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书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书屋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如思想认识、管理、宣传、资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对症下药,找出一条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农家书屋真正发挥其利国惠民、传播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区县图书馆实施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书屋工程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大项目,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建好农家书屋是区县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农家书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区县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为农家书屋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农家书屋运行状况进行调查走访,发现农家书屋存在着很多问题,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农家书屋长久良性运行提供参考,以期让农家书屋实实在在地发挥其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农家书屋建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书屋工程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大项目,是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农家书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农家书屋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农家书屋作为最贴近农民的基层图书馆,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但其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功效没有达到预期值。试以借鉴"支教"模式的经验,对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进行支援,让农民成为农家书屋的真正主体,提高农家书屋的使用率,使农家书屋真正实现其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6.
贵州黔西南州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众多,文盲、半文盲人口占了一定比例,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落后。这些情况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黔西南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治愚治贫成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农民致富,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现在,农家书屋工程已成为黔西南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农家书屋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浅议新农村农家书屋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家书屋的建设是切实保障广大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对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建设阅读和谐社会极为重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将使亿万农民受惠,它有助于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然,"农家书屋"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到2010年底实现全国建立20万个"农家书屋"的目标,这其中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诸如后续资金投入如何落实,如何走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路子,如何用有益的出版物吸引受众,等等,这些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尤其是"农家书屋"的受众开发问题,相关的探讨很少。事实上,"农家书屋"建成之后,如果不能真正吸引农民大众,就可能出现有报刊书籍而无人读的情况,从资源上出现极大的浪费。因此,把受众放在首位,用免费阅读擦亮公益性品牌,以有偿销售的经营性收入谋求可持续发展,是"农家书屋"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在农村积极搭建“农家书屋”,其目的是要让广大农民参与到阅读中来。文章就后续建设的农家书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莉 《东南传播》2012,(3):100-101
作为农村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农家书屋工程承载让更多的基层农民群众得文化实惠的使命。但是要履行好这一使命就需要面对和关注农家书屋的宣传推广问题。笔者以为,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新媒介是农家书屋宣传推广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过加强网站区域化建设拓展新媒介宣传窗口;善用手机等平台搭建人性化宣传桥梁:打造适宜的新媒介服务内容以农家书屋增强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问题,对本县已建的206家书屋进行了抽样调研,在创建农家书屋长效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和分析了目前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建立农家书屋长效运行机制,进一步推动农家书屋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以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农家书屋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怎样突破发展瓶颈,扬长避短地实现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工作的重点。提出建立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和服务等农家书屋发展措施,以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于2005年7月,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先后在14个市(州)的行政村建设了560个农家书屋。现在大多数书屋发挥着良好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一、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图书选配需下大气力农家书屋所配图书是否受农民欢迎,是书屋建设成败及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书屋发展的瓶颈制约与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书屋基本情况介绍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农家书屋的目的是为了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此项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自2004年开始试点建设,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农家书屋5万余家.总体上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预计到2015年将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英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04-107
总结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从内部环境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两个方面分析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8个要素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农民需求导向的资源建设管理体系”、“确立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制定完善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详细讨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结合不同乡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因需而设、因势而建,形成了多种模式的农家书屋。据了解,目前农家书屋有的建在村委会,有的建在学校,有的建在农民家或宗祠,也有的建在各种销售网点,可以说形式多样。但这些模式围绕农家书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等问题,都体现了整合资源,为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下就农家书屋建设中几种常见的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建立"农家书屋"长效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天侠 《出版科学》2008,16(1):64-65
"农家书屋"是在行政村建立的,由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民自助读书场所。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农家书屋"的长效运行机制,即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政府主导,营造环境;灵活经营,恒久发展;建立制度,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书屋工程作为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为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现实问题带来了希望,同时也为新闻出版行业拓展广大农村市场创造了良好机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刚剐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一些利好消息吸引人们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在国家文化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未来几年,农家书屋如何充分利用难得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在农家书屋发展过程中还需注意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代图书馆》2010,(2):9-9
4月13日,岐山县文化旅游局和岐山县图书馆举办了“我的书屋,我的家”为主题的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这次讲演,是根据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和宝鸡市新闻出版局的文件要求,在农村地区务农或农村到城镇务工、工作、学习的广大农民群众中进行。通过农民讲演等多种表现形式,让农民讲述读书用书的经历、体会和感受,展现出农家书屋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和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发挥了农家书屋在农民群众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书屋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家书屋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以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农家书屋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出现了设施运行没有保障、图书资源不能满足农民需求、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同时,农家书屋与农村公共图书馆功能重合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些问题,不少地方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开展专业化培训,建立图书流动网络,丰富服务形式,实行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等。综合各地经验,可以将农家书屋纳入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建设主体合一、经费统筹使用、设施统一管理、服务统一规范、人员统一培训,通过两者融合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