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建设和创造,因此,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关注:当今社会,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飞速前进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全球性危机,究其原因,这种失衡和危机在于人的观念偏差、行为失当,实质上是人的人素养的危机。既然中学生担当  相似文献   

2.
夏燕 《考试周刊》2014,(34):142-143
<正>人文素养是通过学习知识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自身修养及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对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而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历史教学中要致力于提高中学生的人文  相似文献   

3.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无灵魂的教育。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学生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欠缺状况。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互融合的综合性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陈牟喜 《学周刊C版》2019,(18):112-112
所谓的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自身具有的基本品格和对待人生与世界最基本的态度,以及可以正确处理自身在社会中和他人关系的一种能力,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人文教育更加重视。以下将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了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培养现状和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英语教学担当着培养学生英语知识与能力的重任,而初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最终必须落实到微观的具体操作上来。因此,教师要探索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便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得以有效培养不仅仅是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符合的,满足小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首先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了探讨,然后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示一种教育理念与思潮的人文主义教育;二是以文、史、哲、艺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学科教育;三是体现某种教育理想与目标的人文素养教育。目前,人文教育受到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挑战,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危机。正确认识并加强人文教育,应从知、信、行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并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是我们学会与人交流,传承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教会我们每个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广大小学生们的启蒙教育,对学生们今后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入手,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培养人文素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学校教育.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不仅影响他的事业发展、人生的成败,而且关系到社会的文明进步,民族国家的兴衰存亡.新时期加强中学人文教育是构筑中学生精神家园、健全中学生人格、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教养、学养以及人性的综合素养。伴随着“绿色指标”的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成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成为广大教师高度关注的命题。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化学知识的系统、历史的描述。化学史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它纵向阐述了化学从萌芽起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发展为现代化学的历史过程。化学史教育已成为化学学科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