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电灾害长期以来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其对人类及财产造成的损失都是巨大的,是人类所面临的破坏等级最高的灾害形式之一。造成雷击现象的主要原因应当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如很多地方的居民缺乏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意识,造成了雷击伤害。另外,受到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防雷技术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也是形成雷电灾害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防雷减灾管理及综合防雷减灾技术的应用进行浅析,并对防雷减灾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谈论。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灾害事故综合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传统的按单灾种设置的减灾组织模式不适应大城市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也不符合灾害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本文构建了大城市灾害事故综合管理模式,即改变分兵把口、条块分割的组织框架,建立全市统一的减灾领导机构———城市减灾委员会,同时设置其常设办事机构———城市减灾中心、非常设机构———城市特大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和决策咨询机构———减灾专家小组,以实现大城市灾害事故管理的高效率与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周庆 《科技风》2014,(14):182-182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雷电灾害十分严重,人身伤亡事故巨大。本文对农村雷电灾害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农村地区雷击事故伤亡重大的部分原因,并初步提出了应对农村雷击灾害的措施,建立农村防雷减灾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家“十五”计划纳入安全减灾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磊 《科学学研究》2000,18(2):57-61
本文从对 2 0世纪灾害统计资料出发 ,反思了灾难危害的增加及国际减灾经验 ,指出了我国减灾与管理上存在的差距 ,最后总结出了我国未来及“十五”规划中应关注的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揭示城市灾害的风险谱,探讨了合乎我国国情的城市灾害学原理及综合减灾战略规划,进而提出了政府应尽快组织编制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科技蓝皮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淑云 《科协论坛》2006,21(9):12-14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灾害种类最多、灾害破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4大挑战。“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北京作为21世纪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安伞与城市发展己成为面临的重大问题。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及应急避险问题正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要办成历史上高水平的一届奥运会,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为此,北京减灾协会近年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城市防灾减灾手段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灾害发生对城市生命线破坏是致命的。本文分析了目前天津市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引入了群组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并提出了针对天津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金磊 《科技通报》1991,7(3):137-140
现代城市系统减灾及保障救助能力的获得绝不能单靠硬技术,还必须有效地启动城市人文、经济、生态、地理等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体系及方法,所以要跟上“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之步伐,必须鼎新城市减灾的传统内容,归纳并探索城市灾害新的风险源及非工程性措施。本文提出了城市综合减灾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尤其强化了防灾文化建设、灾害系统评价模型、规划设计实施细则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湘洲  李南 《百科知识》2012,(18):39-40
正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轮番上演了"暴雨淹城"的景象,最近的一次就是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巨大,教训深刻,反思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等许多方面,都暴露出许多问题。了解国外城市防洪减灾、应对内涝的智慧,也许我们能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美国:建立多流域的洪水预警系统美国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下  相似文献   

10.
金磊 《科学学研究》1993,11(4):43-47
防灾、减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本文从中国频繁的灾情(自然的或人为的)及减灾实践入手,认为要提高减灾的实效并尽快造福于人类,不仅应研究灾害基础科学及其酿灾规律性,更应结合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建立中国减灾科技产业。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科学地位、加快综合减灾及产业化建设的一系列构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减灾能力评价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代城市灾害复杂性特点,指出北京城市社区灾害管理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城市灾害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北京城市灾害管理新模式的基本原则,构建一个在社区减灾委员会领导下的社区综合减灾的管理新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组织结构、体系建设和日常管理内容进行系统性论述。  相似文献   

14.
徐声波 《今日科苑》2009,(12):38-38
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建设是保证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需要。所谓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应既要有效地担当起向洪水作斗争的任务,也要能够面对灾害的社会属性,担负起统一地有权威地组织全社会共同防洪减灾的任务。我国传统治水方法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本文简要地论述了我国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的建立,并说明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潜力,使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空间信息技术减灾应用及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灾害形势和灾害管理需求,强调了环境与减灾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国家防灾减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其中环境与减灾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由在轨稳定运行的4颗光学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组成,并根据业务需要进一步增加高轨、敏捷等成像能力,目前第一阶段“2 1”星座已经成功建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无人机监测站合作机制、卫星遥感数据减灾合作共享机制和空间信息服务框架,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利用环境与减灾小卫星数据以及国内外合作机制,把遥感等技术有效应用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澳大利亚火灾等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的响应中。最后针对当前防灾减灾领域应用与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作为联合国倡导"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的第一个十年已经结束,但"让世界走向少灾的21世纪"的目标,尚未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心声及社会管理准则.虽从总体上我国于1998年6月正式颁布<中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但由于中国人口增幅过快,经济建设密集性开发与增长,而国土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灾种等,都造成我国成灾强度的日益增加,突发灾害事故不仅频繁,而且以灾害链形式出现,所以用<中国减灾规划>作为指导思想,并开拓21世纪的中国减灾对策措施研究十分必要.减灾对策研究一般指工程性的对策与非工程性对策两大类,这里试对此作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洪水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国家之一,如何从根本上减少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入手,就洪水产生的原因作详细分析,并对水土保持在防洪减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减灾协会成立10多年来,一直以发挥自身优势为切入点,做好北京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减灾工作的参谋和助手,联络国内外防灾、抗灾、救灾力量,提高北京市综合减灾水平。组织、协调在京的多学科、多层次、多部门的减灾活动:组织对重大灾害隐患和已发生灾害的现场考察;适时召开灾害及其对策会商和研讨会,为北京市政府及主管部门提供减灾科学论证意见、制定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提出建议和咨询,并参加减灾项目的论证、评估和验收:积极开展国内外减灾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减灾意识;推广减灾科技研究新成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雷电灾害是茂名市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做好该市防雷减灾工作是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茂名市实际,探讨了防雷减灾项目建设原则、工作目标、建设内容、主要任务等规划。  相似文献   

20.
洪水、滑坡和泥石流是中国西南山区较为普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特别是滑坡、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生,出现多种灾害相互迭加或同时遭遇的险恶局面,往往酿成惨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990年,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积极响应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在全国开展各类减灾工作。在该减灾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于1990年向联合国减灾委员会提出了“中国西南山区洪水滑坡泥石流综合减灾示范工程研究”的立项报告。在报告中,我们选择了多种山地灾害较集中、当地原有减灾工作基础较好且有较高积极性、减灾后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