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耳朵可分为3个部分: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称为外耳,起保护和传导声波的作用,有的人耳朵能动就是外耳在动;鼓室及位于其中的锤骨、砧骨和镫骨这3块听小骨称为中耳,中耳以机械形式传递振动;耳蜗、半规管和听觉神经称为内耳.我们看到很多动物的耳朵都是会动的.人和动物一样,耳朵后面有一块动耳肌,在神经的支配下可以活动.  相似文献   

2.
隽武 《科学生活》2014,(12):6-8
耳朵是我们接收声波、维持身体平衡与识别位置的器官。我们的耳朵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外耳,中耳与内耳。我们运用耳朵的这三部分听到声音:声波通过外耳进来后,到达中耳,使你的耳膜振动:这种振动通过中耳里三块听小骨传播到内耳,一个蜗牛形的器官;内耳产生神经脉冲,并发送到人的大脑,于是,大脑便能识别这种声音。除了听觉之外,耳朵也部分负责维持身体平衡与体位感知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人的耳朵是相当理想的听觉器官,它可以听到和辨别的声音强度的范围特别大,人耳可以听见的最强的和最低微的声波压力要相差25万万万倍之多。人耳由内耳、中耳与外耳三部分组成(图1)。外耳包括耳壳和听道,听道在稍微缩小之后,终止在鼓膜上。鼓膜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是一张大约0.1厘米厚的薄膜,向内耳陷进,并且与听小骨相连。中耳实际上就是颞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CT对中耳胆脂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T诊断,而病理证实中耳胆脂瘤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单侧35例,双侧13例;上鼓室31例,乳突窦及入口15例,中鼓室2例.结论:上鼓室,乳突窦及入口可见软组织影,且以“膨胀性”为主的骨质破坏是诊断中耳胆脂瘤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5.
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听力往在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长期以来,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十几年出现了一种“鼓室成形术”,不仅能够使流脓停止,而且可以改善听力。中耳的构造和作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怎样的一种病?为什么听力会减退?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简单地了解一下中耳的构造和生理作用。耳朵构造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中耳的主要部分称为鼓室,是耳朵深部骨组织中的一个小空腔(图1)。外面,它借一层薄而半透明的鼓膜和外耳道相隔;前方,它借一条细长  相似文献   

6.
耳朵     
声音的来源——发源,虽然有不同,但是性质却一样,都是由於声源物体的振动,引起介质(如空气)的振动,成为声波,向四面八方传送。声波到达我们的耳朵,我们便感觉到声音。可是,到底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这里就来给读者讲一讲关於耳朵的一些知识。外面看得见的“耳朵”只不过是人耳的一部分,它并不能听,就跟人的眼皮并不能看一样。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的(图1)。外耳和中耳的任务是传送声音,内耳的任务才是感受声音,它并且有管理身体平衡的作用。外耳主要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就是露在外  相似文献   

7.
耳朵的雅居     
<正>“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要是没有我帮忙,万种声音听不见。”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没错,我就是耳朵,五官之一,位于脑袋的左右两侧。我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都居住在迷你雅居内。现在,随我来参观雅居吧。首先你们看到的是我家的阳台,它特别像阿拉伯数字“3”。  相似文献   

8.
正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理解声音的本质和耳朵工作的机制。曰常生活中的声音是一种纵波,具体来说,表现在空间中的一点上,就可以造成如密度、气压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由于鼓膜周围的声音导致气压变化,进而使得鼓膜振动,所以我们才能听到声音。从耳朵的结构可以看出,鼓室有着一个小小的"密道"——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8,(2):53-53
耳纹耳纹是指我们每个人耳朵上的图纹.美国人伊厄纳莱发明了一种可以用简便方法获得耳纹的专用照相机.用它获得嫌疑犯的耳纹,不仅比获得指纹容易,而且和指纹破案术一样可靠.耳朵和指纹一样具有"万人不同,终生不变"的特性,是非常可靠的人体身份证.虽然每个人耳朵的外耳特征是终生不变的,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耳朵,即使同一个人的左右两只耳朵,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余夫 《百科知识》2009,(11):48-49
哺乳动物的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为哺乳类所特有,内有弹性软骨支持,成为高度精巧而灵敏的集音装置。不过,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类哺乳动物耳廓的构造却很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耳朵”。  相似文献   

11.
<正>受访专家:彭洪,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擅长:鼻源性疾病;嗓音诊疗;头颈肿瘤及其它咽喉部疾病的微创手术;咽鼓管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出诊时间:周二全天感冒了,怎么耳朵也堵了呢?最近感冒的人很多,有些人感冒之后,发现耳朵像堵了一团棉花一样,发闷发胀,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彭洪介绍,这是由于感冒导致咽鼓管不通畅所致,尤其是孩子多见,要引起重视。耳分为内、中、外三个部分,中耳通过咽鼓管  相似文献   

12.
有时突然感到耳堵闷不适,就像耳内进水不能出来,感到十分难受,个别人感觉听力下降或头昏。这是怎么回事呢? 人耳与鼻咽腔经咽鼓管相通,这个咽鼓管很细,是中耳充气的惟一道路,如果这个管道由于任何原因而堵塞,那么鼓室腔(中耳)没有空气则成负压,耳鼓膜就会塌陷,病人会感到耳堵闷。如果时间长,中耳内会有液体溢出(鼓室积液),病者更感到耳堵加重且听力下降。这种病通常叫作咽鼓管阻塞所致卡他性中耳炎;有积水时叫作分泌性中耳炎或渗  相似文献   

