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抓住文本,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来剖析诗的意境,进而揣摩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较为根本的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初步学会鉴赏古典诗歌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百姓"一词在历史文献和在目前生活中使用现象的举例陈述,说明"百姓"一词存在的封建性;而在现行社会制度下,"百姓"则是完全没有权利意识的被管理层,揭示了"百姓"一词在现行制度下存在的不合理性;然后从文化词汇差异方面入手引出"公民"一词,最后利用"公民"和"百姓"二词的"等同"关系得出"百姓"一词存在的悖论,从而得出"公民"替代"百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公民们都应从自我做起,尽量少用或不用"百姓"这一称谓,努力唤醒自己的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一直采用客观题型,一般要求考生选出对待歌的理解、分析、鉴赏正确或有误的一项。这样的命题,就考生来说,选对答案并不是很困难。因为内容的理解是由命题者来表达的,含在诗歌中的情感意蕴也是由命题者来揭示的,考生只要大致读懂原诗看懂选项基本上就可以正确做答。而2002年高考却采用了主观题,对含在诗歌中的情感意蕴,对诗歌塑造的形象的感受以及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完全由考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考查方式不仅疆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而且能够更加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诗歌鉴赏能力,但也增加了答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形""容"同义联合成名词,初始义为事物的形态、形状;在战国后期,"形容"由此引申为"容貌、模样"义,并成为该词核心义位,沿用至民国;同一时期内,"形容"还存在另一义位———"盛德的体现",但该义位在元代基本消失;中唐开始,"形容"产生另一引申义,指"对事情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此义位沿用至今。本文通过遍查各时期文献,以探寻"形容"一词的词义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现代的语文课堂要求充满"语文味儿",语文课应该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应该积淀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现代的语文课堂要求充满语文味儿,语文课应该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应该积淀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广泛延伸,西方"经济文化"已经逐渐提升到当代教学。而具有民族传统的文化,逐渐在现今文化教育中流失。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古国,其古典文献之所记载的并非舞文弄墨之辈,而广阔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于人与自然之间生存发展的宝贵经验应为当代学生所传承。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口益凸 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 者,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通过古 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文 化积淀呢?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但“办学特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理论研究的众说纷纭和学校实践的五花八门,一直困扰着不少的中小学校长。什么是办学特色?在笔者看来,文化积淀与文化张力才是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最本质的东西。所谓学校办学创特色,就是创建学校文化上的自身特色,从本质上说,就是学校独特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张力的内隐与外显的过程。什么是学校文化?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一定的文化环境孕育一定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通过教学、科研和文化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作为单纯的颜色词来使用的,后来逐渐发展为特指、象征意义,有褒义、中性、贬义,分别源于皇权文化、方言、术语、外来语和外来文化等,词义的发展变化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由“高贵”到“低俗”,命运大起大落,词义褒贬几经沉浮。  相似文献   

11.
民族儿童故事在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民族儿童故事是独特的民族文化积淀,它包括民族性格与精神、民族风尚与习俗两方面;其二,民族儿童故事是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并具有博大精深的包容性和巨大启迪功能的不朽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深入对比了中美两国的教育资助政策与体系,发现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效果亦天差地别,而原因则是两国所不同的文化积淀.这说明我们应引进西方文化观念,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全国普及教育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风骚这个词在今天的日常用语中绝对不是个好词,它差不多等同于放荡和轻浮,特别是用它来形容女性的时候,简直就是对被形容对象的侮辱。风骚的这一惯常用法,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尤  相似文献   

14.
陆斐 《宜宾学院学报》2005,5(2):120-123
歌咏化属于劳动人民口头化中的韵体,它可以歌唱,可以吟咏。在整个歌咏化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它的演变也是很明显的。本试从歌咏化载体的演变过程,即口传、书面与光碟来探讨少数民族的话语权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5.
洪《长生殿》继承了白居易《长恨歌》的传统,发挥想象,通过情节的虚构与人物的再现,丰富的想象与道教各种人物意象和斋蘸仪式的运用,体现了道教文化的积淀,反映出传统文化对戏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市教师进修学院)经历开创、撤销、恢复、发展与合并时期,共52年历史。曾先后在东关、后宰门、大皮院和西大街。记录其变迁,对“革”前将被遗忘之史以钩沉,不无意义。学院的变化伴随院址的迁徒,而数处原址亦有深厚的化积淀,发掘考察,亦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词源》中,“同志”的第一个义项是“志同道合”。《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第二个义项是“同一志向的人也称同志”。汉代王充《论衡·自纪》:“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濁操伤行?薄逗蠛菏椤ち跆沾罚?“所与交友,必也同志。”《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在给宝玉的花笺中写到:“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同志”之义由“朋友、志同道合的人”演变为“为共同…  相似文献   

18.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下面的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19.
说“PK”     
李明霞 《现代语文》2006,(5):109-110
如果要评选时下最热门的词汇,PK想必会光荣上榜,这都要归功于湖南电视台刮起的“超女”风,让PK一词随之家喻户晓。本文从“PK”的意义入手,分析它是如何出现与发展的,并论述社会文化心理在词和词义演变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家将的故事经历了一个由历史事实到民间流传再到舞台演出最终进入章回小说创作领域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点,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辞记》等章回小说名著的成书过程基本相同。但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却一直没有集大成之作,这又与三国故事、梁山故事、取经故事、岳飞故事的情况大不一样,可见杨家将故事的流变过程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积淀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