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改后学生美术学习内容分为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每个学期的五个单元中欣赏·评述就占了两个单元.这充分说明这次课改淡化了旧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强化了新双基(基本兴趣、基本感受力),也充分说明了欣赏评述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1教学理念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本教学方案中,笔者主要采用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本课是本学期的第四课,也  相似文献   

3.
曹颖 《沧州师专学报》2007,23(2):127-128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4.
王玲 《当代教育论坛》2007,(11):128-12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全国蓬勃展开。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版第六册第十课内容。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龙是中国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象。它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与创造表现中加深体会并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课时安排:2课时(本设计为第1课时)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美术馆的功能和价值,学习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运用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赏析,促进艺术鉴赏能力和评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任务: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要想画出一幅漂亮的画是离不开变化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的.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直线和波浪线,让学生说出不同的两条线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觉.(波浪线比直线更具有动感.)  相似文献   

8.
课型 技法课 课时 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介绍工笔人物画及绘画步骤,点出线造型的美,学生练习勾出线描稿。 教材分析:中国美术历史悠久,人物画成就璀璨,技法多样,学生无法在两个课时内掌握其精髓。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使学生理解、欣赏、感受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美及其作画过程,而不是以“画”为主进行专业训练。 教学目的 1.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尤其是工笔人物画的有关知识。 2.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绘画步骤。 3.使学生感受到线造型的美及其所反映的传统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美术学习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美术学习中,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欣赏·评述"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为此笔者通过三个方面:让专题欣赏课"动"起来、让随堂欣赏课"活"起来、让现场欣赏课"静"下来,来阐述怎样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效果,并实现引导学生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学生美术"欣赏·评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课是岭南版初中美术第16册第1单元第1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共2课时,第一课时学生通过学习能初步掌握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基本知识与欣赏方法,对某一样青铜器可以做简短的欣赏评述;第二课时学生通过学习能利用所学的传统花纹特点,结合现代元素,自由的设计青铜艺术品。  相似文献   

11.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将从美术教学"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三个目标出发,与大家探讨几点学科网络教学的方法。一、巧用网络,掌握造型表现方法造型是美术的基本表现方式,作为直观的视觉艺术,应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而网络教学正具备了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全国蓬勃展开.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以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4.
美术新课程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全国 3 8个实验区蓬勃开展。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 ,从全新的角度 ,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 ,强调学生自由表现 ,大胆设计创造 ,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 ;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研究创造 ,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 ,唤起学生对未…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这是训练学生对视觉媒体的感受和审美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育功能自不待言。因此,"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一直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美术  相似文献   

17.
小学美术新课标把美术教学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欣赏·评述"作为独特的学习领域呈现出来,足可见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理性认识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凤穿牡丹"这个传统图案,呈现在浙美版《美术》教材第十二册扉页上,是一幅产地为山东的民间彩印包袱皮(清代)图像。虽然教材建议作为"欣赏·评述"领域学习内容来教学,但是,如何把握好这个寓意深刻的图案,展开深入的课堂教学,无论从作品的色彩方面,还是民间造型视角,或是从寓意上,都有一定难度。而且,这一典型中国传统吉祥适合纹样  相似文献   

19.
新美术课程标准将学习活动划分为四个学习阶段:"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内容标准,教学预期目标也各不相同.而信息技术尽管在制作手段,信息资源和展示平台上优势明显,但运用得是否恰倒好处却是能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所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我提出了不同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小羊和狼     
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听听玩玩《小羊和狼》教学目的: 1.欣赏钢琴小曲《小羊和狼》,体会这首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和内容,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