13.
睿雪 《知识窗》2011,(8):45-45
初夏时节,每当雨过天晴,最令我们流连忘返的.就要数那一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了。人们在盛赞荷花的娇艳清纯时.更为荷花与众不同的高洁的君子品性所折服!其实荷花这种高洁的品性.与它独特的叶片结构有关。在电子显微镜下.我们会看到荷花碧绿的叶片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微小乳突.这些乳突是微米级的.大小在10个微米左右:而更神奇的是.在每一个微小乳突上面.竟然还分布了更多极其微小的突起.它们是纳米级的,  相似文献   

14.
初夏时节,每当雨过天晴,最令我们流连忘返的.就要数那一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了。人们在盛赞荷花的娇艳清纯时.更为荷花与众不同的高洁的君子品性所折服!其实荷花这种高洁的品性.与它独特的叶片结构有关。在电子显微镜下.我们会看到荷花碧绿的叶片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微小乳突.这些乳突是微米级的.大小在10个微米左右:而更神奇的是.在每一个微小乳突上面.竟然还分布了更多极其微小的突起.它们是纳米级的,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婴儿诞生的时候,就和这个世界产生了共振,在吵杂纷扰的环境中,即使婴儿的哭声可能比周遭的噪音小,但它的妈妈却能强烈的感受到宝贝的呼唤,而旁人可能毫无感觉。这是因为婴儿的哭声频率和母亲的外耳产生了共振,上帝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对奇妙的耳朵,让母子天性能相应。事实上,人类的耳朵便是一个奇妙的共振体,我们听收音机时,须转动调频钮,才听得到不同的电台,但我们的耳朵,不必转动调整却能听到频率从每秒振动20次到2万次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在内耳我们可观察到各种长短不同的纤毛,遍布在耳膜上,当不同频率的声音进入耳朵…  相似文献   

16.
<正>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高山看不见,说起话来听得见。猜一猜,这是什么?谜底:耳朵在人体五官中,耳朵可能是最不受重视的,它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们收集万物的声音。在全国爱耳日(3月3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耳朵的有趣知识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稻属Oryza L. 23种植物叶片表皮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叶表皮的某 些性状,如在叶片脉带之间长细胞中乳突的大小和分布以及叶表皮气孔器上小乳突的数目和着生位置 在稻属的各种之间有着一定的变异规律,这在稻属各种的分类和其系统关系的研究中有一定的价值。 综合这些性状的变异特征,按照叶片下表皮脉间长细胞中乳突的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气孔器中小乳突 的数目和着生位置可将稻属这23个物种分为3组。第一组包括长颖野稻、马来野稻、疣粒野稻和颗粒 野稻,这些种的叶表皮脉间长细胞中没有大乳突和中乳突,仅偶见极稀疏分布的小乳突,气孔器中均无 小乳突。第二组包括短药野稻、二倍体和四倍体药用野稻、小粒野稻、紧穗野稻、斑点野稻、阔叶野稻、高 株野稻、大颖野稻、根茎野稻和澳洲野稻,这些种的叶表皮脉间长细胞中通常没有大、中乳突,但密布小 乳突,且大多数种的气孔器保卫细胞的近两端各有2个小乳突。第三组包括栽培稻、一年生普通野稻、 多年生普通野稻、长雄蕊野稻、展颖野稻、南方野稻、矮舌野稻、非洲栽培稻和希来特野稻,这些种的叶 表皮脉间的长细胞中常有大乳突、中乳突和小乳突,而气孔器保卫细胞的近两端各有2个明显的小乳 突,并同时常在气孔器副卫细胞的近内缘还有2~4个小乳突。  相似文献   

18.
《百科知识》2005,(4X):F002-F003
生物识别技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形态学分析法,包括数码指纹分析,以及对手的形状.眼虹膜、视网膜或耳朵的构造等的分析;二是分析汗液、唾液.尿液,血液或其他DNA;三是行为分析,如语音识别,对足迹或签名的分析等。以下是常用的一些生物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08,(11):115-115
A:通常,我们说话的时候是通过两个方式听到自己的声音的:一个是通过空气振动传到耳朵里;另一个是从口腔内直接传到内耳——从声带发出的振动经过牙齿、牙床、上下领骨等骨骼,传入我们的内耳,后者包含较多的低音成分。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组织透明法、石蜡切片法及薄切片法对木兰科10属82种1亚种植物叶片的结构和油细胞的 分布密度、结构及其在叶肉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鹅掌楸亚科和木兰亚科在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鹅掌楸亚科两种植物叶的部分下表皮细胞乳突状,且整个细胞外壁只形成一个乳突,而在木兰亚科植物中有单列多细胞或单细胞的表皮毛,却未发现乳突;鹅掌楸亚科植物叶主脉维管组织环分隔呈束状,且其外包被的纤维也排列成束状,而木兰亚科的80种1亚种植物中,叶主脉维管组织连成轮状,其外面也由一圈连续的纤维环所包围。从而支持木兰科中木兰亚科和鹅掌楸亚科两个亚科的划分。并且,从叶主脉的演化趋势来看,鹅掌楸亚科较木兰亚科进化。另外,木莲属植物叶片的结构与木兰属具有明显差异,因而进一步证明木莲属是不同于木兰属的一个独立的属。油细胞是木兰科植物叶片解剖的显著特征,在叶肉中的分布可划分为3种类型:(A)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B)主要分布于海绵组织;(c)均匀散布于整个叶肉中。油细胞的大小及其在叶中的分布与叶厚、栅栏组织层数、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间的比值以及下皮层的有无、表皮毛的类型、叶脉的结构等特征相结合,可作为属、甚至种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