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有的说,荆轲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虽事败身死,却死得其所,死得英勇壮烈。有的说,荆轲企图凭一寸之  相似文献   

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兮成白虹。 这是战国时武士荆轲刺秦王前的悲歌。荆轲受燕太子丹所托刺杀秦王,临行前在易水河畔慷慨高歌,表达了义无反顾的悲壮情怀。  相似文献   

3.
萧萧易水行     
<正>到易水看荆轲,这个念头在我心里埋了好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直以为最佳时节应该是在初冬,可是,有时候人生、命运往往就是这样,总不能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但老天还是眷顾我的,那一年迟来的春天也显得很是萧索,如若我站在这春日的暖阳里,任四野的风来袭,不知道是否还能感受到荆轲提剑时带起的水花!  相似文献   

4.
向命运宣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对命运不屈服的挑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对命运不放弃的挑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对命运不认输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语必修①《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有两句话,一是第8段:“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一是第10段中:“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相似文献   

6.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千古流传。虽然历史的假设都不能成为现实,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假设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如果大胆推测荆轲刺秦王成功,那么历史是否会被改写?--些学者认为即使荆轲刺秦王成功,但是秦统--中国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只是延缓或推迟秦统一中国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时荆轲的慷慨悲歌千百年来激励了不少仁人志士为了正义的事业义无反顾、奋勇前行。然而,认真翻阅《史记刺客列传》有关荆轲的内容以及《战国策燕策三》不难发现,荆轲刺杀秦王可以说是一个错误的人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失败是必然的。下面,笔者仅就荆轲本身的缺陷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堪为诗的故乡、诗的国度,诗人数以万计,写诗成千上万首者不可胜数。但诗人及其作品能否为世人广泛传诵,并不一定取决于其写诗数量的多少、诗作的长短。诗言志,诗抒怀,诗贵在能感动人的心灵。乾隆皇帝的诗超过万首,但有几人能记诵他的诗?荆轲、刘邦、项羽,这三人每人仅存诗一首,可他们的诗却古今流传、众口吟诵。诗不在多,有“仙”则名。荆轲的两句诗——《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首诗见于《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后人称之为:《易水歌》。此诗是秦  相似文献   

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何以不成功呢?细酌之下,其原因有好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读史偶记     
(一) 当荆轲义无反顾地拔剑刺向秦王时,不知他是否想过身后的毁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还!”荆轲视死如归的凛然,太子丹惊恐而狡黠的目光以及秦武阳眼中不堪一击的脆弱,时时交杂地出现在我的心头,令人悲之叹之。  相似文献   

11.
“放弃”,一个懦弱的词眼,有些人视放弃为耻辱。其实放弃也是一种美丽。人生在世,我们要追求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但又不可能每一样都如愿以偿地拥有。在放弃的同时,你会拥有另一份美丽的回报。听说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吗?还记得那舍小家顾大家的壮志男儿——荆轲吗?荆轲为了使穷苦人民脱离暴秦的统治,义无反顾地杀进秦朝大殿……最后,他牺牲了,但他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志雄歌却永留世人心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为了祖国的前程命运,毅然“弃医从文”。他用“文”改变国民精神,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尽管他“破…  相似文献   

12.
我上高三了     
小Z给我发来的短信这么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老子我今天奔三了,兄弟们保重!一句我上高三了愣是让他喊出了荆轲的味道,不同的只不过是人家荆轲刺的是赢政,我们刺的是高考,一个比赢政还赢政、还不是东西的东西。请原谅我这么形容高考,可是它确实如此,我用这些定语和形容词也实在是逼不得已。罪过罪过。  相似文献   

13.
歌声·历史     
音乐延续了人的生命,歌声使历史的画面也深深地烙进了人的记忆中。曹操横槊赋诗,吟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那是何等的慷慨豁达;霸王别姬时“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呜咽之声又是何等的缠绵凄凉;荆轲易水河畔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令  相似文献   

14.
“失败也是一首歌!”我说。“不,”你反驳,“就算是,也不过是首令人沮丧的歌。”其实,如果说成功是一首甜美的歌,那我要告诉你,失败也是一首歌,一首内涵丰富、充满希望、催人奋进的歌!失败是一首悲壮的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燕太子丹及其宾客穿着白衣、流着眼泪为荆轲送行,荆轲和着高渐离的节拍吟唱此曲时,已预料到此去凶多吉少;他捧着樊于期的头和督亢地图  相似文献   

15.
追念英雄     
<正>因为英雄,历史上不断上演的一幕幕才令人难忘,才留下那一个个不屈的忠魂。追念英雄,铭记那些为国家为大义捐躯的先烈;追念英雄,时光的隧道才有了记忆的入口。英雄,是刺秦的荆轲投出匕首时的勇敢与坚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崔还。"这杰一句,吟得人泪眼模糊。江边远去的背影迷离了双眼,风声里呼啸着的分明是英雄的正气。一把匕首,一  相似文献   

16.
易水河边,千余人身着白色袍帽,高渐离击筑奏乐,荆轲一袭襦袍随其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生死聚散兮弹指问,壮志不酬兮誓不返。”继而诀别而去,身影慢慢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始终不曾回头。  相似文献   

17.
刘玲华 《考试周刊》2012,(16):30-31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这篇文章时,不但要认识荆轲这一人物形象,讨论分析刺秦这一行动的对错,还要通过深入分析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懂得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具备一种品质———隐忍。  相似文献   

18.
心是莲花开     
《新作文》2006,(1)
花草世界,芸芸众生,经历各千,情愫丛生, 牵牵连连,缠绕无边。人之所以为人,往往也许只因为那一缕尘缘,那一份世俗。一走过历史,在壮士荆轲的歌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无望英雄的勇气与决心令我颤栗;一代霸主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令我感动;诗之鬼才曹植吟的“本是  相似文献   

19.
古道之上,西风卷沙,易水河边,千余人身着白色袍帽,高渐离击筑奏乐,荆轲一袭襦袍随其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生死聚散兮弹指间,壮志不酬兮誓不返。”即而诀别而去,身影慢慢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始终不曾回头。  相似文献   

20.
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不讳谈“失败”,因为他们知道,面对夕阳大可以高耿一曲“失败”,明日太阳照样升起……一、悲壮的旋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渐离的悲筑,宋意的高声,易水畔悲壮的一幕。荆轲败了,但他败得悲壮,败得豪迈,败得令胜者唏吁,败得令后人赞叹。失败是一段深沉、悲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