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来,国内教育理论界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源源不断地介绍、“引进”了当代国际上一些有影响的教学流派,开迪了我们的思路,丰富了我们的教法。但,迄今为止,国内没有出版过一本系统阐述介绍、评价国外主要教学流派的专著。有鉴于此,我们非常高兴地得到湖北教育出版社刚出版的一本《当代国外教学流派》,并热忱地向广大读者作荐。  相似文献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当代港台思想对沿海地区青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丛书最近已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包括《港台思想对青年影响研究》、《港台思想与大学生》、《港台思想对青年影响调查报告选编》等三本,它们是由福建、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在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 ,由我国著名课程教学论专家钟启泉教授担任总主编、汇集国内知名教授学者编著的《当代中小学课程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丛书》包括了《课程设计基础》(钟启泉、李雁冰主编 )、《课程流派研究》(张华、石伟平、马发庆著 )、《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汪霞主编 )和《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高文主编 ) ,共计 2 0 0余万字。《丛书》恢宏浑厚、纵横捭阖 ,全方位地展示了当今世界课程理论研究成果和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 ,对…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为了纪念这次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和陕西省历史学学会于1995年6月5日在西北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学术讨论会。会议由省历史学会会长彭树智教授主持。省社联领导与来自省内各高校从事“二战史”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2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成为名师,是每位教师的理想。如何才能成为名师呢?《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倡导与名师展开思想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在理性的剖析和心灵的意会中,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收获教育智慧。尤其是在走入新课程之际,广大教师无不企盼借鉴名师的成功经验,获取教育智慧,以适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已出版22本,每本书收录一位名师,包括“人物小传”、“教育思想概述”、“课堂操作实录”、“专家评述”四个部分,真实再现了这些名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和成长经历。对有心的教师来说,《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  相似文献   

6.
书虫吧     
开学伊始,有一套非常有趣的故事书介绍给大家,这就是《趣味探奇故事》丛书。这套丛书共有10个分册,分别是《少年传奇》、《神探奇招》、《奇人斗智》、《世界奇观》、《惊险奇  相似文献   

7.
北京图书馆《文献》编辑部和《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合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家》传记丛书一至六辑问世之后,很快得到再版的机会,被学人誉为“学术界每人应读的好书”。丛书介绍了众多学者的生平事绩和治学途径,读来犹如置身于琳琅满目的学术画廊,美不胜收。现将我读这部书的感受记录下来,供读者参考。这套从书已出各集收入了当代从事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图书馆学等方面180多位专家的传记  相似文献   

8.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青春风景创作丛书”,包括《女生贾梅》、《青春口哨》、《女中学生传奇》、《涉世之初》、《女孩船》等五部作品,这套以当代中小学生为描写对象的中长篇小说问世后,很快在社会各界产生较强反响。不久该丛书又获中宣  相似文献   

9.
<正> 偶然读了居延安《多维视野与社会、人文科学》一文(载1985年3月29日《文汇报》),联想到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不禁深有同感。居文讲,每门学科都呈现“三级”层次结构:高级、中级和低级。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就是“许多学科长年在高层次徘徊,‘降’不下去,有时好不容易‘降’了一点,又不知不觉‘升’到了高处。”他认为,国外社会、人文学科的学派、流派多如牛毛,是借了中、低层次“市场广大”的光。而我们“对中级和低级层次的研究实在太少了。”我觉得我们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概莫能外。大家的研究都集中在成人教育理论的高层次上,论来论去都集中在一些教育理论的根本问题上。不是说这些  相似文献   

10.
丁有宽老师继2003年8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专著之后的第10本专著《教育家成长丛书——丁有宽与读写导练》今年元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丛书题词:“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国务委员陈至立为丛书作序,指出:《教育家成长丛书》的作者是我国教育界的杰出人物,丛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心血,又反映了他的成功实践;既有深刻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又有丰富多采的经验总结;既体现了他的智…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持久而常新的课题,它也深受国外学术界的关注。近来因着手为《五四与现代中国》丛书编辑一本国外“五四”研究文集,有机会浏览了近年来国外“五四”研究的一些论著。本文拟择要评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借以探讨国外“五四”研究的新趋势,及其可资借鉴的新思路。(一)华裔美国学者张灏1986年在台湾《当代》杂志的纪念“五四”专栏中,发表了《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一文,对“五四”的意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和评价。张灏在文中指出,“五四”面临的中心课题是“如何重建中国文化”。为此知识分子们提出的答案有两个:一是科学与民主,二是批判中国传统。“五四”知识分子在这两个问题上既有历史功  相似文献   

