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研究先天性畸形胎儿阑尾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结构,探讨几种畸形与阑尾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形态学方法,对先天性畸形胎儿阑尾进行解剖、观察,并制成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结构。结果:3类10例先天性畸形胎儿中,并缺指畸形胎儿、胸腹联体胎儿及无脑儿阑尾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结构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不同先天性畸形胎儿对阑尾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先天性畸形胎儿结肠的解剖及组织学结构,探讨几种畸形与结肠发育之间的关系. 方法:应用形态学方法,对先天性畸形胎儿结肠进行解剖、观察,并制成组织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学结构. 结果:三类10例先天性畸形胎儿中,并缺指畸形胎儿结肠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结构无明显异常;胸腹联体胎儿结肠结构异常;无脑儿结肠组织结构发育不全.结论:不同先天性畸形胎儿对结肠发育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3.
畸形波是一种波高极大的极端非线性波浪,容易对海洋结构物产生巨大破坏.基于畸形波生成机制和水槽自定义造波方法,探讨了畸形波在实验室波浪水槽中的重构方法,主要涉及造波机电压信号的调制解调和迭代优化.在水槽中实现了色散聚焦畸形波典型工况.结果表明,该重构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模拟所需的畸形波波面,可为畸形波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个通用的理论,即用相似变换的方法,研究构建了(2+1)维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精确畸形波解,并进一步讨论了一阶、二阶光学畸形波的传输特性,我们提出的线畸形波概念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5.
孕产QA     
Q我打算怀孕了,请问怀孕期间服用叶酸增补剂,是不是就能保证不会生下神经管畸形儿? A为了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有相关学科的专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饮食中缺乏叶酸的一些地区,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从而经过前瞻性的研究,对于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口服适量叶酸后,该种畸形的发生率呈现了下降,故认为服用叶酸能有预防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作用,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A  相似文献   

6.
关于胚胎的畸形问题,人们很早就进行报道和探索了。而把畸胎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畸胎学这门年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动物实验研究,胚胎畸形的临床记录,以及有关的正常发育的研究等。作畸胎实验所用动物一般多为鼠、豚鼠、免和鸡胚,最近也常用灵长类动物丛尾小猴,因为它与人类比较接近。临床观察动物胎儿所发生的畸形,一般用肉眼观察和用普通显微镜检查连续切片即可。但对畸胎作更深入的研究,必须使用放射自显影术、器官培养、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8、VOLUSON730四维超声对38679例妊娠18~37周胎儿进行常规二维和实时四维超声检查。结果:38679例胎儿中共检出胎儿畸形235例,其中胎儿神经系统畸形65例,颜面部畸形28例,颈部(颈部淋巴水囊瘤)畸形14例,心脏畸形39例,胸部畸形14例,膈疝10例;腹部畸形12例,泌尿系统畸形17例,四肢骨骼畸形36例。结论:四维超声成像较二维超声能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全面直观地显示胎儿畸形,提高了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畸形胎儿肾脏的解剖及组织学结构特征和不同畸形与肾脏的发育关系。方法:应用形态学方法,对先天性畸形胎儿肾脏进行解剖、观察,并制成组织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学结构。结果:三类10例先天性畸形胎儿中,并、缺指畸形和联体畸形胎儿肾脏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无脑畸形胎儿肾组织结构发育不全。结论:不同先天畸形对胎儿肾脏发育影响不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畸形胎儿与正常胎儿骨骼肌的光镜结构差异,为畸形胎儿的骨骼肌发育研究提供形态学方面的资料。方法: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畸形胎儿及正常胎儿的骨骼肌。结果:并(缺)指、胸腹联胎和兔唇畸形胎儿的骨骼肌光镜结构与正常胎儿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无脑儿的骨骼肌光镜结构与正常胎儿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无脑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影响了其骨骼肌纤维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多囊肾常有多囊肝等畸形。如并有颅、脑发育不全,枕部脑脊膜膨出、眼畸形、嗅觉缺失、多指(趾)并指(趾)畸形、腭裂或唇裂、多种先天性心脏畸形、隐睾等,则称为Meckel综合征。本征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11.
