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铙钹、钟鼓在奏鸣,而且声音愈响愈大。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  相似文献   

2.
<正>在常规的语文课教学中,除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之外,很难谈得上还有什么需要明确的东西。但我以为,我们不应该忽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审美。 美在语文教材中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感觉到,它总是蕴藏着在文章的各个层次中,每个角度中。鲁彦的《听潮》这篇散文。有这样的描写: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象艨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象是一个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听潮》:“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课文对“拨刺”没作注释,《语文教学通讯》刊载的《〈听潮〉备课指要》,把“拨刺”解作“象声词。文中指浪潮冲击岩石的声音。”《辞海》与《辞源》均把“拨刺”当作“象声词”。《现代汉语词典》和《中华大字典》也是这样解释的。看来,“拨刺”作象声词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把课文中的“拨刺”单纯解释为“浪潮冲击岩石的声音”。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只把“拨刺”当成一种“声音”,学生会问:“声音”怎么能与“岩石的壁  相似文献   

4.
《听潮》中“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象朦胧欲睡似的”,句中的“朦胧”一词系“矇眬”的误用。“朦胧”本义为“月光不明”,引申为“不清楚、模糊”意,而文中却用来写波浪欲睡之状不妥,如要表现欲睡之时,两眼半开半看东西模糊的情态,则应用“矇眬”。查《听潮的故事》的原文,则是这样的:“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地吻看岩石,睡眠了似的。”(见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鲁彦散文  相似文献   

5.
杨益问:“《听潮》中,作者是如何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散文写景必须抓住特征来写,这样才能写得传神、生动。《听潮》一文,作者抓住海潮音响等变化的特征,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联想,描绘了海睡、海醒、海怒三幅图画。“海睡图”作者抓住落潮时的“静”来写,“大海上一片静寂”,“静寂”紧扣“听”字写落潮时大海的音响特点。“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吻”的本义是用嘴唇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这里用拟人手法,赋予波浪  相似文献   

6.
阅读《听潮》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4题。①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甲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四册《听潮》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拔刺着岩石的壁垒。”“拨刺”一词不易理解。可用“词类的活用”这条语法规则来解决。“拨刺”本义为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在这个语言环境里,可引申为形容水击的声音,是象声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拔刺有声地撞击”,因为  相似文献   

8.
《月光曲》是浙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在该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向着岸边涌过来……”这段话描写的是当盲姑娘和她的哥哥听着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脑海中浮现的美妙的画面。这段话犹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又恰似一幅富有动感的画,同时,它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因为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很难理解:为…  相似文献   

9.
《听潮》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不少人单纯地根据海潮的涨落把它划分成三幅图景: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却忽略了它另外的方面。其实,课文之所以艺术魅力无穷,就在于它融乐、诗、画于一体,如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三幅画面似嫌不足。“听”是全文的脉络,但文意并不止于“听”,而是让读者通过“听”去感受大海的声音美、意境美和色彩美。温馨柔和的小夜曲。落潮时的大海恬静而温顺。“大海上一片静寂”,“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此时作者笔下的大海是平静的,温柔的,就像一位徜徉在花前月…  相似文献   

10.
【说明】《听潮》描写作者与妻子在海边“佛国”听潮的一段经历,文章抓住景物变化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海潮涨落的情景,讴歌了大海的雄壮美和它的伟大力量。板书可把重点放在“大海沉睡图”、“海潮初涨图”、“大海怒潮图”三幅图画面前听潮所闻的音响上,揭示大海之美和作者溺爱大海、歌颂大海壮美和伟大力量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康运通 《小学生》2011,(1):39-39
语文课上,我正在讲鲁彦的《听潮》。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响雷般的怒吼着,一阵阵的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身上。……”  相似文献   

