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种有抽象性、多解性和模糊性的艺术,这些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演绎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决定了它在训练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力、完善人格和触发创造力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音乐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之一,该如何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呢?我努力在音乐教学中寻找突破。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用游戏、故事、表演等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相似文献
8.
“自知者明,自信者强”,自信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可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敢当众唱歌。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觉得当众唱歌很不好意思,有些学生唱歌时脸上没有表情,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说是唱歌,更像是在背书。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信地唱歌呢?笔者总结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10.
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很多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人云亦云,被动地接受知识,答案千篇一律。本文通过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探讨了几种可行的教学方式,以使学生主动地走进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赏析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促使学生用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中学音乐教育必须严格按照音乐教学的规律,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技能为宗旨,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必须严格按照音乐教学的规律,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技能为宗旨,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音乐。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我们和许多音乐教师一样,常常面临尴尬:学生唱课本歌曲味同嚼蜡,唱流行音乐却有滋有味。但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孩子,怎样引导学生走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视角,更成熟理智地面对流行音乐?如何选择一些积极向上、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流行音乐渗透到我们音乐课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担起这个重任。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必须严格按照音乐教学的规律,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技能为宗旨,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积累。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做出一种解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与情感,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习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欣赏,幼儿能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其音乐视野。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能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理解能力,丰富幼儿的音乐想像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态度。随着幼儿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音乐欣赏教学日益得到广大教师们的重视。然而如何改变以往以倾听、模仿为主,幼儿被动吸收的传统教学形式,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能够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更贴近幼儿的生… 相似文献
19.
欣赏教学应改变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采取一些学生易接受并吸引他注意力的方法,使学生确实在认真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真正做到享受音乐,享受学习。达到在娱乐中学到音乐知识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