理查德·罗蒂立足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文化自由主义、相对主义和后哲学文化论,建立的协同性实用主义,批判分析哲学、现象学、传统的认识论、反映论、符合论和真理观,肯定解释学的功能与教化作用,否定客观性、绝对性、永恒性和不变性,反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实在论,主张解构形而上学,创立无冕哲学,提倡工具主义、约定主义、实用主义、多元主义,以及心灵与社会的协同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消弭了人存在的高贵性,是教师精神矮化的时代症候。这导致建基于此的教育科学、教师教育、教师道德等都对教师的本体性问题隐而不谈。此外,犬儒主义将相对主义与怀疑主义发挥到极致,让教师精神进一步衰微,教师丧失了教育信念,对新概念、新理论采取拒绝态度,教学走向娱乐化与迎合化。从卑微走向高贵,教师首先可以从对真善美的超越性理解与追求入手,重思教师职业的爱与卓越,重思教师生活的审美性,让教师的成长之路更具道德与审美实践之意蕴。其次,需要把教师教育从科学恢复到人学,进行本体论、存在论的思索,实现教师的觉醒与解放,进而让教师获得人之为人的高贵。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工作作出新部署,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巡察是巡视的延伸,巡察整改决定着巡察的实际效果。从近年来全国巡察整改的实践看,影响巡察整改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于原则性,二者密不可分且巡察整改的原则性与实效性呈正相关态势,即被巡察党组织自我革命精神强,整改的原则性就强,整改实效性也强,反之则弱。分析原则性与实效性的内在关系,探究巡察整改的基本原则,可以从立足实际、立足长远、立足公平、立足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增强巡察整改实效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黎族惩罚机制中惩罚权执行者、惩罚方式措施、惩罚程序、价值构成进行系统梳理。建议在坚持法文化多元性理念下,吸收和保存传统黎族社会惩罚机制中和谐成分,且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视野下,通过对传统黎族社会惩罚机制中野蛮性因素改造,最大程度维护黎族人民利益和内部稳定。在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政府与民间找到某种平衡,克服双方各自不足,互为补充,确保社会规范体系完整和效力,实现传统黎族社会习惯法的现代化转型,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作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领域的首次学术性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兼顾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其规模大、规格高、成果多、影响大、意义远,其宗旨:总结经验、展望发展、促进研究、推进应用、加深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与对话.并构建了国际化的协作研究与发展平台。通过对本次会议背景及会议情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会议专题讨论的五个主题和相关内容,包括论文专题划分、依据作者所在区域划分,并对整个论文和报告内容进行全面概述。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以期深入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之路.探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标准研制一产业发展一教育应用”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新模式,构筑一个“全”学习数字化教育生态新环境.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回顾生态控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介绍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的特点;提出茶园病虫草害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总结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概括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策略与技术措施;展望茶园害虫草害生态控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招牌名称是民族文化土壤中形成并传承、发展的文化产品,是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招牌名称与民族的历史、思想、心理等文化内涵密切相关。透视招牌名称,可以了解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籍、社会背景、制度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也可感悟传统伦理道德、爱国思想、群体意识等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还可窥见祈福求吉、怀旧归真、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可以说,招牌名称是民族文化的镜像。  相似文献   

18.
从知识与信息,意识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实践的关系,知识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三方面来揭示知识的哲学寓意;知识是人类制作并用以交流和享用的信息,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所形成的内在意识的外在显现;知识既是主体对事物认识的结果,又是对象性活动主体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是生产力的内在因素,它制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审美心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 ,即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和审美弥散 ,而审美心理特点包括直觉性、个体性、情感性、自养性和创造性等五个方面 ,并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与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受叔本华影响,劳伦斯把生存意志作为人物行动的基本动力,这主要表现为向性力和精神占有欲。受尼采影响,劳伦斯赞美躯体,重视生命的内在能量和自我超越性,并与基督教决裂,成为西方基督教道德观的激烈批判者。劳伦斯在性与无意识这两个领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接受,也有超越。弗洛伊德与劳伦斯都把性、无意识与文明对立起来,但弗洛伊德进行的是否定性研究,强调对其疏导和控制,劳伦斯则认为性与无意识是原初的创造性力量,是生活的源泉,是对抗人之社会化和理性化的正面力量。非理性主义丰富和深化了劳伦斯对现代人心理世界的理解,加强了他的小说的社会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