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的次贷危机显示即使在发达国家,对住房贷款的风险管理也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本文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我国在住房贷款风险管理上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起因及传导机制,详细剖析了次贷危机的爆发与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并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原因,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所以有必要正确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采取适度拉动内需的办法,强化金融宏观调控措施,严格监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此次经济危机?这个问题业内人士会有不同的见解。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金融危机中四大不完全契约的概念,分析了次贷危机中不完全契约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对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并据此对金融监管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显现.从目前情势看,次贷危机仍在进一步发展、蔓延,它对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还将持续.鉴于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尤其是美国占据中国出口近20%的现实,本文重点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使我们认识到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商业银行、监管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等各种金融系统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本文概括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情况,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应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自身情况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震荡,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几乎所有国家的金融市场。美国“次贷危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警示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次贷危机”为出发点,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和演进过程,运用类比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不存在类似危机发生的条件,但潜在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的观点,建议加强对风险的控制,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局势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出口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形成了影响实体经济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出口。中小外贸企业如何走出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影响,已是一个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次贷危机和金融对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出口的影响,提出相关出口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了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同时也影响到了全球经济体的发展,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仔细分析,反复审视,得出一些启示,用于我国的经济体建设,防止此类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