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曾在文[1]最后倡议:习题教学要尽力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知识转化为思路引领,坚持以"怎样做、怎么想到这样做和同一类型还可怎么做"三步曲为操作模式,坚持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为解题宗旨,但并没有指出具体操作方式.本文以"如何求角的度数"为例着重介绍其操作过程,不当之处,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怎么想到这样做”入手,提炼构造(或挖掘)直角三角形是解决直角坐标系中含特殊角综合题的通性通法,以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处理同类问题的类化能力,诠释了研究习题教学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当下,数学解题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采用“对答案”式的教学.实际上,“标准答案”看起来确实完美无瑕,但它不一定最适合学生的,学生只能感知“应该怎么做”,却不知“为什么这样做”,也不会思考“还能怎么做”,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就此,本文就解题教学有效性总结归纳了几点教学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兆明 《考试周刊》2012,(75):138-138
在初三化学复习阶段,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学的化学知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复习的效率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练习就成了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这个题目我已经讲了几遍,还会出错,怎么办呢?于是题海战术就成了许多老师制胜的法宝,他们甚至认为。同一类型的试题做到一定量以后,错误自然会消失,之所以学生犯错,是因为重复得还不到位。我不否认题海战术能提高学生的分数,但代价太大了,使学生失去了灵性,变得呆板;失去了兴趣,变得盲目;失去了激情,变得忧郁,沦为解题的机器。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提高习题课的讲评效率的方法,实现高效复习。目前习题讲评存在如下问题。教师对讲评内容和方法根本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对讲评课讲什么缺乏了解。部分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心情急切,总想给学生多讲一些,讲评急于破题。把讲评的重点放在这个题应该怎么做和讲懂讲透上。结果学生听得头头是道.再考还是不会。多次做过讲过的题仍不得分,这其中固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教师的讲评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出错的原因作具体分析,只说错误而不挖掘产生错误的原因,即只“纠错”而不“究错”。上课时“一言堂”“填鸭式”.对学生群体的错误公开指责,甚至大发雷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二是只讲正确答案或只分析答案的正确性,不讲获得答案的思维过程,就题论题,无拓展、归纳、延伸,忽视了对“怎么想到这样做”的过程探究。这样就导致讲评起点过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这才是学生一错再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对与数学有关的结论、概念的应用,解决数学习题或者实际问题。对于一些习题,如果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那样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如果能针对题目的特点,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中变式训练的尝试●山东博兴一中穆振永王峰专家指出:“n×11×n(n=2,3,4……)”。即:围绕同一能力层次或同一类型做n个习题,其实效远小于引导学生从n个不同的层次或角度探讨一个习题。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做变式训练,启发学生向深...  相似文献   

7.
瞿兵 《考试》1997,(Z1)
在解每一道题时都要进行以下“六问”:1.这道题怎样做?2.为什么要这样做?3.怎样想到是这样做的?4.不这样做行不行(有没有其它解法)?5.这些方法中哪种最好?6.能否由此总结出解此类题的方法和规律?很显然,一些学生平时做题大多停留在思维层次最低的第1问,而不善于进行其它思维层次依次递增的5问。以’93高考化学第34题为例,演示一下这一解题思维模式,旨在使大家提高解题思维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总结了“说题”教学的成功经验 ,然后阐述当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解决问题的四个过程理论与组成智力的三种知识结构学说及知识迁移理论来指导化学“说题”教学实践的 .从而说明以现代认知理论指导化学实践对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化学学科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一、化学“说题”教学实践笔者在初三年级的化学教学中 ,发现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要求 ,有的似乎对课堂上的知识有了理解 ,但一做题目就会出错 ;有的在题目稍有变动时就不能适应 ;有的同一类型的题目虽然已做过多次 ,但班级平…  相似文献   

