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与诗体的关系是新诗研究的基本问题。五四新诗运动确立了基于现代汉语的新诗,它是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但是早期的新诗诗语是不完善的,因此新诗发生以后我国诗人就踏上完善诗语的建设道路。其路径是完善诗语的大众口语方向、完善诗语的欧化语言方向和完善诗语的传统韵语方向。解决诗语与诗律的关系问题是诗语建设的关键,由于建构新诗韵律节奏的困难,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自“五四”时期新诗诞生之始,它的语言问题就进入创作者与研究者的视野。没有语育上的彻底颠覆,“五四”新诗运动就难逃晚清“诗界革命”失败的厄运,更不会有其后百年来新诗的繁荣局面。在新诗确立之后,它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是双向互动的,即“言文互动”。新诗语言上的发展主要受到“欧化”语言、古典语言和大众口语这三重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喜欢阅读诗歌,但有一个问题不清楚:为什么我国古典诗歌不分行,而新诗要分行?新诗分行有什么作用?请给我一个明白的答复。读者周吉力95.12新诗为什么要分行?分行的作用究竟在哪里?这对于阅读新诗的读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我敢说,即使是诗歌作者对此也未必都了然于胸,有了足够的理性的认识。总之,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探讨一番。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对子新诗的发展,是很关怀的。记得一九五七年一月,他和我们谈话的时候,有一部分话题是关于新诗的。在新诗创作的具体问题上,毛泽东同志表示了这样的意见,那便是:‘精炼·大体整齐·押韵’。”(臧克家:《学诗断想》第一页)毛主席又说过:“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白话诗确有散漫、拖沓的毛病。毛主席强调“精炼·大体整齐·押韵”,和鲁迅先生反复论述过的“诗须有形  相似文献   

5.
新诗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选择了鲜明的抑中扬西的文化立场。很多著名新诗人和新诗派都具有某种西方背景,新诗作品也具有浓郁的西方气息。新诗抑中扬西的立场大大制约了新诗艺术的发展。在总体上制约新诗艺术发展的是新诗语言的西化问题,其原因是对于追求"欧化"风格的翻译文学的模仿。新诗抑中扬西的文化立场不是理性的学术立场,只有实事求是地从艺术规律出发来界定中国新诗和西方诗歌、传统诗歌的关系,才能推进新诗艺术的发展。在新的文化语境之下,中国新诗应该摒弃抑中扬西的立场,和中国当代文化结合起来,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6.
初期新诗有三条实验路径 :白话自由诗 ;古典诗歌影响下的格律化诗 ;倾向欧化的诗歌。废名在其诗论中对这三条试验路径分别作了剖析、批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诗质、诗语、诗体和资源四个方面反思了中国新诗发生的客观意义和负面因素,尤其是认真反思了新诗发生中一些重要问题对于中国百年诗体建设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为我们进行新诗尤其是新诗诗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喜迎更大跃进的一九七八年来到的时刻,《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了,华主席为《人民文学》的光辉题词下达了。这是我国文化生活中意义深远的大事,对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毛主席给陈毅同志的信着重谈了格律问题、形象思维问题和新诗的形式问题。多少年来,毛主席对于新诗的形式一直非常关心,早在写这封信之前,就指出:新诗要“精炼、大体整齐、押韵”,并且反复指明:要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在这封信里又提出了“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  相似文献   

