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2005年版《公司法》虽然大为拓宽了公司自治的领域,但是有关股东协议的法律规范尚付阙如。实践中,用股东治理合约的方式替代公司的法定治理结构虽然具有组织成本和灵活性上的优势,但是尚不能有效地解决组织中固有的代理问题,并对公司参与各方的预期产生影响。因此我国《公司法》立法应当在认可股东治理合约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规制措施,维护公司参与各方基本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惊讶感是哲学的起源,也是理解哲学的一个维度。但惊讶只是一种情绪,情绪不可能直接产生智慧,不可能直接把握真理。因而还需要理智和理性。惊讶唤起人思和问,对哲学来说思和问比答更重要。哲学也许有终结的一天,但思永不会终结。只有与惊讶相伴的思才是那与智慧同义的哲学。一个自身无惊讶、也不能唤起人惊讶的哲学是无生命的哲学。  相似文献   

3.
产业创新: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分析的逻辑下,产业创新,是指产业资本以企业技术革命为起点,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与演进,创造更大经济剩余的过程。产业创新影响着商品价值量的变动,扩大人类对自然力的使用,推动着分工深化与财富积累。产业创新根本上受资本家利润动机的支配,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支撑,并通过企业间竞争效应和行业间关联效应完成其创新扩散。  相似文献   

4.
择校:一个值得研究的经济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小健 《教育科学》2003,19(4):11-12
本文通过对择校的供给与需求、择校制度成因等几个问题的论证,阐述了择校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5.
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从宏观层面对教育改革的分析难以回应现实情境下教育改革的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寻求教育改革的微观机制理解复杂的教育改革。克服既有研究的局限,应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将教育改革分为改革评估、改革决策、改革动员和改革执行四个阶段,厘清影响每个教育改革阶段的作用因素,并把握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构建一个基本的解释与理解教育改革的分析框架,增强对教育改革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1“文本是什么”与“文本意味着什么”“文本是什么”与“文本意味着什么”是两个问题,它们所期待的答案在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它们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视域。1.1文本是什么文本是什么,在普通的语境里,这可以是一个文章学的问题,“文本”在这里等同于“文章”。事实上,我们看到许多情况下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着这个概念。文本,在这里可解释为“成文作品”,它强调的是它作为创作者的“劳动成果”的性质。当然,更多的人是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理解“文本”的,它强调的是它作为人的一种“意义结构”的性质。在解释学的理论视野里,“文…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15)
主持人提示:伴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合约管理将成为用人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严格的查评与合约管理,最终实现对人、对岗位责任的科学管理,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合约管理是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简单介绍新法律经济学的概念、发展、研究对象、方法论。从而使读者对其有一简单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学从萌芽发展繁荣,期间形成了众多流派,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大流派:天主教社会经济学、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奥地利派社会经济学。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强调受到天主教教义的指导,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则是以人为中心来开始研究,奥地利派社会经济学强调经济社会是一个整体。在发展过程中,奥地利派社会经济学到了21世纪30年代发展演变成了奥地利经济学派;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则另立山头,出现了发展专门的人本主义经济学的趋势;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则不断淡化宗教色彩,扩大开放,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大有融合、包容其他社会经济学的倾向。现阶段,当代社会经济学还在快速发展中,其发展走向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政策"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既有公共政策的一般性政治属性,又具有课程领域特定的专业属性。政治属性体现为课程政策的课程权力及利益分配的实质,专业属性反映在课程政策的课程知识决策的实质,这两者关联的中介就是知识的权力属性和知识所体现的政治关系。一个严密而科学的课程政策分析框架需要统整考虑这两个方面,构建一个"课程权力分配—课程知识决策"的二维概念框架,该框架整合了课程政策的政治属性和专业属性,对于实践中的课程政策活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乡村法律秩序:一个事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乡村法律秩序是现时段在乡村形成的 (存在的 )与国家法律秩序既平行又相互交融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方性法律秩序。经过重新解读的地方化了的国家法律规则体系、地方习惯规则体系和赋予了强制执行力的乡村精英的理念共同构成了乡村法律秩序的渊源 ,居民自觉遵守、精英积极维护及国家的默认和许可是乡村法律秩序得到巩固和延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日益受到法学和经济学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法律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出发,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加强法律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我国目前法律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现状的分析,指出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又存在诸多不完备之处。本文着重提出了加强法律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和思路。力图将我国的法律经济学建设成一门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下半叶末至21世纪初,法律经济学渐成显学,标志着法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渗透的重大新成就。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法律经济学也面临着难以解释的困惑,其发展前景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该文回顾了法律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渊源,重点介绍了法律经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科斯和波斯纳)的主要观点,指出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不仅是经济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法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虽然法律经济学在短暂的历史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其进一步的发展仍需要在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再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4.
法律经济学是一门法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也是一种综合考察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研究方法。作为公共选择之公共品的法律具有资源稀缺性、供给垄断性、消费公开性、生产消费效用函数一致性和普遍适用性等基本特征。从市场分析的独特视角探求法律供求关系的本质和特性,兼及考察影响法律供求及其成本的因素,有助于预测并早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事业的均衡。此外,确立交易成本这一解释法律内在逻辑和演变过程的重要范畴,以效益法律观重构市场经济法律,也具有促进法律实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律所提供的制度框架改变、强化市场主体的利益结构,并以此改变、指引人们的行为.<劳动合同法>改变了用人单位的成本收益结构,有利于该法的实施.但劳动合同的性质决定其强烈依赖于国家提供的第三方保护,因此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以降低劳动者寻求救济的交易成本是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弹性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但是弹性的定义公式与点弹性的关系存在着模糊之处 ,本文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例 ,即弹性的大小如何影响总收益 ,针对一般经济学教材的不严密说法 ,本文提出了分析方法 ,并给出了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们,①经常地检讨工作,②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③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④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⑤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党的肌体的唯一的有...  相似文献   

18.
《民办教育促进法》(下称《促进法》)的制定和实施本应极大地促进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该法对如何促进和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给予民办教育投资者的合理回报、保护民办教育的权利等作了较好的规定,由此应该掀起民办教育发展的新高潮。但最近中国民办教育的巨无霸——南洋教育集团旗下的十所学校顷刻间倒闭无疑给中国的民办教育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问题的出现凸显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家界定民办教育性质时承认了投资者的合理回报,但对民办教育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的办学主…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村落存在一种乡村法律秩序,而这些乡村法律秩序是怎样形成的,一直为法律界所关注。文章认为,乡村法律秩序的生成过程是乡村精英通过乡村风俗思想的宣教、乡间邻里矛盾纠纷的调处和乡村维权运动而重构乡村秩序的过程,是乡村精英与国家权威争夺乡村治理权的一个反复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与其学院的关系解释及其治理上,高教界倾向将学院治理看成象征性而非实质性的。在知识市场条件下,大学本质上是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的一体化合约;学院受大学委托,构成专门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的专业化合约。学院作为“中心签约人”,既承包了对所属教师进行人力资本激励和约束的合约功能,又承担了向所教学生提供专门知识与教学服务等的交易责任。大学与学院的教师人力资本合约具有一体化交易的“双边治理”属性,大学可通过“可置信承诺”“激励性约束”和“控制权分配”等实施机制,释放学院的教师人力资本激励优势,推进学院治理实质性转变,从而深化“学院办大学”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