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场运动的意义及其地位 民国初期职业教育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通过办学实践,在职业教育宗旨、教育形式、教育实验、农村职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所有这些对我国以后职业教育发展和走向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一) 确立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即以党校内实施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试析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本论述了民国初期陆费逵、陈独秀、蔡元培、张謇和黄炎培等教育思想家的有关职业教育的“力谋发展社会经济”观点和思想。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艰难发展。任何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变革都需以课程为中介来加以实现和落实。本文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即课程计划付诸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目标,拟从广义的课程实施的角度对民国初期(1912-1921年)的职业教育实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试论民国初期职业教育思潮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6年左宗棠奏请创办福建船政学堂,拉开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帷幕,到1903年清政府将实业教育列入学制。这样,我国第一次有了职业教育的学校体系。从民国建立到二十年代末期的十多年时间内,全国上下一直呼吁创办职业教育和提倡职业教育,并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和实践运动。这种思潮和实践运动,对我国以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走向,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期政府视职业教育为实用教育和生利教育,于是以民国初期的税制改革为契机制定了"职业教育专项税"。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专税"税源广泛,经费使用独立性强;税由法制,经费使用规范有序;分工明确,税收监管机制健全。以史为鉴,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该"量能"课征职业教育"专税",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费""税"改革力度,规范职业教育专税的征稽与监管机制;提升"造血"功能,拓展职业教育的经费自给能力。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期的职业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国初期,受西方职业指导运动的影响和国内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一大批爱国教育家和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倡导了职业指导,旨在沟通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解决数以万计的学生毕业后的生计问题。这期间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代表的一些进步组织对职业指导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期,各种教育团体机构不断涌现,它们不仅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宣传,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开展了众多的实践活动以推进职业教育深入发展,为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和历史事件两个角度探讨了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职业教育研究的不同视点,旨在抛砖引玉,丰富职业教育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期,为弥补官办职业教育之不足,加之受职业教育新思潮的影响,以及教育家、实业家和政府的参与、支持和推动,使得当时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兴盛,呈现出办学主体结构多元化,学制实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生动活泼,课程设置实用、先进且广泛,注重技能和道德教育等特点,对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仓储制度是历代荒政的一项重要举措。文中主要对1912—1931年间的吉林仓储情况进行考察,探讨这一时期吉林省仓储的设置、管理、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革命党”的同盟会改组为“政党”的国民党是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 ,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国民党是“二次革命”前后领导反袁斗争的唯一革命政党 ,它维系了一代革命志士不致流散 ,其斗争教育和唤醒了人们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也给后人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期的一系列革命战争,从作战目的、作战对象到作战地域,都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呈现出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统一。战争的基本形态是双方反复争夺湖南、四川、江西、福建等边缘地区。在作战过程中,各种势力组合变化较大,战前归附与阵地倒戈的现象层出不穷。作为中国近代军队的首战,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近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体现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清末明初,国家形态的转型催生了中国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理论上,蔡元培基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认为立国先立人,立人必先兴教育,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实践中,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提出了公民教育的内容、目标及课程标准。总体看来,在民国初期,公民教育趋于独立性,思想得以确立,内容日渐丰富。  相似文献   

15.
人权作为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所有民主国家所认同。西方的宪政精神在清朝末年传入中国,人权思想作为宪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也被复制到中国,民国初期从1911年至1928年的18年间,政府制定了多部宪法及宪法性文件,每部宪法几乎都对人权的保护作了规定,尽管时人对宪法文本中人权保障内容多持否定态度,但是相对中国几千年来漠视人权、践踏人权来说,是历史的进步。至少它有利于人民依照宪法的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促使人们民主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6.
民国初期西北少数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发扬了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风俗习惯、派遣留学等方面均有表现,可以说民国初期西北少数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为西北民众构建了民主革命的方向,虽然这种影响对西北少数民族各族文化而言微不足道,但这种潜移默化的冲击最终在抗日爱国战争中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17.
民国十九年的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過去一年又一年,清風明月總依然。”風月是自然物,儘可一年一年的“依然”下去,而人類除做“自然人”外,還要做“文化人”,他是負有展進社会文化的重大责任的,倘是一年一年的故我“依然”,就小我說,便是個人的不長進,就大我說,便是社會的不長進了。教育事業,是展進文化最要的方法,而一切教育事業中的“職業教育”,在今日的中國,更是療治社会虛弱病的良  相似文献   

18.
19.
民国初期孙中山立足于巩固党基、维护民主共和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政党伦理思想。其核心围绕“修明党德”展开,提倡党员明白党义,遵守党德,服从命令,立志做大事,努力“替众人来服务”,“为中华民国求幸福”。而严格政党纪律,加强党员道德修养,提高文化取舍能力,为达此目的之必要途径。这一思想是其近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礼法伦理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期,成人女子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表现为:开始形成新的成人女子教育观,即开始由“贤妻良母”观嬗变为更加重视女子自立自强的“养成完全之人格”和“超级贤母良妻”的教育观;成人女子职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受教育对象走向平民化;成人女子留学教育兴起并逐渐规范化;成人女子社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教育目标多元化,教育内容丰富化.与此同时,在成人女子教育中,还存在着在教育观上传统色彩较严重,在职业教育上发展不平衡,在留学教育上发展缓慢,在社会教育上内容仍不够丰富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