9.
浅谈郭小川对新诗形式的探索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川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他不但以一个与“四人帮”作斗争的威武不屈的革命战士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记忆里;而且以一个辛勤的探索者和卓有成效的开拓者的身份,永久地载入了新诗的发展史册。认真总结郭小川同志对新诗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努力学习他在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新诗的发展和繁荣,是很有益处的。郭小川同志对新诗的探索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艰苦的劳动。早在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中学语文新诗课堂教学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尝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解读能力;加强新诗朗读教学;重视新诗写作教学,开发学生"诗性"思维。新诗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有关新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必将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初期新诗有三条实验路径;白话自由诗、古典诗歌影响下的格律化诗;倾向欧化的诗歌。废名在其诗论中对这三条试验路径分别作了剖析、批评。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新诗理论在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全面欧化的情况下诞生,其要纠正的自然是新诗发展的偏颇,从而达到一种审美的自觉。但又不能否认的是自由诗也是诗,不乏审美价值,直到现在它依然是当代诗歌的主导形式。其新诗理论重新重视格律诗,强调诗歌之建筑美,必然导致旧体诗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凭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再加上对西方有关格律和形式诗论的有意剪裁式借鉴,不难看出他在有意无意中重新唤醒了中国古老诗歌的魅力,找到古典诗歌和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赵昌汉  黄忠廉 《培训与研究》2006,23(11):118-120
余光中先生几十年来关注更多的是中文西化的问题,成了捍御中文的卫士。本文将余光中谈翻译侵蚀汉语的思想进行了归类,大致有四个方面:中文式微的原因、恶性欧化种种、欧化的过程和恶性欧化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一向主张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那封信里,又再次强调要吸取民歌的形式和养料。新诗须百花齐放,才能真正走向繁荣。而认真研究和努力学习我国各族劳动人民所熟悉和喜爱的民歌的特点,则是解决新诗民族化和群众化问题所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翻译教学中存在的日趋普遍的汉译“欧化”现象,本文从翻译学的角度考察了学生译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说明过度“欧化”的弊端及其危害,以期引起公众尤其是翻译学习者对此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翻译语言呈现出欧化趋势。白话文自身的缺陷是欧化翻译的内在动因,而改造国民思想则是欧化翻译的外在动因。虽然欧化翻译在五四时期遭到了一些反对,但因其在汉语改造以及提高汉语表达功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翻译中的欧化要有一定的度,恶性的欧化翻译不仅不利于汉语的健康成长,还会妨碍汉语的发展。对欧化翻译的正确态度是:积极引导,使其健康发展而非对其扼杀。  相似文献   

17.
校园是孕育诗歌的肥沃土壤.青春是创作诗歌的黄金时光。高中学生正处于诗的年龄.他们血气方刚.豪情万丈,想象丰富,敢于创新。写诗,合乎他们的天性。笔担任校报学版编辑,在大量的学生来稿中,新诗数量要占到稿件总数的2/3.尽管这些诗作水平参差不齐.但足见校园里存在一个阵容庞大的新诗写作群.他们对新诗写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语教学要“重视优秀化遗产的传承”、“关注当代化生活”.在高中作教学中开展新诗写作教学,既是对我国延续数千年的诗教传统的继承,又是对新诗这一当代化艺术的必要关注:既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阅历层次。遗憾的是.当前高中阶段的新诗写作教学在大多数学校并未被摆到适当的位置.有先行搞了一些尝试也似乎仍未找到出路.新诗写作教学的整体状况可谓一片荒芜,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尽管在新诗研究领域积聚了越来越多的从业 人员,但是当下中国新诗的研究势头还远远谈不 上强劲。论者对一些诗歌研究的症结性难题偶有 触及而又往往语焉不详。中国现代新诗是一种尚 未"成型"的艺术形态,当下的诗歌创作也仍然充 满了实验色彩。这使得对新诗的阐释往往更加困  相似文献   

19.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强势语言,引起了汉语的诸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起了汉语的欧化。该文主要从两方面分析英汉翻译中欧化的影响。一方面欧化丰富和完善了汉语;另一方面,它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对于不良影响本文列举出消极欧化的实例并出了一些优化策略,从而使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能正视汉语的欧化并且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20.
尽管“纯诗”作为一种诗歌理想一直是诗人所难以企及的,而且,由于文化传统、中外文化的差异,“纯诗”理论在进入中国之后就势必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现代诗人对“纯诗化写作”的追求还是为中国新诗艺术的不断精进与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梳理“纯诗化写作”在中国的介入、生成、本土化以及其显隐的发展过程,不但可以揭示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肯定会为反思新诗的历史以及新诗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