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自汉武帝大力开发西南夷,派遣唐蒙入使夜郎以后,礼乐文化也逐步传入了偏远的贵州地区。从贵州清镇、平坝、黔西等地汉墓所出土的文物就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2.
礼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自汉武帝大力开发西南夷,派遣唐蒙入使夜郎以后,礼乐文化也逐步传入了偏远的贵州地区。从贵州清镇、平坝、黔西等地汉墓所出土的文物就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贵州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物品中可以发现,早在我国汉代时,贵州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并不亚于中原地区。究其原因,汉代汉族农耕文化对促进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汉族农耕文化对贵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有力地推动着贵州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宋积良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3):53-55,84
从贵州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物品中可以发现,早在我国汉代时,贵州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并不亚于中原地区。究其原因,汉代汉族农耕文化对促进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汉族农耕文化对贵州当地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有力地推动着贵州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要继承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华,弘扬善事父母、赡养双亲,敬爱父母、敬爱长者等孝道。通过融合性创新,赋予显亲扬名、光宗耀祖,爱护身体、珍爱生命,从义谏亲、父母诤子等内容以时代精神。通过剔除性转换。抽去忠孝合一、移孝于忠,葬之以礼、慎终追远等内容中过时成份,保留其合理成份。通过批判性重构,彻底批判包办婚姻、传宗接代。顺乎亲意、服从长者等糟粕,建立起新型的婚育观和民主平等思想。  相似文献   

6.
要继承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华,弘扬善事父母、赡养双亲,敬爱父母、敬爱长者等孝道.通过融合性创新,赋予显亲扬名、光宗耀祖,爱护身体、珍爱生命,从义谏亲、父母诤子等内容以时代精神.通过剔除性转换,抽去忠孝合一、移孝于忠,葬之以礼、慎终追远等内容中过时成份,保留其合理成份.通过批判性重构,彻底批判包办婚姻、传宗接代,顺乎亲意、服从长者等槽粕,建立起新型的婚育观和民主平等思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孝"和"孝文化"的思想内涵,分析了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就"孝文化"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培养学生诚信和感恩方面、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方面以及树立忠心报国远大理想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孝”的原始含义是崇拜祖先、孝敬祖先,以祈求祖先对其子孙的庇佑,属于人伦范畴。后被统治阶级引伸到政治生活中,与礼、义、忠、信并列而成为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本对“孝”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衍化及其二种性探本溯源,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以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汉代已流传于贵州境内,尽管史料匮乏,然从贵州汉墓出土的摇钱树、朱砂、“四灵”图案等文物都可以看到道教文化在汉代贵州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汉代已流传于贵州境内,尽管史料匮乏,然从贵州汉墓出土的摇钱树、朱砂、"四灵"图案等文物都可以看到道教文化在汉代贵州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承袭演进,逐渐形成其特定的思想内涵,成为华夏儿女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今天,中国正进入“老年社会”,而且独生子女已占相当大的比例并会越来越多,从目前的社会现状出发弘扬孝道,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之“孝”是平等的,主张父子对等,主张谏诤,反对盲从.但是在与君权的斗争中,先秦儒家处于绝对的劣势,使得其不得不接受君权对先秦儒家之“孝”的篡改.结果是先秦儒家之“孝”中积极的一面被忽略,代之以专制、奴化的成分.这种变异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方面,先秦儒家之“孝”理论本身不够完善;外因方面,统治者发现了先秦儒家之“孝”的弱点和漏洞,并利用其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洗礼,我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将时代精神和文化精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本文介绍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历代发展及其元素,分析了孝文化对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重要作用,最后从规范家庭成员行为、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示范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王伟丽 《文教资料》2007,(29):51-53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的思想。本文从两个方面讨论孝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一是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具有决定作用,二是儒家学派对孝道的改造与发展以及统治阶级的提倡。  相似文献   

15.
汉代贵州的农牧业基本以"耕田,有邑聚"为主要特点,在贵州境内出土的汉墓中有:陂塘稻田模型、陶井、建筑模型;农作物、农具等;说明农耕业已初具规模。另外,在汉王朝的一次镇压反抗中,"获畜产十余万",说明不仅农牧业确有一定规模,同时有些地区仍以游牧为主。  相似文献   

16.
汉代贵州的农牧业基本以“耕田,有邑聚”为主要特点,在贵州境内出土的汉墓中有:陂塘稻田模型、陶井、建筑模型;农作物、农具等;说明农耕业已初具规模。另外,在汉王朝的一次镇压反抗中,“获畜产十余万”,说明不仅农牧业确有一定规模,同时有些地区仍以游牧为主。  相似文献   

17.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古代社会乃至当今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包含"养"与"敬"两个层次,二者更具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密切的深化关系。"孝"在封建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今天,对我们创建美好家庭、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朔方郡由汉武帝开置。从置郡到东汉初的一百多年间,该地区一直以农业开发为经济重心,使原本是草原游牧地的区域,完全纳入中原农业社会的发展模式中。这一模式曾使当地生产和社会一度繁盛,但鉴于北方特定的气候和植被条件,也初步地显露出林木趋于减少的迹象。这种隐患的存在,可以从汉墓形制多样性及其原因的探讨中得以挖掘和印证。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贵州汉墓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接着分析了贵州汉墓出土文物的种类、数量等次和各主要汉墓群出土文物的特点,最后着重论述了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考古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