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峰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2):41-44,49
象征性政策指那些创造情感忠诚的政府行为或把社会地位赋予社会上的关键人物的政策。教师节作为象征性的教育政策,对推动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回顾教师节这一象征性教育政策的设立与实施过程,可以透视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继续教育市场中 ,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矛盾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应改变观念 ,树立为社会经济服务意识 ,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创造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3.
魏峰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2):41-44,49
象征性政策指那些创造情感忠诚的政府行为或把社会地位赋予社会上的关键人物的政策.教师节作为象征性的教育政策,对推动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回顾教师节这一象征性教育政策的设立与实施过程,可以透视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韩国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会员国中能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典范,既离不开其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福利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也离不开其教育财政政策对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倾斜性支持。随着韩国“低出生率”“高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持续蔓延,政府更加重视对每一个儿童的抚养与教育。为保证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韩国加大了以3~5岁儿童为对象开展的“共同教育·保育课程”“幼保合并”等项目的财政投入。这一举动推动了韩国安全稳定、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体制建设,为婴幼儿实现起跑线上的学前教育公平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张晓芳 《学周刊C版》2010,(2):101-102
近年来.教育收费持续增长以及教育乱收费问题已达到广大群众难以承受的程度.越来越受到政府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要解决教育收费现存的各种问题,除解决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外,在政策层面也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这一问题,政府相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积极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政策实施的障碍种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轰轰烈烈的“减负”运动如今不知情况如何。人们心中仍对“减负”抱有极大的期望,但无法掩饰担忧、怀疑与失望的神情。政府和学术界指出阻碍“减负”目标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偏低,人们无奈地接受了这一事实。人们无法接受的是,在这客观原因之外,有许多主观因素未被充分认识,致使“减负”的实施困难重重。 诸如“减负”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严重危害之类的重大理论性问题,是推行一项重大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首先要弄清楚的。一般说来,社会各层面,包括党委、政府高层领导人,相关政策职能部门、教…  相似文献   

7.
德育创新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笑最新信息链接:1.《二00二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开讲——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15日在以“推进教育新理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指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多年来各国高教界以至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早已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具有非常现实的迫切意义和长远意义。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教育和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农村教育(主要指农村义务教育)相对于整个教育均衡发展而言,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同时教育政策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一种积极作为,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本质属性。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关注教育公平,能更好体现人类对公平诉求与政府责任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理念在教育领域最大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自然也成为教育政策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政策的出台经历了从教育问题——社会问题——教育政策问题的历程.从实施的状况来看,这一政策的效应已得到了体现,取得了实效,但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非常明确地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意甚明,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国家应当以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因此,必须深化对教育公平特别是对促进教育公平这一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政策研究的第三立场: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政策问题不只关乎研究者和决策者,它也涉及各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流行于教育政策研究中的“两种文化”说虽有助于协调决策者与研究者的立场,却也忽略了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问题的合法性与可能性,隐含着政策研究只有直接指向教育决策者这一利用路径的判断。“两种文化”说依循的是一种实证论假设,其强调社会现实的客观性,认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有资格、有能力设计教育政策;而社会批判论和社会建构论则否定了实证论假设,表达了与政策设计观相反的政策建构观。从政策利益相关者介入政策问题的权利和建构性的思维出发,教育政策研究需要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确立第三种立场。而要达致这一目的,既有赖于教育政策研究自身的调整,也需要外部因素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英国教育福利政策在其福利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几番变革.经典福利国家时期推行了“国家主导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社会公平优先”作为政策伦理诉求;福利国家紧缩时期推行了“市场主导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市场效率优先”作为政策伦理诉求;社会投资国家时期推行了“混合治理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平衡”作为政策伦理诉求其对于后福利时代我国教育福利事业发展的启示是:发挥“政府一市场一家庭”多元混合教育福利治理的合力作用;追求“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平衡”教育福利政策价值目标;将教育福利作为破解我国儿童贫困代际传递难题的根本途径等.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教育政策学教授莱文曾经这样概括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杂烩.”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不同于“教育中的问题”,它并非囊括了教育领域的全部问题,而是指产生在教育领域并且对众多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乃至对社会进步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教育改革要解决的一般都是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曾探索了怎样把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创造心理学运用于教学过程,进行了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研究,坚持了激励引导研究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教育,今年又进行了“学习论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推广”的活动。在接到了“教育、科技与人”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的通知后,我们感到会议的发起者具有战略眼光,三位一体的提法很切合实际,它把教育——人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现代生产——教育发展(如此循环不已)这一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复杂的社会工程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教育与人的发  相似文献   

15.
“县管校聘”是一种“以向下为目的”促进乡村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一项教师流动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对于“流出”心理抵触、“流入”教师行为“失范”、“流出教师”与“流入地”水土不服等问题。基于对该政策的伦理反思发现,职前教师涵养“家园情怀”、在职教师涵化“地方性知识”、政府与社会为乡村教师常态化“反向流动”提供支持等相关措施,有望助力乡村教育实现价值超越。  相似文献   

16.
杜鲁门1950年的“一·五”声明和“六·二七”声明看似反差巨大,其实都服务于美国反对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冷战战略,这两者有着内在联系性和传承性。“一·五”声明体现了美国“等待尘埃落定”和在中苏之间“打楔子”的政策和战略意图。在这一设想遭到失败后,对华采取强硬政策的一方占据了主导,美国国会内外的政治派别斗争和国际形势对此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杜鲁门的“六·二七”声明应运而生。这两个声明,既非出自艾奇逊等人的主观意愿,亦不能完全归咎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它们体现了美国政府决策的必然结果,维护美国利益是其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期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普遍地干预教育制定了许多教育政策,但是,现实中的教育政策并没有像大家所期望的那样解决教育问题。相反,由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政策所引发的教育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政策的代价问题无法回避。教育政策的代价就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某一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非预期性影响——与政策目标相违背的那些结果。由于教育政策代价的存在使得教育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得教育政策的投入远远大于收益。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素质的教育。综合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从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我国城镇化和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农民工这一群体相关的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学者的关注,其中包括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针对1995年至2006年间国家相继出台的关于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以及在“两为主”原则的教育政策下,分析流动儿童在政策层面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为完善教育政策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入学择校问题,需要教育系统与社会共同努力,尽快建立起政府与社会良好的沟通机制。
  最近,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实行以来,家长不惜花重金购买住房,学区房价位节节攀升的问题,北京市教委领导明确表示正在研究“新政”:北京市将细化就近入学标准,在制度上做一些约束,今后不是说在这买了房就能够就近入学。这一说法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义务教育入学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