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学力主要是指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和能力及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构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知识、态度和能力的总和.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力,而促进学生学力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学力发展型课堂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构建学力发展型课堂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整合开放的、生成的、发展的教学内容,在“自主、讨论、引导”中创设自主、合作的情境和积极创造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
学力是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资源和各种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态度、知识和能力的总和,是指在学习者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学力既是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的真实体现,又是学习者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其核心是学  相似文献   

3.
范乃芳 《亚太教育》2021,(1):128-129
学力,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指学生借助学校内外的学习过程所习得能力的总体,包括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隐性学力势在必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索,学会总结、归纳,促进学生学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分析学情,整合更多的因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趋势。选拔还是发展教学论与传统教学论是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拔使大批学生淘汰,而发展能使每个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在适合自己的不同起点,掌握继续发展的本领,掌握终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展性的学力,是时代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又一个鲜明的特征。要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应在知识呈现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主要针对以下四个要素进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一定的人文教育,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与合作交往能力培养,自我形成与提升知识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正>从教育实践的角度讲,“学力”是用来表征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随着学生的成长,呈现动态、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数学学力是一种以数学思维力为核心的数学综合素养,其实质是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它不仅包含数学化基础概念和技能化运算能力等基础性学力,更强调生活化数学经验和科学化逻辑思维等发展性学力。小学生数学学力的提升,离不开真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体验。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学力观.所谓学力,是指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资源和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在内在素质和行为方向上取得的实际效果.学力有三种表现形式: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对初中生而言,基础性学力主要是学生读、写、算、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性学力是在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形成的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会学"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意味着课程应向自我开放,尊重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人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日本教育学者的研究,所谓"学力",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借助校内外的学习过程所习得的能力的总体。"学力"概念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习得,更强调主体性学习和学习方法的习得。我国学者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是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下牢固基础的教育,它是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基石。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的素质结构是多维的,其中,一定的基础学力和创新素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学力,从广义上说,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多种能力及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所达到的在知识、能力、技巧等方面的水平;二是指在现实水平上所具备的今后学习的潜力,即学习的实际可能性。学生的基础学力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复合。一般而言,体现基础学力的体系是:认知因素,即学生对…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日本教育学者的研究,所谓"学力",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借助校内外的学习过程所习得的能力的总体。"学力"概念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习得,更强调主体性学习和学习方法的习得。我国学者  相似文献   

11.
蒋丽萍 《考试周刊》2011,(75):93-93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是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我开放,尊重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人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时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做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将现实恰当地模型化”这个教学任务,提倡数学用归纳式教学,提倡在关注获得知识结果的同时,更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但是,当前学生的学习信心如何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中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知难而退。究其原因,主要是“自我效能感”低下所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关键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在具体教学中,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学力问题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学力.广义地说,就是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这里所说的“学习”,范围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实践领域中的一切学习。但是,我们在教学论意义上所研究的学力问题,一般是指狭义的学生的学力问题。因此.狭义的学力,一般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特别是系统的各科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进行后续学习的学习基础。学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人们常赋予它不同的含义。例如,近代产业革命需要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较高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推行定将促进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怎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学生的基础学力与创新素质的协调发展?本文就此进行分析研究。一基础教育是为了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下牢固基础的教育,也是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基石。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的素质结构是多维的,其中,一定的基础学力和创新素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学力,从广义上说,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多种能力及所达到的学识水平。具体分析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所达到的在知识、能力、技巧等方面的水平;二是…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提倡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不再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是关键。传统的课程以知识为本,课程的实施以知识的传授和继承为目的,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教育课程,建立适合创新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  一、确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目标  创新教育不只是创造力的教育或创新精神的教育,而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健全人格,在基础性学力之上,着重培养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具体来说,创新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体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完整统一。  (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17.
<正>第十届"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主题是"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学力,简单说,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学力"概念所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习得,更强调主体性学习和学习方法的习得。"学力"的内涵不仅包含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格要素。  相似文献   

18.
学力是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的综合体。知识技能是显性学力,能力和情感是隐性学力。本文从对话课程特性出发,与童话情境对话,与文本特性对话,与课堂动态对话,与学科素养对话,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学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王玉年 《考试周刊》2007,(26):56-5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对于边远山区的教育来说难度很大,这里的中学生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本文针对边远山区的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粗浅地谈谈在边远山区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一点认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型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的学力发展以及人格成长是基础教育的两个重要任务,也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意识培养以及能力强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学力发展的实现,要注重通道的拓宽,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数学知识。文章主要从展现学科魅力、优化外部环境以及搭建系统平台等方面入手,论述如何拓宽小学生数学学力发展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