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杜甫经由同谷(今甘肃成县),于岁暮到达成都.次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他专诚拜谒了武侯祠,写下了沉挚悲壮、气雄干古的《蜀相》一律.这是一首以咏古为题材的爱国诗.杜甫一生有着伟大的政治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但在他学成求仕的阶段,也就是他的青壮年时期,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忠义的典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这句名言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他也是杜甫最景仰的历史人物之一。杜甫曾用多首凭吊诗篇,抒发他对诸葛亮的衷心敬慕,表达他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蜀相》一诗亦如此。  相似文献   

3.
《蜀相》是杜甫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安史之乱以后,公元759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  相似文献   

4.
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出发,分析唐代诗人杜甫《蜀相》一诗的五种英译文,从中可以看出语气、评价均具有人际意义,并对比了五种译文中人际意义的传达是否到位,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杜甫结束了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用了杜甫《蜀相》一诗: 丞相阔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似文献   

7.
<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又称北固楼、北顾楼,在镇江市北固山上。权臣韩侂胄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主张北伐。年迈的辛弃疾被重新起用,后调任镇江知府。辛弃疾认为,南宋要取得北伐胜利,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韩侂胄等人不但没有采纳,反而对他不满,于是借故将他降官,之后索性调离镇江。调职前夕,辛弃疾登临京口北固亭,眺望江山,抚今追昔,感慨万端,于是写下这首词。  相似文献   

8.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春天,杜甫拜谒了成都武侯祠,写下《蜀相》一诗。诗歌以"蜀相"作为题目,说明丞相这个身份在诗人心中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登上丞相之位是古代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杜甫一生就怀抱"致君尧舜上"的梦想,故杜甫主要是借此诗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愿。  相似文献   

9.
杜甫居于成都草堂时,曾多坎瞻拜武候祠堂,写下过许多凭吊诸葛亮的诗篇。这些诗,因其感悟之深、意蕴之丰、词句之工而广为流传绝唱千古。其中,我所最为珍爱和欣赏的就是这首《蜀相》。下面,就谈谈这首诗在写景抒情上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正>《蜀相》是杜甫初到成都所作。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杜甫离开了暂住一月的同谷县前赴成都,为衣食所迫,一年中辗转了四个地方。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结束了寓居秦州和同谷长达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定居在成都的浣花溪畔。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的春天,刚到成都的杜甫就去拜访了仰慕已久的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要尽量做到“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三荧”之间既有主次之分,又有相互交叠的关系。本文从讨论“三美”的关系着手,从音美与意芙,形美与意美,意美等三个方面比较杜甫《蜀相》的三个英文译本,从中可以看出,译文能够体现出原诗之美,才能使读者不仅知之,而且好之、乐之。进而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传播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蜀相》与温庭筠的《苏武庙》,都是作者凭吊心目中的英雄后写下的,他们从英雄身上吸取了奋进的力量,用以自我激励,所以,两首诗都有哀婉的凭吊情绪,又有昂扬向上的格调。因为两首诗在结构、情绪、技巧等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所以,本文试从这些细节进行比较阅读,用尽可能少的论文篇幅承载尽可能多的文学名篇,增强论文的内容含量。  相似文献   

13.
华山在我省关中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之主峰,一称太华山,在渭南地区华阴县以南,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这座名山为花岗岩断块,向以奇峰险景、雄伟挺拔而驰名天下,有莲花(西峰)、落雁(南峰)、朝阳(东峰)、玉女(中峰)、五云(北峰)等峰,自古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华岳仙掌”,为关中八景之首。历代咏华山的诗作不少,文采蔚然。  相似文献   

14.
《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豪放派诗词大家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千古名作。尽管这两首词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写作时间各异、怀古对象有别,但是,仔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将这两首出自名家之手的相同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分  相似文献   

15.
《月夜》是诗人在唐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八月,离家鄜州,欲北上灵武(今宁夏),为安史叛军所捉,身陷长安时写下的一首思家念妻之作。此诗对月怀人,因情造象,造语玲珑而章法紧密。尤以其构思精巧、情悲意切,令千百万读者味之不厌,堪称诗苑独放异彩之奇葩。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以精准的笔触,简练的文字,把诸葛亮的生平及历史作用予以高度概括,并抒发了作者的敬佩心情。  相似文献   

17.
《猫》是一篇生动而含情寓理的散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我和三妹爱猫、养猫为中心线索,把性格不同、经历不同、遭遇不同的三只猫的故事按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有波澜,多跌宕,引入入胜。  相似文献   

18.
《陌上桑》首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一个“我”字,乍看有赘词之嫌,其实不可或缺,恰恰是这一“我”字流露出作者对秦氏楼上秦氏女———罗敷的至真赞美之情,是作者情不自禁的一句。自此而下,叙写罗敷的职业,精美的劳动工具,美貌,再下来承接因美貌而招来的小小“麻烦”———结构上一个小小跌宕,在不知不觉中又巧妙地转写她不为富贵荣华所动的高尚品格,面对权势时不卑不亢的态度,拒绝引诱时聪明过人的才智。全诗条理清晰简洁,语言朴华相间,繁简有致,民歌的神髓(夸饰、铺张)与诗人繁富华彩的描绘巧妙结合,由外到内,由形到神,一气呵成,神…  相似文献   

19.
杜甫《绝句四首》是官军平叛后,杜甫返回成都草堂创作的即景组诗。这些诗充分表露了诗人当时的情绪心境,其诗语更是妙悟创造的呈现,体现了这组人工制品与自然环境、个人心绪的和谐。解析诗歌结合研究诗人的创作意图,可以纠正偏颇的读解,开放并细腻地找到诗歌的审美意指,回归文学本质。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2011,(13):19-19
【闲言碎语】杜甫是一位技巧纯熟的诗歌大师.他以过人的才气.很好地掌握了各体诗歌体裁.并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面引人到律诗里来.给律诗注入强大的生命活力。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