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使意义不同的词表达的意思一样;运用相同的修辞,使不同意思的词表达意思相同;修辞方式频繁运用,导致新词义产生。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从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入手,分析词义的选择、词义的引申、词类的转换、词的增加和删减等技巧,探讨句序的调整、句态转换、正反转换等策略,为解决中西方思维及语言特点下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对等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知性“已成为当今社会评价女性和女性自我追求的一种时尚。本文旨在“知性“一词时尚内涵方面,尝试着做了一点语言学方面的诠释,由纯词义的解释、哲学定义到词义的演变与引申。  相似文献   

4.
忽略语境、上下文替代关系、一词多义、词义引申与搭配是造成常用词误译的主要原因 ;翻译的关键在于透彻地理解和把握原文的内容和实质  相似文献   

5.
《尔雅·释诂》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同义训释,即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无共同义位,不是同义词关系。借助现代语义学的理论,以训释词和被训释词有无共同义素存在为标准,可将非同义训释划分为两类:一、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有词义内部联系,二者有共同义素存在;二、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无词义内部联系,即二者无共同义素存在。第一类非同义训释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古代训释的目的在于“求其同”,寻找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词义内部的相同相通之义;第二类则是古代训释不科学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语义引申的重要方式,是由物理概念向心智概念的跨认知域的映射.这种映射反映在语言层面,则是通过语法化的规律产生新词义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最终以一词多义的话语结构得以体现.尝试借隐喻理论来探悉动词概念“起来”的语义变化,并通过例句解释其从物理概念跨入心智概念的语义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词的意义往往都是由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构成,其中的词汇词义时常出现变化的现象.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英语词汇发生词义演变的类型,主要有义素增添、义素脱落、义素变更三种义素变化方式,并对词义演变方面应用的利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词义演变研究的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词义演变研究的理论基础。词义演变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为:1·训诂理论对词义引申的研究和总结。在现代语言文字学的促动下,章太炎、黄侃等学者试图将传统训诂研究引向现代化的道路。其后辈研究者在此道路上不断前进,如陆宗达、王宁较早总结了传统引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较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语料统计的方法,对ESP英语中共核词汇的词义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共核词汇在不同专业中词义的异同,研究共核词汇之间的词义等同、词义合成和词义引申关系。这种对词义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能为ESP英语词汇的教与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隐喻这一认知机制为工具,对汉语中"足"族词中以"足"为构词语素组成的词、惯用语以及成语进行初步的分类和解释,从而揭示其词义的隐喻衍生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介"之词义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为代表的各种字典辞书以及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教育在分析说解"介"的词义时,大都沿袭了<说文解字>的释义,以"疆界"为其词义引申的基础.通过对"介"的古文字形体(甲骨文、金文等)的考察,以及对先秦以来文献典籍中"介"一词的各种用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介"的本义是"铠甲",以此为核心引申出"甲士、辅助、疆界、突出、中介、介绍"等多种词义;"介"还是"芥草、纤介"等假借义;"界、芥"是"介"的后起分化字.  相似文献   

12.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的训诂方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揭示字际聚合关系,即假借通用关系、古今关系、正俗关系、繁省关系、正讹关系等,正确认识字的形、音、义;二是通过揭示语词组合关系,语境证义.江声运用这两方面的训诂方法,在尊承汉注、融贯汉注的同时,又能自申新义,特别注重辨析词义之细微差别,有所发明,成一家之言,达到精...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日两国在历史文化上的渊源,在现代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日同形词。这些词与相应的汉语词汇在词形甚至词义方面相同或相似,但在运用过程中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日语中常见的汉日同形词「当然」为例,从词义和用法两方面与汉语的"当然"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探讨日语教学中汉日同形词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威 《职大学报》2013,(4):62-65
聚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类较为独特而又极具研究价值的词汇现象。聚合词多为四项式,语素间以并列的形式组合,词义具有泛化性。本文尝试以语用学的角度,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方面揭示聚合词特殊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所提到的动静引申的例证可分为由动到静的引申和由静到动的引申两大类。在段氏看来可以由动作引申到动作使用的工具及与之相关的对象及动作发生的处所 ,同样的也可以由与动作相关的工具、对象及处所引申为动作  相似文献   

16.
东晋郭璞是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他的《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中存在着大量的同词异训现象。所谓“同词异训”,即:同一注者针对相同语境下的同一个词做出不同的解释。这些同词异训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注释角度相近、意义彼此相承的同词异训现象;注释角度不同、意义相互补充的同词异训现象;特殊的同词异训现象。这三种同词异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郭氏致力于呈现不同文化内涵、对统治者进行政治隐喻、推动博物学发展、展现严谨的注书态度、致力于开创注书方法等主观意识和深层动机。  相似文献   

17.
中文和英文中词汇的意义并不是对等的。这表现在每一个词都有它的指示词义和隐含词义 ;平时在两种语言中对应的词 ,有时也可指代不同的事物 ;一些词或短语表面是指同一事物、概念或人 ,但实际表达的是不同的人或事 ;一个词语在另一种语言中缺乏相对应的词  相似文献   

18.
词的本义,即词的原始意义。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一词多义的问题,而且知道不论一个词有多少项意义,几乎都是由它的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申演变而来的。如: “左、右”,甲骨文里一个象左手,一个象右手,这就是其本义。后来除了表示方向的意义以外,转化为助手、帮助、协助的意思。如《尚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如果字形加了人旁,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右手力大,专指神的帮助,写作“佑”或“祐”,《尚书·汤诰》: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反义共存”现象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个词兼有正反两义的现象.如《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里“乱”与“治”相对.但是“乱”又可作“治”解.《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唐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治理之臣有十人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乱”字既当“混乱”讲,又当“治理”讲,表示相反的意义.这种正反两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就是“反义共存”.训诂学家称这种语言现象为“反训”.自从晋代的郭璞提出“反训”以后,历代的注释家、训诂学家有的沿用它、赞成它,也有人反对它.笔者认为“反训”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词义经过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兼有相反或相对的意义.在客观现实中,相反的现象和两个对立的事物常常相关,这种对立统一也必然反映在语言现象里.事实上在古汉语书面语中,这种“反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较为常见,因此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现象,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词义是大有稗益的.本文不准备对“反训”这一训诂学术语的是非再作评论,只是试图通过词例引申分析证明这一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因,即主要从词义引申角度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现举例如下:受有授予的意义.《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相似文献   

20.
在很多语言中,知觉词都有一个表示抽象思维、情感的义项(本文称之为意觉引申义)。知觉词的这种意觉转移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呈现出一种系统性,并且具体到每个知觉范畴,他们表现出的意觉引申义并不相同:视觉词引申出“知晓”义,听觉词引申出“听从”义,触觉、味觉词引申出“感情”义,而嗅觉词的精神方面的引申义则比较少。其原因我们尝试用“三个世界”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