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朝鲜诗家南龙翼的诗学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诗学的理论观点,更承传了中国诗学的批评方式,其对摘句批评的承传,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对后世诗学批评以及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龙翼的摘句批评和中国诗家的摘句批评共同构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诗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2.
朝鲜诗家南龙翼的诗学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诗学的理论观点,更承传了中国诗学的批评方式,其对摘句批评的承传,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对后世诗学批评以及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龙翼的摘句批评和中国诗家的摘句批评共同构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诗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3.
朝鲜诗家曹伸在其诗学批评中大量运用摘句批评,涉猎内容广泛,包括摘句批评诗人做诗喜好、诗眼、诗歌意境、诗歌题材、诗歌风格等,并摘句消融了传统诗学观点,审美视角独特,论诗特色鲜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许筠的诗歌理论深是中国诗论影响下的产物,许筠更承传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批评方法,尤其是摘句批评朝鲜诗人诗作,在其诗学批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出了他的尊唐诗学意识。  相似文献   

5.
韩国高丽朝诗学在诗歌理论观点上深受中国诗学的影响,更承传了中国诗学的批评方式。高丽诗学对意象批评的承传与运用,充分体现了朝鲜民族的审美意识特征,对后世诗学批评以及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成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2):33-34,58
李睟光的性情气骨论、尚唐论、摘句批注论等诗歌理论,不仅揭示出了朝鲜古典诗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朝鲜诗家南龙翼《壶谷漫笔》以源流批评、风格批评、尚唐标准批评、比较鉴赏批评等建构了一整套的诗歌理论批评体系,通过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与研究,能揭示出朝鲜古典诗学理论的民族特色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代诗学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二是对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三是对源流批评方法的运用;四是对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清代诗学作为我国古典诗学的总结集成阶段,它对不同文学批评方法予以了全面的继承、丰富、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以禅喻诗"批评方法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学意义。通过剖析这种批评方法的批评指向、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可以充分地领略此种批评方法的独特性。"以禅喻诗"开拓出了古代诗学批评的新境界。它打通了禅学与诗学的通道,进而开创出古典诗学转向禅宗诗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0.
说摘句     
在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古代诗评中,摘句评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这种诗歌批评的样式,渊源于孔子与下人说(诗)论(诗)的摘句法。而正式形成于南朝萧齐时代。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正式提出了文学批评“摘句褒贬”的命题。①梁钟保(诗品序)说到“张际(视之异体字)摘句褒贬”。人们怀疑张际似有以“摘句”批评的专书,惜未见其书。不过,说明南朝晋宋以还,“摘句褒贬”已经形成一种可与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曹丕(典论·论文)相提并论的批评时尚,这种批评的样式很是盛行。南朝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先土茂…  相似文献   

11.
朝鲜诗家金昌协的诗论在诗歌本质、诗歌创作、诗歌批评标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他主张诗歌是"性情之发""天机之动"的产物;作诗不能一味模仿,要创新,创作出属于朝鲜本民族的诗歌,并且以唐诗作为诗歌审美批评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唐代论诗诗承前代发展而趋成熟。杜甫组诗《戏为六绝句》,开创了论诗绝句组诗体的先河,这种新的文学批评样式由此确定而盛行于世。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与发扬初唐陈子昂诗歌革新、反映现实的精神,直接以诗来发表对当时诗歌创作实际的观点、立场和主张。其思想倾向与艺术手法,或褒或贬,或破或立,或扬或弃,及时有效地引领唐代诗歌创作步入光耀风骚传统而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从而使唐代论诗诗呈现出一种承传风骚、反映时政的现实主义诗学精神,这对后世反对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诗风起到了典范作用。杜甫论诗绝句的组诗样式,开启了后世论诗绝句组诗体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3.
晚清云南诗论家朱庭珍"取法于杜",基于自身对杜诗的体验和学杜经验,在"杜诗"阐释论、"学杜"方法论、"杜诗学"批评论三个方面进行了颇有创见的阐释和评论.细读朱庭珍的评杜文本,把握朱庭珍"杜诗学"内涵,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加深入体会杜甫诗歌的艺术真谛,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朱庭珍独具美学蕴涵的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律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殊样式,到唐代繁荣鼎盛走向顶峰。但因为律体诗有严格的语句、平仄、对仗、韵式要求,它的形成却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从语辞由宽对到工对、平仄由无序到有序、位置由不定到固定三个方面论述了五言律诗对仗的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首创《诗话》,其后,《温公续诗话》、《中山诗话》相继出现。初期诗话以其丰富的内容、自由的体制和活泼的风格为诗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期诗话所包涵的内容、理论主张、独特风格以及它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等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朝鲜学者洪万宗接受了中国诗论的影响,其诗论与中国诗论有着密切关联,主要体现在:重要观点上的契合、采用相近的批评标准、借鉴传统的批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南龙翼将比较批评广泛运用到他的诗评活动中,他对唐代诗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包括比较批评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对宋诗、明诗也以比较批评方式论之,折射出了南龙翼古典诗学批评方式所蕴涵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