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鸳鸯蝴蝶派针对新文学的批判与指认,做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与自我认同策略,由此与新文学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关系格局。鸳鸯蝴蝶派一方面通过群体意识的建立,以社团、杂志聚集同志,致力于自身经典化、合法化叙述的建构;同时也试图以模糊新/旧、雅/俗来解构新文学的等级划分,这种模仿新文学的策略,对于拓展其生存空间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此外,新文学对鸳鸯蝴蝶派由初期的断然拒绝到后来的部分接纳,鸳鸯蝴蝶派对被新文学肯定的感激涕零,体现了二者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的新文学源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文学之初,周作人在考察新文学是什么、将是什么时,对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在考察新文学的生成动因时,周作人更注重思考传统文学内部的变革动力对新文学的根本性催生作用,从而认定传统文学对新文学成长的塑造力也将是根本性的.周作人的新文学源流观是我们的新文学史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3.
国语课程是新文学课程的源头之一,它对新文学课程的出现产生了重大影响。遂先从现象层面梳理新文学课程的诞生经过,然后纵深分析新文学课程与国语课程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比较,及对教师身份"连贯性"的观察,证实国语课程孕育了新文学课程。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的发生,是和新的权力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文学的知识/权力共生体的形成,和西方文学、文化有密切关系。但是新文学知识和权力之间并非是完全同一的关系,它受到来自传统权力和新文学阵营本身分歧的制约与规训。除了权力之外,新文学知识的形态也受到生产者个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孤吟》是四川地区在新文学(1)余波影响下产生的现代文艺诗刊。在栏目设置方面,《孤吟》栏目的确立与变更,创作主体"忍冻孤吟"的现代个体精神,"儿童创作"栏目的开发与坚守,皆体现了《孤吟》对"新文学"精神旨趣的继承;在作品内容方面,《孤吟》以青年人的苦闷、被压迫阶级的悲哀、儿童的纯粹之声、对新文学作品的及时鉴赏与讨论等为主,也体现了《孤吟》与新文学之间千丝万缕、和而不同的关系。总的来说,《孤吟》不仅响应和承继了"新文学的旨趣",同时,它本身也成为了新文学在四川地区进行传播的有效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的发生,是和新的权力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文学的知识/权力共生体的形成,和西方文学、文化有密切关系.但是新文学知识和权力之间并非是完全同一的关系,它受到来自传统权力和新文学阵营本身分歧的制约与规训.除了权力之外,新文学知识的形态也受到生产者个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无论就其对早期新文学的介入深度,或就其三十年代京派特征的典范性而言,废名都可以视为观察两个十年间新文学差异的典型案例。作为“冯文炳先生”,他的新文学始终保持着“文学革命”式的、与“思想革命”或“伦理革命”的胶着;而作为“废名先生”,他的新文学则响应着三十年代新文学整体的专门化倾向。三十年代前期是这一转变发生的时期,考察这一时期前后废名诗学的变化,有助于把握新文学观念的历史嬗变,从而将之再度历史化、问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现存档案,梳理、探索周作人在燕京大学期间作为学者、教育者,对燕京大学新文学课程的开设、乃至中国新文学教育整体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并探讨在课程教授、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新文学源流”思想的生成与变化。  相似文献   

9.
印刷媒介的兴盛与新文人出版意识的觉醒,使征文成为新文学传播的普适模式。这些征文一方面打破了新文学同人刊物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又设置着新文学的中心议题。而征文活动中读者大众的凸显,弥补了其他文学传播模式的缺失,极大地推动了文学大众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泰国华文新文学发生、发展与衍变的几个主要时期:拓荒时期、适者生存的磨合时期、波浪型的“繁荣——沉寂”时期、蓬勃发展时期。同时,预言泰国华文新文学的发展前景将是光辉灿烂的。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学运动发生以来,对“五四”新文学源流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五四”新文学运动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却也存在一些问题。全文通过对“五四”新文学源流的评述,来反思其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鲁迅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的认识,对于评价鲁迅、对于评价五四新文学运动,都是关键性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历来有分歧.本文认为,鲁迅在那场运动中,并不是主将,而是作为文艺战士的身份出现的.他的呐喊,并非有人认为的是违心和其他功利目的驱使的结果,而是自觉和真实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鲁迅与当时的同人以鲜明的、合作的现代姿态出现,但鲁迅同时保持自我独立的姿态,抒写了一段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又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  相似文献   

13.
乡土文学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其贡献是多方面的,它第一次提供了中国乡土社会宗教形象和半殖民地形态的宽广而真实的图画,为新文学揭画了色彩斑斓、包罗万象的社会风俗画,并且促进了新文学地乡色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开创“五四”新文学的主力军和奠基者,浙东现代作家群为新文学的话语建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此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作为20世纪新一代启蒙知识分子,他们面临着文化语境变迁的困惑,中西文化的交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都使他们在个体心理上表现为双重质素的对垒,表现在创作中传达了一种以启蒙为主导的双声话语。  相似文献   

15.
“谈型”与“信型”是现代汉语诗学的两种文本形态。“谈型”文本具有“随意性”与“快捷性”两个显著特征;它既与传统诗学文本的主要类型——诗话、词话、曲话之间存在巨大亲和力,与西方诗学文本的主流形态——论型文本存在较大的反差,但又受到西方谈型文本的某些影响,显出与古代汉语诗学谈型文本的一些区别。“信型”文本在现代汉语诗学建设、为新文学进行辩护、拓展新文学的社会影响、指导青年作家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谈型”文本相比,在灵活性、随意性、快捷性方面颇为相似,但在个人性、亲切性方面则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中国新文学中,小资产阶级一直是一个"问题场"。将其纳入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视野,可以考察中国文学中小资产阶级形象谱系的特征和嬗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反思新文学的内在演变。  相似文献   

17.
苏青的散文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她以清丽优雅的文笔真实地记录了女性的生存体验,展现了特定时代知识女性的内心世界,其真实性给读者以温暖亲切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出身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赵树理发现了五四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自觉选择了用通俗的话语言说农民声音的创作道路。赵树理的文学选择与建国后的“颂歌式”文学不同,他在维护“党的立场”的同时,更关注农民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19.
王晓雁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1):15-16,73
张爱玲的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她以冷峻客观的写作态度抒写了丰富而悲凉的个体生命体验,真实地记录了战争状态下人的生存境况和心理活动,表现了对人类文明和人生理想的失望,其独特的审美意境具有现代小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城市与小说兴起的关系曾受到学术界广泛讨论,但城市与儿童文学特别是童话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忽视。其实,不论是在国外经典童话还是国内当代童话作家的创作中,这种联系清晰可辨。现代城市不但催生了许多童话创作,也是童话发展的一种远景,现代化进程,城市与乡村的复杂关系,同样在童话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当代童话作家戴臻的创作,是其中的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