12.
《学术艺术教育研究丛书》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科研课题“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该课题受教育部体卫艺教司、艺术教育委员会委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丛书由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赵教授任顾问,艺教委副主任武兆令教授任编委会主任。这套丛书包括:《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  相似文献   

13.
有些古汉语著作提到一种“偏义复词”。各书给这种词下的定义大同小异,较典型的说法是“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第79页) 复词而“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生态的世纪” ,“环保”、“生态”在今天已成为日常用语 ,各类冠有“环保”、“生态”名目的图书可谓林林总总 ,让人目不暇接 ,但是在看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化丛书》之后 ,我还是眼前一亮 ,读罢更是有耳目一新之感。这套丛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角度新、观念新。其他的“环保”、“生态”类图书 ,多是从技术、知识的角度来介绍一些环保技术、生态学知识 ,而当代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环境科学技术和新的生态文化观念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正如著名学者克劳斯·特普费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师中国区域地理教材,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纯描述性的面孔没有变化,在《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统计年鉴,经济年鉴等大型工具书和各种有关期刊公开发行的情况下,《中国地理》无论分成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个分册,或合成一册,再加上一个分区,按部门作资料堆砌式的机械组合描述,都显得过于保板和令人觉得淡然无味和无法疾读。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教学,更已影响地地理学的整体形象和生存,中国区域地理教材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教育部不久前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而推出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作家阿来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成了惟一入选的当代经典。据了解,“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几乎囊括了中外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有鲁迅、老舍、冰心、茅盾、巴金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有杨绛先生的译著《堂·吉诃德》、已故诗人陈敬容先生的译著《巴黎圣母院》、朱生豪先生的译著《哈姆莱特》等。而阿来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则成了惟一入选的当代经典。(选自《中华读书报》)阿来《尘埃落定》入选“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1998年第7期《“三味书屋”命名缘由三说略评》一文说“三味”有“三说”:一是指读书有味,书屋后的腊梅有味和桂花有味,是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介绍的;二是指“读书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是指“再三体会玩味”。《略评》认为一说将读书之“味”与梅、桂之香味搅合在一起,失之于牵强,故不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教学》2006,31(9):41-41
“生物学家谈生物”系列丛书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由上海科普创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丛书由中科院院士翟中和、孙儒永担任主编,分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摇篮》、《克隆:生命科学的复印机》、《病毒:吞噬健康的黑客》、《生物芯片:生命信息CPU》和《动物行为:动物生存的奥秘》五本分册。  相似文献   

19.
1840年发表的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划破了普希金之后,果戈理《死魂灵》之前俄国文坛沉闷的空气。别林斯基称道小说具有“令人倾倒的魅力”小说的作者“不说什么别的话,却使人能够感觉到一切”。这“不说什么别的话”正是作者在小说中留下的空白点;这“使人能感觉到的一切”正是读者进行填补、想象的。本文力图从这两方面,围绕小说的人物和结构来分析《当代英雄》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20.
据笔者了解.目前有两套“史话”丛书深受中学历史教师和中学生的欢迎。一套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的《中国读本(中国历史史话分卷)》丛书,另一套便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黎东方讲史(细说中国历史丛书)》。两套丛书都由相关领域的史学家撰写,文笔史识俱佳,可读性极高。可惜黎东方先生于1998年去世。未能完成“细说中国全史”的鸿业。于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约请学殖深厚的史学家续写完成了这套“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其中,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虞云国教授撰写的《细说宋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三版)一书,是继黎东方先生“细说体史书”之后的又一佳作。笔者曾反复拜读,获益良多。但“智者千虑,难免一失”.书中也有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