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海军型F-4B的设计十分成功,1962—1965年间在此基础上陆续出现了空军F-4C、侦察型RF-4B/C和F-4D/J等型号。由F-4C改进出的F-4E是“鬼怪”Ⅱ家族中产量最大的型号,它的生产数量是比其他型号加起来还要多两倍。F-4E最大的特点就是内置了机炮,设备也更先进,性能更完善。初期型号的F-4E着重强调截击和对地攻击,空中格斗性能较差。不幸的是,越战中使用的主要都是早期的型号,强调机动性的改进型是越战后的事了。  相似文献   

2.
高智 《航空档案》2008,(4):40-53
“鬼怪”Ⅱ战斗机的技术分析 XF4H—1是以后所有“鬼怪”Ⅱ家族的基本结构,后继改进型号多达28个,但尽管众多的型号改进方面特别多,但基本结构自始自终没有变化。从麦克唐纳飞机公司出厂的“鬼怪”Ⅱ跟早期的F4H—1非常相似,但也毫不奇怪因技术要求的改动、风洞试验和设计上的计算要求,它也相应在做了些改进,基本配置结构并没有改动。以下设计特点介绍以F-4E为主,这个型号跟我们通常对“鬼怪”Ⅱ的性能的分析和理解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洛·马公司网站2008年8月18日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周六完成了第四架F-35“闪电”Ⅱ的总装,这助长了该项目的进展势头。该机是一架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型的F-35B。同时还有一架F-35在进行结构试验,两架在飞行试验,六架在总装,另外14架在不同的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4.
鹰翔 《航空档案》2007,(3):76-85
“米格”-23战斗机是苏联“米格”飞机设计局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为苏联空军所开发的前线战斗机,西方称其为“鞑靼者”。作为与西方国家所装备的F-4“鬼怪”Ⅱ和幻影F1相抗衡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正是从“米格”-23战斗机的设计开始,改变了空军前线战斗机一直坚持的简单、轻巧和大量生产的思想,开始从技术上重视航空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苏联军队在大规模战争中执行高强度作战的需要,在设计上大幅度提高了前线战斗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航程和作战半径。  相似文献   

5.
《航空档案》2010,(4):5-5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驻日美军嘉手纳基地3月25日透露,美军4架F-22A“猛禽”隐形战斗机已从关岛飞抵当地。这4架F-22A将停留数日并与嘉手纳基地的飞机一同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6.
高智 《航空档案》2008,(5):72-80
第二篇:“鬼怪”Ⅱ海外服役情况 “鬼怪”Ⅱ战斗机在当时性能相当出众,它的功能全面,可以执行战斗,截击,攻击等任务。冷战对峙,美国大量向其盟友出售“鬼怪”Ⅱ飞机以对抗苏联外销的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  相似文献   

7.
张华 《航空档案》2005,(8):35-36
据美军5月初透露,美国空军已在西太平洋的关岛部署了第一个战斗机中队。它就是第391战斗机中队,配备大约4架F-15E战斗机。这是F-15E战斗机首次部署关岛。F-15E虽然已有多年的役龄,然而,目前仍是美国最先进的双重任务空中优势战斗机,具有航程远、速度快和载弹量大等几大优势,其整体空中作战能力是亚太地区其它国家战斗机无法相比的。事实上,美国空军的冲绳早已部署50多架F-15C战斗机。现在,美军在关岛部署极为先进的F-15E型战斗机,实在是居心叵测。  相似文献   

8.
高智 《航空档案》2008,(1):58-75
前言 F-4“鬼怪”II式战斗机是麦克唐纳飞机公司在50年代为美国海军研制的一种远程全天候舰载防空战斗机,由于它设计超前,且运用了当时很多新技术,其性能满足了上世纪50、60年代的空战理论要求,因此被美国其它军种广泛采购,空军采购的数量甚至是海军数量的近三倍。“鬼怪”战斗机在服役后的几十年里,型号层出不穷,它执行任务范围广,作战功能多,广泛用在战斗、轰炸、攻击、侦察和防空压制等。“鬼怪”还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至今还在很多国家服役。如果米格飞机和萨姆导弹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代名词,那么“鬼怪”就是当时美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9.
于润 《航空档案》2004,(4):8-11
目前,在中国周边国家中,印度已经部署了40架极为先进的俄制战斗机苏-30,其中,苏-30K型机为18架,苏-30MKI为22架。不但如此,印度空军还将大量生产该型机。苏-30MK是具有矢量推力的高机动性战斗机,作战功夫要高于亚太地区多数型号的战斗机,甚至比目前部署亚太地区的美军F-15E=F-16、F-14和F-18战斗机强,印度由此一跃成为亚太地区具有极高空战能力的重要国家。  相似文献   

