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PRs)在植物抗病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抗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其生物特性、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诱导及诱导因子、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生物功能等方面着眼,分析该领域近年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     
《科学中国人》2023,(1):16-17
<正>植物中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方晓峰、邓海腾等人合作,利用大规模、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同时建立高通量的检验蛋白相分能力的体系,筛选和鉴定了8种植物的相分离蛋白组。相关成果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生物大分子凝聚体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通过相分离形成的无膜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从拟南芥的幼苗和花组织中的细胞裂解液中鉴定到985个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为研究植物中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能量.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例如发芽、开花等)。植物对于光的感受.是通过一类叫做光受体的蛋白执行的.光受体感受光信号.再把信号传给下游调控因子.从而使植物做出相应反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349-350
微生物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惠珊研究组通过分析与本明炯RDR1高度同源的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RDR1(Nt.RDRl),发现Nt-RDR1在本明烟中过表达.非但不能提高本明烟对病毒的抗性,反而使本明炯对很多病毒出现超感表型。进一步研究发现.Nt—RDR1蛋白具有RNA沉默抑制子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西藏茄科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此研究以《西藏植物志》为基础,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和标本信息对西藏茄科植物名录进行梳理和整理。结果表明西藏茄科植物分布共计18属46种(含1变种、1杂交种),其中野生植物34种(含1变种)、栽培植物12种(含1杂交种种),在《西藏植物志》基础上共增加茄科植物4属15种(含1变种、1杂交种),形成新的茄科植物名录。研究结果将为西藏茄科植物的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道了在青海省西宁市发现的茄科(Solanaceae)假酸浆属(Nicandra)植物——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des),该植物代表了青海省一个新归化属。本研究对其形态特征、标本采集地环境进行了描述;基于rbcL序列对青海省的茄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假酸浆与茄属、辣椒属和曼陀罗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假酸浆在青海的发现更新了假酸浆属在我国的分布格局,丰富了青海省茄科植物的种类,但其对青海本土植物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产蛋高峰期在母鸡的日粮中添加生物E蛋白,日产蛋重、产蛋率均有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日产蛋重差异显著(P〈0.05)。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破蛋率、软蛋率、畸形蛋率都所有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蛋壳厚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蛋黄重均有上升,蛋黄的增重差异显著(P〈0.05),蛋白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我们只知道药用植物的价值,其实植物也是极有用的小分子量药物资源。采用植物病毒和重组基因表达系统的新方法,也为由植物生产亚单位疫苗和其它疗效蛋白与多肽提供了可能性。 植物合成、折迭、糖基化和装配蛋白的方法与其它真核生物类似,但与必须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哺乳动物细胞或酵母不同,植物可以在种植条件下大量  相似文献   

9.
厉鹏 《科教文汇》2008,(3):206-206
分形方法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利用了描述具有自相似性(self-sinilarity)的数学功能来表现植物生长的拓扑及形态结构。实现分形几何建模的方法主要包括迭代函数系统(Iterated Function System,IFS)、分枝矩阵(Ramification MatrLx)、粒子系统(Pardal System)、正规文法方法、A系统(A—system)以及Oppenheimer提出的特定的分形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叶面积和叶片含水率作为衡量植物适应策略的关键生理指标,能够揭示植物对海拔变化和放牧压力的响应机制。该研究以拉萨亏组山四种常见植物—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 saundersiana)、弱小火绒草(Leontopodium pusillum)、圆穗蓼(Bistorta macrophylla)和缘毛紫菀(Aster souliei)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植物的比叶面积和叶片含水率,旨在探究四种植物在不同海拔和围封生境下的生理生态适应策略。方法 在不同海拔梯度、草地类型(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和放牧模式(围封与自然放牧)下对四种植物比叶面积和叶片含水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围封样地中,钉柱委陵菜和圆穗蓼的比叶面积随海拔升高无显著变化;自由放牧样地中,钉柱委陵菜和弱小火绒草比叶面积与海拔呈相反趋势。围封样地中,弱小火绒草和圆穗蓼叶片含水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自由放牧样地中,钉柱委陵菜、弱小火绒草和圆穗蓼叶片含水率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缘毛紫菀叶片含水率在两种放牧样地中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海拔下,四种植物比叶面积和叶片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自由放牧和围封处理对两种性状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HDC4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实验共选取91例乳腺组织的存档蜡块标本,其中包括46例乳腺癌、26例导管内原位癌(DCIS)以及19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DC4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蛋白检测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15.8%,3/19)相比,HDC4蛋白在DCIS和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增高,分别达46.2%(12/26)和71.7%(33/46),强阳性表达率在DCIS和乳腺癌组织中分别达19.2%(5/26)和45.6%(21/46),也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显著(p<0.01)。