容的论文。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就是今天,这种不安也没有完全消失,只要一提起学者的不安,我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这段经历。当年妻子给我的评论是:“我第一次看到你显得这样疲惫不堪。”也许我的确疲惫不堪过。  相似文献   

9.
佛罗里达的萨尼贝尔岛,素以栖息各种贝类闻名于世。在海滨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以贝类为食的海鸟。清晨在海滩上散步,随着脚步声,被惊动的鸟群轰然腾空而起,景象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收集、解释种种实验结果,和我同居一事的新宫春男教授参加了全部实验过程。新宫教授既是有机化学家,又是电子理论权威,他的任务是把文献上的实验结果和我们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然后用有机化学家的眼光来判断其中哪些是应该采用的反应形式。  相似文献   

11.
电子理论有一个很大的成果,这就是哈密特规则。外国学者用前线轨道理论很痛快地解释了这个规则。只是在这之前,规则中出现的常数符号及其意义不过是凭经验得出的,但是经验被理论出色地说明了,同时也证明了前线轨道理论是包括哈密特规则的。成为前线轨道理论最早的论文对象的,是一群碳氢化合物,当时一些外国学者已经对它们的反应性质做过说明,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大致说明实验结果的。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研究并不总是愉快的。还记得我和本因坊围棋高手(日本授予围棋优胜者的一种称号)林海峰的一段对话。林九段问我:“研究有没有不顺利的时候?”说实话,在我的研究中,至少运动员常用的那种意义上的“一时不顺利”还不曾出现过。但研究不能象想象的那样迅速出现成果的情况却三番五次地出现。  相似文献   

13.
朝鲜战争的第二年,也就是昭和二十六年.我晋升为教授。这一年的二月,燃料化学研究室偶遭火灾。火虽起于楼下,但很快卷到二楼。最后连屋顶也未能幸免。我的房间位于楼下,火灾后逢雨便漏。无奈,凡因火灾失去房间的,或象我这样在屋内撑伞的。都集中住进了实验室。我住在放实验用发动机的房间里,里面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和书籍,空荡荡的。不久,烧坏的地方修复好,我又搬进二楼教授室去了。  相似文献   

14.
当时,京大化学研究所是以综合化学研究为目的而创办的。该所的副教授李泰圭老师,在日本首次引进化学反应方面的量子论,可算是创始人了。以后,李老师在美国犹他大学任教授,现任南朝鲜高等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李老师最早一篇关于化学反应论的论文,发表在昭和十五年(一九四0),登在美国的“化学物理学”杂志上。不久,记得是昭和十八年,在堀场研究室办的“物理化学的进步”这个杂志上,非常有趣地展开了化学反应理论的讨论。第二年,昭和十九年,担任理学院无机化学课的佐佐木申二老师(昭和三十四年退休)又以化学反应的研究获学士院奖。佐佐木老师的研究以实验性化学反应的研究为主。另外,  相似文献   

15.
丁醇的化学结构的特点是碳链笔直相连,为了用它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以合成添加燃料,就必须使来自醇类的笔直的碳氢化学结构上伸出支链。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研究,我和其他几位同事一起,每天都在充满酒精蒸气的实验室里反复研究。那些日子里,我自己也明显地觉得自己的酒量在增加。最后,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技术开发性研究。这一功劳得到承认,昭和十九年九月,我和另外几位同事一起获得“陆军技术有功奖”的奖赏。  相似文献   

16.
盛夏之际,京都闷热异常,我一边伏案挥笔,同时还要对付大群蚊虫的袭击。在连刮脸刀都买不到的年月,蚊香那样的贵重物更弄不到,我不得不趴在蚊帐里的小桌子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光着上身赶写论文。妻子坐在旁边,用大蒲扇给我掮凉。那年二月才结婚的妻子,新婚不久,就跟着我一起吃苦了。  相似文献   

17.
这样想来,科学工作者把提出前提作为创造的出发点,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要从周围无限存在着的假定的道路中选出一条起程,并且设法到达目的地,这意味着他能否把统治自然界的规律掌握在手中,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有时选择了一条路后,又退了回来,有时又试尝另一条新路,这些曲折都在所难免,但反复过多则会严重影响效率,这里,对科学的直觉将参与选择,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相似文献   

18.
不过据我看,日本的企业也不会再象从前那样,把对基础学问的研究全部推给大学。就说化学工业吧,实际上已经是这样做了。迄今的化学工业一直围绕符从地下采掘出的石油、煤一类的天然矿物质,出发点无非是重新组合以碳为中间体的结合,时至今日,这种化学工业也没有完全消失。但往后将不得不逐渐转到尖端化学工业上去,因为作为化学工业的原料和能源,这种天然的、方便的物质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 话还是回到论文上来。学位论文是妻子帮助誊写的,第二年,昭和二十三年的年初才全部写完。六月获得学位(工程学博士)。听起来。似乎偏离正轨了,因为我一直偏爱化学反应的理论,而不是应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大大有利于扩大研究范围。我在昭和二十六年四月晋升教授后,担任了“高温化学”讲座。在教授“催化工程学”、“催化化学”、“燃烧工程学”等好几门课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疑问解开时,觉得没有比这再简单不过的了,然而在寻求解答的时候,简直就象捕捉天上的云彩。——摘自《法布尔昆虫记》1.基础学应用来自基础昭和四十八年(一九七三)的晚秋,日本受到前所未有的石油短缺冲击。这次后来被人们叫做"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动荡,当时已悄悄向太平洋彼岸接近。九月,我结束了京都大学工学院院长的二年任期,根据日本学术振兴会和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