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迟子建作为中国实力派作家,用她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着民生疾苦。她的作品里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气息,她始终站在民间的立场,用作家温厚的情怀关注底层弱势群体,人性本善的观念始终贯穿在她的小说中。她通过营建一个又一个温情世界,来礼赞底层弱势群体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使现代人重新体会到生命的温暖与爱意。  相似文献   

2.
3.
代玉坤 《文教资料》2007,(29):22-24
迟子建的作品里浓郁的地域气息,人性的关怀,始终的民间立场,对底层弱势群体的书写,体现了作者对小人物的关怀,对生命的关注和人性的思考,对缺憾生活的温情表达。  相似文献   

4.
《北极村童话》奠定了迟子建悲悯中寻找温情的文学风格.通过童年经验和童话故事的支撑,以儿童视角展现了苦难中的温情这一主旨.迟子建在平淡的叙事与言语中,向我们表达她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善良与温暖.而对于人性之恶,迟子建既展示了她悲天悯人的情怀,又以不屈的信念为不幸的人们寻找出路.在叙事和构建过程中,迟子建执着地保持着难得的沉静和安详,穿透人心灵的温情与厚道,继而继续感动着读者.  相似文献   

5.
“每年春天,我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作家苏童曾如此描述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迟子建。新春,迟子建最新中短篇小说集《福翩翩》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据悉,该书由迟子建2006年、2007年间创作发表的七部中短篇小说结集而成。收录的第一篇作品《福翩翩》,讲述了乌吉河畔百姓的琐碎生活,  相似文献   

6.
迟子建的《伪满洲国》以各式各样的小人物来展示历史,以揭示人性的深刻而带给我们一段耳目一新的伪满历史。本文从苦难、坚忍、温情三方面分析作者在《伪满洲国》中表达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7.
于晓燕 《现代语文》2007,(12):68-69
迟子建是当代文坛上的一位清醒的智者。其对人格化自然的抒写,或通过移情手法描绘拟人化的风景,或展现人与动物的温情对话,表达了在经济理性时代一个作家所具有的可贵的人文精神情怀。  相似文献   

8.
面对文革浩劫中的强权压迫,不顾实际生搬硬套学大寨,硬要毁果园开水田,农民生活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但农民却保持着淡定乐观的心态,用智慧与之斡旋并取胜。文章从人性美的审美视角,对《弹坑长满青草》的主题提炼、人物刻画、结构铺排、语言运用等进行体验性评价,展开了一幅农民在黄连树下纵情欢乐的图景。  相似文献   

9.
迟子建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女作家中 ,迟子建是卓而不群的。她的早期小说着意描写东北边陲的自然景致和乡镇生活 ,而坚执民间立场、倾心“对辛酸生活的温情表达”则贯穿她的整个创作。在“爱与死”的传统题材领域 ,迟子建也作出了新的艺术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迟子建和她的文学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存在,尤其是她的中篇小说,集中了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精华。《福翩翩》不同于其他的中篇小说,是迟子建经历人生的积蓄、磨砺后的厚积薄发,显示了作家娴熟的驾驭能力和深刻的思想力,是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一个现实回归和突破,让我们看到了迟子建和她的创作的一次光荣绽放。  相似文献   

11.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苦难人生,面对苦难,主人公所体现出的更多是超越之后的宁静、宽容与大度。同时,在苦难主题的背景下,《活着》引入了另两条叙事线索,即“温情”和“审丑”。“温情”为福贵的苦难人生点缀上一片绚丽的色彩,并造就了福贵的韧性;“审丑”则另辟一副丑陋不堪的景象,直面残酷的现实,还原了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秦雪 《文学教育(上)》2009,(20):156-157
“温情”是公认的迟子建小说创作的总体风格,她用作为一个女作家所特有的细腻敏感的笔调“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清新恬淡、空旷悠远、单纯肃穆的美好故事,仿佛一曲曲娓娓道来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性灵牧歌。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小说中的神话、梦及苦难叙事,展示给读者以纯净、明朗、哀而不伤的艺术世界。作为当代女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她的小说以女性本真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向人们展示了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和女性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边城》是沈从文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小说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那乡土气息浓郁的《边城》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至真至善的美。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以来,迟子建一直以自己的风格与笔调述说着生活、人生、社会与人性中的美好与残酷,在作品中她一方面挖掘着世间的美好,给我们以温暖与美感;一方面也揭露着残酷与黑暗,书写着疼痛、关注着现实。她的《原野上的羊群》就表现了这种温情与悲戚。  相似文献   

16.
迟子建的小说关注普通人的命运,用从容的叙述关爱着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她的作品中总是透着一种宁静、安憩的生活气息。《野炊图》以平淡自如的叙事本身贴近生命与生活的本质,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冰冷的寒意,它赋予文本更为深刻的社会内涵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多了一些深层的痛苦与思索。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人生的苦难主题。一方面人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逼迫会产生苦难,另一方面人又会在命运面前产生种种生存焦虑,这样的结果使得人在面对死亡时,只有靠忍耐和温情来作为消散苦难的救赎途径。余华在不忘先锋精神同时,以写实方式对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余华新近的长篇小说《兄弟》(上部)是一篇关于文革的历史叙事。小说在欲望的压抑与话语的狂欢中描绘了人生的苦难、屈辱和温情,展现了死亡、暴力和血腥以及尊严、人格和命运。本文从偷窥与惩戒、苦难与温情、叙述与话语三个视角,对这一主题意蕴复杂的文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迟子建的创作在当代作家中是卓尔不群的。她的那些富有地域色彩的小说充满自然与人性的美。给人以清新温情的阅读感受。和谐美是迟子建作品里主要的美学特征,她执着于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世界。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人性恶的怜悯是作家营造和谐的途径。迟子建的这种创作并没有脱离当今社会。她对当代社会生活作出深刻的思考之后在作品中对真善美进行了挽留,为现代人提供了“诗意的栖居之地”.而充满地域风情的自然化育了作家超然宁静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20.
在《昆明的雨》中,汪曾祺实质上不是对昆明日常生活进行随性书写,表达自己的喜爱与思念之情,其实他最想表现的是隐匿其中的苦难意识与自己的苦难经历。理解这一点,就务必结合当时汪曾祺的生存环境去考察。作者隐匿在文中的苦难忆写,以及他对苦难的有意遮蔽与消解,还有苦难背后透显出的温情坚守的人生价值观,这些发现为我们深度理解《昆明的雨》的思想内涵提供了新的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