结论:HDC4蛋白表达可作为女性乳腺癌及原位癌DCIS的病理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可能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对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地区特有的水龙骨科的宽带蕨属Platygyria Ching&S.K.Wu植物进行了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和植物地理学的观察与分析,探讨了该属植物的系统位置、亲缘关系和生态适应性,推测宽带蕨属是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由瓦韦属Lepisorus(J.Sm.)Ching网眼瓦韦群植物适应高寒生态环境演化而来的新生类群。确定宽带蕨属有5种,即川西宽带蕨P.soulieana(Christ)X.C.Zhang&Q.R.Liu、多变宽带蕨P.variabilis Ching&S.K.Wu、耳基宽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简称“鄂尔多斯站”)自建站以来,针对我国沙地草地荒漠化严重的问题,以沙地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各个层次上对草地沙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和机理进行长期定位研究,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荒漠化防治与环境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示范。30年来,鄂尔多斯站基于长期监测、野外调查和长期控制实验,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下沙地草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变化和稳定性的维持机制,引领了沙地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贡献包括:(1)揭示了沙地植物对环境的多样适应对策;(2)阐明了植物性状间耦合关系与生物多样性的大尺度变化规律;(3)探明生物/非生物因子对沙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控机制;(4)开创性提出荒漠化综合治理的“三圈”范式,推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沙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生态生产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荒漠地区大规模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会引起局部微气候变化,进而影响植物群落结构。为了解光伏板建设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和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文章以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产业园光伏板内外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变化,阐明光伏板对荒漠植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伏板内外共发现15科29属32种植物。(2)光伏板内植被总盖度极显著高于光伏板外(P <0.001),光伏板内植物平均高度亦极显著高于光伏板外(P <0.001)。(3)光伏板内植物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光伏板外(P <0.001)。(4)光伏板内的植物功能离散度指数FDiv和Rao Q均低于光伏板外,光伏板内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高于光伏板外,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光伏板的架设可以为荒漠地区提供良好的植被条件、提高草地植被多样性,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光伏电站植被恢复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两个叶绿体基因(matK和rbcL)和一个核糖体基因(18S rDNA)的序列分析.对代表了基部被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主要谱系分支的86科126属151种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58科86属101种)进行了系统演化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胡椒目Piperales,樟目Laurales、木兰目Magnoliales和林仙且Caneliales构成的真木兰类复合群是单子叶植物的姐妹群,单子叶植物的单系性在3个序列联合分析中得到98%的强烈自展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刘伟侠  陈集双 《科技通报》2009,25(6):779-783
在自然感病的蚕豆中检测到2条主要dsRNA条带(dsRNA1和dsRNA2),采用改进的单引物扩增法(modified single primer amplification technique,M-SPAT)获得其全长cDNA,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显示:它们编码的蛋白分别与已经报道的野豌豆潜隐病毒(Vicia crypticvirus,VCV)的复制酶(RNA-dependent RNAploymerase,RdRp)和外壳蛋白(capsid protein,CP)的相似度分别为99%和100%。序列进化树分析进一步表明:dsRNA1与dsRNA2组成野豌豆潜隐病毒中国分离物的基因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因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人们经常需要提取高分子量的植物DNA,用于构建基因文库、酶切及克隆等,这是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步骤。本研究通过用机械方法使组织和细胞破碎,然后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细胞膜和核膜蛋白,细胞膜和核膜破裂,进入细胞核内的表面活性剂解聚核中的核蛋白并与蛋白质形成混合物,用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低盐浓度下加入酚和氯仿等表面活性剂使蛋白质变性,通过离心得植物总DNA溶液的过程总结CTAB 提取DNA 的方法,进一步了解DNA 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三种百合线状病毒的外壳蛋白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3对表达引物分别扩增侵染了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和百合X病毒(lily virus X,LVX)的外壳蛋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原核表达。目的蛋白切胶后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表明3种病毒抗血清分别与目的蛋白起特异性反应.但与阴性对照无反应。3种病毒间无交叉血清学反应。对田间栽种的百合样品间接ELISA检测表明.LMoV和LSV均有发生,但没有检测到LVX。  相似文献   

19.
说到植物的茎,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大树的树干(木本植物)、小麦的秆(草本植物),还有藤本植物缠绕的藤:其实,在五光十色的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茎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见的样子,而是千奇百怪,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20.
植物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是指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而控制生理反应的现象,其中通常研究较多的是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科学家们早在1920年就发现了植物光周期现象。如某些大豆品种即使在春季的不同时期播种,其开花几乎在夏季的同一时期,且与开花时的营养体大小无关。许多光周期现象(如暗期的重要性等)均是以大豆为材料而认知的,大豆是早期研究光周期现象的重要模式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