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分支学科大气探测研究探测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的方法和手段。按探测的范围和手段又可划分为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手段的飞跃往往带来难以预计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
气象观测     
气象观测是研究测量和观测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大气现象和观测手段的一门学科。测量和观察的内容主要有大气气体成分浓度、气溶胶、温度、湿度、压力、风、大气湍流、蒸发、云、降水、辐射、大气能见度、大气电场、大气电导率以及雷电、虹、晕等。它包括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观测和气象卫星探测等,统称大气探测。由各种手段组成的气象观测系统,能观测从地面到高层、从局部到全球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3.
据俄通社-塔斯社洛杉矶报道,在地球大气中首次发现超新星爆炸时产生的物质样品,极微小橄榄石矿物质颗粒是由美国宇航局高空探测飞机在地球上层大气中与其他地外源尘埃样品一起收集到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和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被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  相似文献   

5.
柳迪 《中学科技》2014,(9):38-39
地球周围是一层大气囤,这一圈层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被统称为气象要素,它包括气温、气压、风、降水、能见度等,天气就是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可分为高空气象观测和地面气象观测两种,高空气象观测是探测30千米高度以下的大气层各个高度上的气象情况,地面气象观测就是工作人员在地面上用目力和仪器观测的近地大气情况。本期我们做一些简易的气象观测仪器,无论你生活在僻静的乡村还是喧嚣的都市,都可以制作这些简易的小仪器,建一个自己的专属气象站。  相似文献   

6.
“大气三圈环流”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难点之一,在本节教学中可采用突出低纬度环流的组成、形成和特点带动中高纬度环流的阐述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边讲边画“经向气流示意图”来讲授:首先提出,赤道地区的大气垂直面上是上升还是下沉运动?为什么?针对问题分析讲解,同时画示意图;赤道附近是整个地球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区,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画出赤道地区空气上升的箭头)同时,赤道高空大气密度增大,比同一高度气压高。接着分析赤道高空大气为什么会向南北流动?指出赤道高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梯度力指向南北两极方向,(画出高空气流向南北极方向箭头)接着再分析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大气为什么会产生下沉气流?引用教材中“大气是在不停自转的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所以当大气一开始运动,马  相似文献   

7.
高空大气污染监测对于大气污染评价及防治非常重要,但目前在常规监测中缺乏实用的浮空采样监测技术,导致人们对污染物在不同高度上的浓度分布变化信息掌握甚少。针对该问题,进行了高空大气污染物采样器的研发,主要内容包括系留气球的设计和试验研究及常规采样装置的改装和优化。该采样系统结合目前先进的无刷电机技术和搭载技术,并通过对系留气球材质的选择及其形状和可拆卸式尾翼的设计,使高空大气污染物采样器兼具高效、稳定、便捷等优点,配合多样化搭载平台的理念,具备适应不同地形、多种天气状况下开展高空污染物采样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气象卫星     
以前,人们只能在地面上进行简单的气象观测,在一些环境较理想的高山地区设立观测站,测定气压、气温、湿度和风的变化情况;后来,人们便开始通过施放氢气球来观测高空风向的变化和风力的强弱;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明了无线电探空仪,气象探测有了较大发展,能探测到几千米到几万米高度的气压、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速的连续变化情况。但是,所取得的资料仍然是有限的。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实用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随后,前苏联、日本、欧洲航天局、印度和中国等都先后拥有了自己的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是沿着地球上空特定的轨道运行,采用遥…  相似文献   

9.
极光     
《初中生辅导》2013,(11):F0002-F0002,F0003
极光(Polar light,aurora)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与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光现象。人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中的电子造成的。极光的颜色和强度也取决于地球高空沉降粒子的能量和数量。通常,人们在夜间看到灿烂绚丽的光带或光幕,在南极产生的极光称为南极光,在北极产生的极光称为北极光。产生极光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极光的形状一般呈带状、幕状、弧状、放射状等。  相似文献   

10.
大气圈是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其范围从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大气,向上到500千米以上的外层空间,直到2000千米至3000千米高空处,这一高空处的大气密度与星际空间的密度很相近,被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这一包层的大气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环聚在地球周围。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外层聚集着厚厚的一层气体,大气分布之广,以致地球表面没有任何地点不在大气的笼罩之下;它又如此之厚,可以延伸到2000千米~3000千米的高空。而我们人类就生存、生活在大气的底层,所以,大气是人类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的“千里眼”说起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常常讲到一些神仙长有一双“千里眼”,只要用这种奇妙的感官往前一看,百里、千里以外的景物就历历在目。这当然是一种幻想,但是我们的祖先是多么渴望有这种神妙的感觉器官呀!随着科学的发达,人们逐渐发明了望远镜,使用它,百米、千米以外的景物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了航空摄影,从飞机上向地面摄影,只要把照片放大,地面的景物就看得清清楚楚。而到了最近一、二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人们向高空发射地球卫星,卫星中装上仪器,就能从几百公里的高空“看”清地面的一切。测量地球上的森林资源,人们在地面探测,可能成年累月还测不完一  相似文献   

13.
飞艇和飞机都可以在天上飞行,你知道它们上升的原理吗? 飞艇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例如节日在天安门广场放飞的气球、携带气象仪器的高空探测气球,它们里面充的是氢气或氦气.近几年来由于能源危机,人们对造价低廉、消耗燃料少且装载大的飞艇开始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4.
1.臭氧层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由三个氧原子构成,是人们熟知氧(O_2)的同素异形体。臭氧在大气中通常分布在两层,即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对流层的厚度,从近地面向高空10千米~18千米的范围内,对流层中的臭氧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是有害的。对流层向上至大约50千米左右的范围,就是通常所称的平流层。平流层保存了大气中90%的臭氧,形成了  相似文献   

15.
问题人造地球卫星在高空沿轨道运动时,会受到稀薄大气的摩擦作用,这种摩擦作用对卫星速率有何影响?定性分析稀薄大气的摩擦作用对卫星做  相似文献   

16.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之一,它是在有理论准备和生产实践迫切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激光雷达目前涉及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文着重介绍了其在大气方面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对气溶胶、云和边界层的探测,大气成分的探测,温度的探测,反演PM2.5浓度的精度等研究.同时介绍了相关的原理,并给出部分实验测试结果,指出了大气激光雷达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有1—2个选项正确)1.高空大气中,O_2吸收紫外线可变成臭氧,臭氧又可以分解为O_s→O_2 O,臭氧也可以与大气污染物NO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8.
辨图识天气     
天气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每天,电视台、广播电台都要播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怎样来的?这就涉及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天气预报图的有关知识了。卫星云图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通俗地说,是由气象卫星从高空拍摄的地球大气的彩色“照片”。卫星自动发射的图像被地面接收后,人们根据彩色“照片”上的不同色彩可判读出大气状况并通过依次连拍的“照片”预测其发展趋势。卫星云图共有三色构成,其中蓝色表示海洋(无云),绿色表示陆地(无云),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云区下面下的雨往往愈…  相似文献   

19.
海面上受水蒸气的影响容易形成大气波导,造成电波的超视距传播影响雷达探测;基于抛物方程模型分析了海面蒸发波导环境下电波传播的特性,分析了蒸发波导高度、发射天线高度等对电波传播损耗与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面向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的“大气探测学”教学需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剖析了大气探测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前沿并重等特点,引入任务型教学、结构教学法和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法。并以“降水测量”一课为例,强调以大气物理为基础,以先进电子技术为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从大气探测基本原理到切实可行的仪器之间的技术工程问题,提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寻找答案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