10.
美国F-4鬼怪Ⅱ在越南战争(1965年-1968年)朝鲜战争结束后,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大量先进技术被运用到战斗机设计之中,这使得战斗机的速度达到2.5M;雷达及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取代机炮成为空战利器,而远程机载雷达更使得超视距作战成为现实,空战模式发  相似文献   

11.
航宇快讯     
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中美签署25架ARJ21新支线飞机购机协议;波音公司下线首架为新加坡空军生产的F-15SG;泰雷斯公司开始对RBE2 AESA雷达进行低速率初期生产;波音公司接到来自美国空军F-15E战机AESA雷达现代化项目合同  相似文献   

12.
在1976年1月,首批80架F-14“雄猫”飞抵伊朗。然而,三年之后,这个国家爆发了伊斯兰革命。“猫咪”们发现一夜之间原来的盟友竟成为了它们新主人的敌人。不仅仅如此,一年之后,这些“波斯猫”更是卷入了和伊拉克那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之中。虽然他们(虽然在汉语中,拟人化一般用“她”,但是F-14的绰号为“雄”猫,所以,译者在此用“他”来指代格鲁曼公司最后的一只猫)的努力并不一定为外界所知,但是毋庸置疑,它们的作用是巨大的。和外界的报道相反,伊朗发现要想保持这批“波斯猫”们的服役状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时至今日,只剩下了44架F-14还能保持飞行状态。而其他的,就沦落到作为备件提供者的地位了。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末中美建交后,美国制订了《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所谓“防御性”的武器。1982年,中美签署“八.一七”公报,中国要求美国停止对台武器的出售,然而,美国依旧向台湾出售武器。随着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对台武器销售方面,变得更为放肆,以谋取更大的国家利益。美国在对台武器销售方面,空中武器装备占了很大的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里,美国向台销售了大约200架作战飞机和大量防空导弹。其中,包括86架F-104G战斗机、60架F-5E/F战斗机、  相似文献   

14.
国际     
《航空档案》2008,(5):8-9
美国空军B-1B远程战略轰炸机在卡塔尔基地坠毁;美国海军可能大量采购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弥补战斗机缺口;美国军方向贝尔/波音公司订购167架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美国空军为F-15E战斗机加装联合头盔指示系统;美国试飞不到一千克重的合成孔径雷达。  相似文献   

15.
江雨 《航空档案》2007,(6):64-67
战斗机技术的发展随着喷气动力的出现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飞的更高、更快成为了第二代战斗机发展时各国飞机设计师的努力目标,“米格”-21、F-4“鬼怪”Ⅱ和“幻影”Ⅲ成为第二代战斗机中的经典,而对飞行高度和速度上几乎达到战斗机极致的“米格”-25的评价却一直纠缠在赞誉和指责之中。“米格”-25拥有同时期其他战斗机所无法企及的高空、高速飞行性能,也是一种以合金钢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制造的超音速战斗机,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完成一种前所未有的高空、高速战斗机的设计,“米格”-25利用相对简单的技术所达到的整体效果几乎成为了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6.
该机似用沈阳厂早年投产的F-6战斗机的机身改造而来,采用两台中国国产化的RD-9B-811发动机,机头部分也换上能安装测距雷达的整流罩。”“科科饭”的专家们还煞有介事地推断出“F-9战斗机具备袭击从苏联海参崴至Et本东京在内广大区域的强大威力”。实际上,“科科饭”关于“F-9”的报道从一开始就笑料百出。首先它把“F-9”的“娘家”都弄错了,所谓“F-9”其实就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强一5攻击机。,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29日,以色列内阁做出决定,批准向印度出售3架“费尔康”空中预警机。总价值为11亿美元,根据协议,以色列将从乌兹别克斯坦购买伊尔-76大型运输机,然后,运输机送往俄罗斯,配备大功率的发动机,并进行结构改装,最后,运输朵飞往以色列,配备“费尔康”空中预警系统,一旦印度配备预  相似文献   

18.
高智 《航空档案》2008,(2):48-61
F-4D是在F-4C基础上改进的空军型号,它更能满足战术空军指挥部(TAC)的技术要求,外形上看,F-4D跟F-4C几乎一样,内部差别却非常大。  相似文献   

19.
《航空档案》2010,(4):4-5
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日前顺利交付第一架AW109E机身,此举标志着昌飞与其合作伙伴——意大利阿古斯特威斯特兰公司在总体工业合作方面大力推进,打通了从原材料采购、工装模具设计制造、零部件制造、组部件装配和机身总装以及交付试验的生产线通道,实现了AW109E整机中国本土生产的关键阶段胜利。  相似文献   

20.
"E-Book"--新阅读方式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E-Book”(电子书)功能及其特点的介绍,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新阅读方式的产生,图书馆所面临的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