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常有些父母跟我抱怨孩子的坏毛病太多,如不爱写作业、贪吃零食、乱花钱、整天粘着电视、沉迷网络等等。父母们还说自己几乎天天训斥孩子,孩子就是改不了。我相信父母们说的是事实,但我也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他们之所以遭父母如此数落却难以改变,可能是被坏习惯的一道道绳索束缚住了。  相似文献   

2.
常听家长抱怨:现在做父母真难!自己忙了一天,回家还得陪孩子学习!今天听写这个,明天检查哪个,唉!孩子被弄得神经兮兮,大人更是没精神上班,老师到底是怎么教的?也曾听老师们抱怨:现在孩子真难教!昨天作业没写完,今天东西没带齐,家长是怎么管的?每当听到这些抱怨,我的内心就很纠结:现在的教育怎么了?大家为何如此焦躁,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作为父母,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满腹经纶。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在我不算很长的从教生涯中,时常听见父母们如此抱怨"家里的书一大撂,可是他(她)就是不爱看。"其实,让孩子爱上读书并不难,难的是父母是否有这份恒心,为孩子打造一个书香家庭。  相似文献   

4.
常听到做父母的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大手大脚了!这也难怪,对于工薪阶层的普通父母来说,孩子在各种诱惑下,有无穷无尽的消费.的确是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孩子进行消费。使他逐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实在是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父母的做法不无道理,所以写下来与现代的爸妈们共享。  相似文献   

5.
刘剑 《家长》2015,(2):17-18
我还觉得,有能力正确使用金钱,比有能力获取金钱更重要。常听到父母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大手大脚了。这也难怪,对于工薪阶层的普通父母来说,孩子如果任性消费,的确是让人头疼的事。由此我想,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孩子进行消费,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实在是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父母的做法值得借鉴,不妨写下供大家分享。我的家庭属于中等偏上生活水平。与富户人家  相似文献   

6.
每个家长都在不同程度上抱怨过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抱怨,下面提醒大家注意三点:一、不要拿自身的付出抱怨现在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身心疲惫,总觉得为孩子付出太多而回报太少,因而陷入一种烦躁的状态.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教育孩子,致使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因此,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多地“自我牺牲”。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我与孩子和家长的接触越来越多,对于家长们的抱怨印象越加深刻。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有些时候家长们就会经常抱怨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眼睛里只有自己,丝毫考虑不到别人。在学校生活中,我对孩子的观察也是如此。孩子们似乎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一切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丝毫没有为他人着想的概念。是什么让孩子变成了这样?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孩子不会与他人分享,不懂得分享。  相似文献   

8.
常常听到父母们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犟,总是不听话,爱跟家长对着干!""那么小就不听话,以后长大了该怎么办啊?"上述父母的抱怨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家长要针对孩子"不听话"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常常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现在孩子太难管了""现在的孩子太自我中心了""现在的孩子不听老师的话""从早到晚一直看着他们,太累了"。但是,在一所小学的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活动中,我没有听到一句抱怨,没有听到一句批评。在与12位优秀班主任的对话中,我深刻感受到班主任对每一个孩子发自心底的爱,他们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孩子们帮助自己成长。一位男班主任谈到自己如何制止孩子课  相似文献   

10.
李青 《教育文汇》2004,(2):29-29
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物质充裕了,生活好了,为什么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幸福,体验到快乐?可不是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听到一些孩子抱怨父母太唠叨,老师太严厉,同学太无理,甚至抱怨天气太恶劣……难道生活给他的就是这些抱怨吗?生活中,那些充满美好情感的东西呢?父母的养  相似文献   

11.
我和丈夫在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的时候,孩子出生了;我们在没有懂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时候,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晃,我们的孩子已经几岁了。这时,我们忽然发觉自己作为父母是多么的不称职。也就因为这样,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启蒙佳期,当我们开始抱怨孩子如何呆滞、蠢笨的时候,难道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没有责任吗?为了补上做一个合格父母这一课,我和丈夫开始阅读大量关于如何做父母的书,以及后来读到的如获至宝的《家教博览》。现在我期期都要读,而且还把有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好文、好句、好…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主编孙云晓在新作《我的家怎么了》一书中,将父母们疲惫的抱怨、孩子们委屈的申辩梳理成“父母对孩子的十大困惑”和“孩子对父母的十大疑问”。他说,写这本书是因为关注到一个新的社会现象——代沟下移,以往十五六岁的孩子与家长因为代沟出现的矛盾现在已经提前到了十一二岁的孩子身上,这“与孩子的生理发育提前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现在学习生活压力下的产物,也因此,家庭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我们将此书推荐给读者,是因为书中所列问题在我们许许多多家庭中都会遇到。或许,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曾在初一年级同学中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题目是“烦恼排行榜”。有接近20%的同学.把“父母总是把我和其他孩子比较”放在榜首。与朋友一起聊天,当说到孩子时,很少有朋友谈孩子的特点与进步;时常听到的。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如别人。  相似文献   

14.
<正>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烦恼增多,困惑增多,开始变得叛逆,有时感觉变成了另一个人,原来的乖孩子现在变得那么不可理喻,甚至让父母伤心欲绝。父母渴望与孩子好好地沟通,但因为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叫我如何懂你?"这是很多父母的困惑。青春期的孩子其心理特点是怎样的呢?"青春期=心理断乳期"。作为父母,应该很高兴地迎接孩子青春期的到来,而不是紧张、焦虑、抱怨和恐惧。因为青春期  相似文献   

15.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小学生不讲卫生怎么办?现在的家长,每天都把孩子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地送到学校,生怕老师说自己的孩子不干净。可那些淘气的孩子偏偏不理解父母的心,一身衣服不到一天就脏了。很多妈妈在我面前诉苦:抱怨孩子不讲卫生。有什么办法能使孩子讲卫生呢?经过认...  相似文献   

17.
正时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犟,问他们什么也不肯说,更别奢望他们会对自己倾诉了。我认为,家长首先应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听孩子说话?家长总以自己很忙为借口,但是真的忙到没有时间听孩子说话了吗?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尝试敞开心扉,却常常倾诉"无门",他们就会关闭心门,不再与父母交流。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所以,倾听是迈向"教子有方"第一步。有一本孩子们都很喜欢的书,名字是《窗边的小豆豆》。  相似文献   

18.
<正>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偏爱爸爸或者妈妈的事情:"孩子只和妈妈睡,总说我(爸爸)是坏人","看着儿子和妻子亲昵的样子,感觉自己和妻子都疏远了几分"。这些问题给父母带来了很多困惑,父母需要弄清孩子疏远自己的原因,积极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9.
法国现在共有34所家长暨教育工作者学校。这些学校起到了协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如果一个未成年人犯了罪或者经常逃课,有关方面(如法院)在审理时会同时追究其父母应负的责任。为了使父母们弥补自己教育孩子的不力,一些地方检察院开设了“父母培训班”。  相似文献   

20.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己把孩子当宝贝,凡事都为他着想,可孩子就是不领情,怎么说他都不听话。这时候父母要问问自己:“我是怎么和孩子说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所使用的语言,包括语气和语调,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说话呢? 一、别把孩子当大人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