9.
欧阳艳 《甘肃教育》2009,(21):53-53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笔者一直在深思高三学生在这一年里要做几千道题,可面对同一类型的考题时却失分较多。目前迫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高分,教师的知识归纳加大量的习题训练成为高三教学的固定模式。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高三学生的复习效率呢?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习题训练结构一般可概括为:复习、准备题——例题——做一做——练习题.“做一做”是连接例题与练习题之间的桥梁,它与练习题既适当分工,又互相联系与配合.怎样做这些“做一做”才能体现编者意图呢?笔者根据教材特点与教学实际谈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所谓系列化习题 ,从总体上来说 ,就是以大纲和教材为准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数学知识的不同特点 ,有目的、有选择地对数学习题进行设计和编排。对系列化习题的要求是 :以学生掌握双基为前提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标。系列化习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公式题、变形题、提高题和综合题。这些题型对学生的要求是 :弄懂公式题 ,熟练变形题 ,会做基本题 ,能想综合题 ,其中公式题、变形题和基本题是学生必须切实牢固掌握的题目。在整个系列化习题中 ,重点是基本题 ,而综合题有些在课堂上讲、做 ,有些在课外做 ,这样就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数学习题教学中,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免受“题海战术”之苦,就需要对每一道习题进行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努力提高解题的效益,着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中常用的办法是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所求问题,由一题可演变成多题;一题多解是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规律来求解同一道题目。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和灵活应变能力,以期达到“学一题,会一片”的效果。实践证明,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成效。下面举例说明。 [例题]初中《几何》第二册第80页上有一道练习题:A、B两地间有一池塘,欲在C处测量A、B两地之间的距离,先量出CB、CA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分别取CA、CB的中点D和E,再测量D、E之间的距离即可,为什么?(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我们都希望利用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从多次考试中便能体现这一问题,同一类型的题目只要稍有变化,学生就会"卡壳"。笔者认为,在习题教学中,不能单一地把问题讲清楚,而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在处理习题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习题,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还能培养其分析问题和  相似文献   

14.
“题不在多,经典即可”,这句话阐释了习题教学中例题选择的重要性.对典型问题的深度探索,不仅能突出数学本质,还能有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文章以一道经典习题为例,从“呈现原题,调研分析”“解法探索,交流反思”“变式应用,拓展延伸”三方面具体探讨如何利用质朴的本原性问题驱动习题教学,并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复习中,应对每一道习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探讨,将解决问题的解法寻找出来,然后进行比较,明确最佳的解法。这样做,一方面可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此文仅以一例来阐述对习题怎样从多方位、多角度探讨之浅见。 初级中学课本《几何》第二册,P67,第17题:已知  相似文献   

16.
数学习题教学中的“错得有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利亚曾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习题教学”.因为数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做数学题一定不会少.一提到数学,学生也会想到有做不完的数学题.因此,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巩固知识及培养基本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现象]经常听到老师们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我已经讲过了,你怎么还不清楚?”“刚学过啊,怎么又错了?”……[原因]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老师刚讲过的习题学生怎么就不会做?是教师的教学有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第6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刊载了四川张继海老师的“例谈数学习题讲评中的演变与反思”一文.读罢此文,受益匪浅.演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过,我们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习题讲评,往往总是就题论题、照本宣书,不能很好地挖掘题目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由问题进行演变、反思得到的变式练习.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该文为范例,切实有效地提高习题讲解的教学效果.文中的例2的“演变与反思”(3)提及了“若方程有实数根,则其根必是非负的实数根”,并安排了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配方法两种方法来加以说明.对于方法1来说,文中是这样讲的:利用求根公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讲解时学生明明已经掌握了知识点,他们在实际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却很难完成习题解答。为此常常听到学生有这样的抱怨:"上课我都听会了,为啥在做练习时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也有学生在听讲完习题解法之后会说:"唉,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基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环顾现实 ,我们不难发现 :不少教师在习题教学中 ,或是一一罗列各种题型的解法 ,让学生机械模仿 ,做大量重复练习 .或是冠之以“一题多解”的美名 ,抛出一个个简解、巧解 ,显示自己的博学和聪明绝顶 .学生成了看客 ,旁观者 ,望着老师的“精彩表演”而徒叹自己的无能与愚笨 .如此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剥夺 ,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那么 ,如何摆脱上述习题教学的误区 ,笔者以为 ,教师应精选习题 ,充分挖掘典型习题的潜在教学价值 ,让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到解题之中 .自己去发现、探求、归纳和创新 .下面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