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热爱学生,把师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4.
张波 《黑河教育》2013,(1):12-1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伟大、神圣的,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师爱,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一束灿烂的阳光,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师的温暖、关心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健康成长。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  相似文献   

5.
师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在师生之间架起爱的桥梁,才会使你的班级富有活力,富有凝聚力,富有战斗力,也才能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因为教师的爱这种情感的力量,能够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7.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超越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虽无血缘关系,但必须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因为师爱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学习好的、家庭富有的、家长有权的,那是对师爱的扭曲。师爱要做到对每个学生丹心一片,情深似海。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仁爱之情。仁而爱人,心里总想着别人,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人们常把师爱比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边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的确,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便是以师爱为主的师德。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不分相貌、性别、个性,不分好生、差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把教师热爱学生看作“教育的奥秘”一样,师爱确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给学生以爱,学生才能将这种爱转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激发出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师爱是说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的一件事。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事无巨细,也正是因为"细",才体现了教育的神圣和教书育人工作责任的重大。师爱要从细节入手,因为在孩子的心中没有小事,因此细节更能彰显师爱之伟大,也只有把细节做好,才能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师爱是高尚情感的凝结,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因为师爱,教育的过程充满了温馨与诗意;因为师爱,校园里荡漾着真情与智慧。然而健康的师爱有双翼——爱生与爱己,只有双翼均健康的师爱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一、爱生爱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人民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12.
赵伟建 《生活教育》2013,(10):98-99
让教育与生活同行,教育才有前途,学生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教师才能做一名派往明天的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把教育与生活结合一起,把教育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角度,把教、学、做三者结合起来,让自己让学生达到一个基本的要求"真",把爱教育、爱学生时刻记在心头,而且坚守这份爱,把给学生一生的快乐作为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石志中 《教书育人》2000,(21):31-32
教师对学生的爱称为师爱,也称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具有良好师德的突出表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和倡导师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爱满天下”,对少年儿童几乎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他提出“对儿童要有爱”,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的基础”。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热爱学生来体现。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师爱有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它既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又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叙事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也是我教育教学中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方可胜任教育工作。因为有了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和学生心贴心;因为有爱,教育者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15.
师爱之道     
所谓师爱,简言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崇高职业道德的体现。可以这样说,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否则,教不好学生,也当不好教师。那么,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出师爱之道呢?  相似文献   

16.
师爱内涵     
林建峰 《河北教育》2005,(18):36-36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育家捷尔任斯基的这句话,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的确,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师爱是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的阳光雨露,她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学生期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渴求。  相似文献   

17.
曾秀珍 《宁夏教育》2009,(11):34-34
教书20多载,我深深地体会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纯朴而高尚的情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是师生之间情感最贴切的连接点,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师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爱的力量是可以创造奇迹的。要转化学生教师必须首先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师的爱是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东艳 《教书育人》2011,(36):20-21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的爱的理论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活动,一种人际关系,要求教师首先要爱教育事业、爱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成长。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象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的开展大都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要发挥教育自身的力量,没有爱是不行的,也正因为爱是一种使人与人结合的力量,爱本身就是一种人际关系,那么在教育中就必  相似文献   

19.
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要爱得公正,爱心偏向缺少爱的孩子,做到严爱相济,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蒋红梅 《班主任》2000,(3):14-15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人们常把师爱比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去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