12.
《听潮》(统编初语四册)中有这样一段话: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象微风拂过琴弦;象落花飘零在水上。初看这个句子,定会觉得不通。“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都是人们的视觉感受,这里却用来形容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刚升入小班的幼儿来说,午睡是最头疼的事情。今天,吃过午饭,散完步,我带领着小朋友回到活动室,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蓓蓓小朋友,马上就哭了起来。我怕其他小朋友受到影响,就赶快采用游戏的方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一招还真奏效,其他幼儿没有跟着哭闹。我灵机一动,何不尝试用此方法引导幼儿入睡。当组织完幼儿喝水、入厕后,就和小朋友玩起了“听音”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先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活动室有什么声音?”由于活动室声音嘈杂,小朋友们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接着,我就用神秘的语气告诉他们说:“老师听见…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六册《听潮》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对于其中的"云汀"一词,课本注释为"这里指云白色的海滩.汀,水边平地,"我认为这样解释是欠妥的.我们通过课文本身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一,"云汀"是"在海面上",并且"闪闪颤动着,银鳞一般";第二,课文下文说,"它(指远处灯塔上的红光)和那"海面的银光……",可见,"云汀"并非指云白色的海滩,而是指被月光照耀下的一条狭长的海面.  相似文献   

15.
以“乡土文学”著称的现代作家鲁彦,是以刻划农村和小市镇生活见长的,他的散文如同小说一般,大多抒写沉寂的回忆,孤独的奋斗和对人生意义的探求,流露出“咒诅着社会,又翻不过这世界”(《秋夜》)的沉吟,但也不乏奔放的,呼号的篇章,《听潮》便是这样的一篇佳作。《听潮》原名《听潮的故事》,写的是作者同妻子去厦门鼓浪屿的一段感受。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在海岛上看到的大海的情态,集中描写了海潮的涨落,热情地赞美了海的静谧美、雄壮美,表现了对大海力量的向往和歌颂。海潮的涨落,本无什么独特的地方,天天如是而已。但作者描形绘景,历历如画,大海显得是那样神奇莫测,变幻无穷。有时宁寂沉吟,温柔静谧,有时咆哮呐喊,雄壮有力。这种感人的魅力是与作者高妙的绘景艺术分不开的。绘景,离不开观察和感受。《听潮》的开头,除了交代事件的缘由:“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旅舍的位置外,作者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四册《听潮》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其中“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犯了杂糅的毛病。所谓杂糅,就是把表达不同意思的两个结构糅合在一起,使得句子的前后两部分纠缠不清。“猛烈地冲向岸边”意思已经完整,作者却又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在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因此,为了画的质量,我经常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你是否尊重了学生的“感悟权”在《动物时装表演》这篇课文中有这样几句关于变色龙的描写:“它一会儿站在岩石上变成灰色,一会儿站在树叶上变成绿色,一会儿钻进花丛变成红色。”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你能用读告诉我们变色龙都变换了哪些颜色吗?”于是,学生读出了“它一会儿站在岩石上变成灰色,一会儿站在树叶上变成绿色,一会儿钻进花丛变成红色。”接着,我又说:“谁能用读告诉我们变色  相似文献   

18.
《当代电大》2006,(5):55-55
可怜的替罪羊 英语课上,我坐在第二排,前面的男生正趴在课桌上睡大觉。我穿着一件高领的毛衣,耳朵上戴着耳机,录音机放在桌斗里,假装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其实耳朵里正充斥着张惠妹的《当我开始偷偷地想你》。听着听着,忘形了,不自觉地跟着哼了起来,那声音比老师的声音还大。教室里一下子乱了起来,同桌连忙止住了正得意的我。老师走到我前面的男生面前,“叭”地用书抡了一下他的头:“睡就睡吧,你给我哼哼个啥!”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观潮》一课的“天下奇观”。 1.文中哪些段落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3—5段)描写了哪些景象?(声音和样子) 2.这些景象是怎样的?(那条白线……大地都被振得颤动起来) 3.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没有)文中把这种景象叫什么?(天下奇观) 4.“天下奇观”是什么意思?(查词典)在文中指什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听潮》这篇课文里解释「云汀」为「云白色的海滩」.我觉得这样解释在文中颇讲不通.汀是水边平地,这是没有歧义的。但是「汀」冠之以「云」,那就未必指真正的海滩平地了。请看作者使用「云汀」一词的语言环境吧:「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即一道)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在诗人的丰富的想象中,这不是凝聚的月华,而是一条路,是作者想象中的云路。这月影流华自天入海,使黝黑的海面上出现了这条银光之路,作者用汀来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