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述容 《大观周刊》2012,(43):389-38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爱国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仰。2012年9月11日,日本居然把中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岛,用一点七亿人民币给“国有化”了,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潮,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历史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日有关钓鱼岛争议中,为了有力驳斥日本右翼政府的"购岛"闹剧,2012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白皮书,从历史和法理上重申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份白皮书中,一个叫肖崇业的云南建水人的名字,进  相似文献   

3.
胡望年 《军事记者》2012,(11):49-50
前段时间,中国记者在国际顶级传媒平台上,围绕日本窃占中国钓鱼岛问题,接连与美日官方新闻发言人交锋。场面十分精彩。7月27日.在日本官房长官藤村修举行的记者会上,1985年出生的新华社驻东京女记者郭一娜,就日方关于钓鱼岛是其“固有领土”的说法,来了个“连环7问”,要求藤村修明确钓鱼岛的“固有历史”划分。藤村修躲闪不及,难堪至极。8月28日.拥有傲人外交资历的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女士,站在发布台上。1980年出生的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冉维.就美国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与《美日安保条约》适用范围的矛盾表述,一再追问,使之难以招架。  相似文献   

4.
日本"购岛"闹剧的另一真实面是其国内右翼势力的抬头,不仅侵犯中国主权,还试图推翻"二战"后的投降书和相关国际法律文件,全世界应该共讨之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强调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白皮书的起草组织者之一、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强调,在日本一再坚持上演"闹剧"  相似文献   

5.
“历史真相就像风声.从远处传来.根本就不确定。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我们认清历史的一个途径和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1936年12月12日,对于中国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可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率部发动西安事变,以“兵谏”的方式来促使蒋介石抗日.此次事变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成为扭转中国危局的关键.现在,让我们以阅读的名义,从书籍回溯历史,走近关于“西安事变”的人和事.序曲引出一首战歌作家李伶的长篇纪实文学《西安事变的序曲》(长征出版社出版),揭开了70多年的尘封,首次讲述这个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神奇的“秘密协定”引发出3年后的“张杨兵谏”.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东北烈士纪念馆开始进行一项浩大的工程——首次对封存了近60年的日伪档案文件进行整理,“破译”其中不为人知的历史资料,这对于了解在那段历史中我党地下工作者鲜为人知的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实,了解历史真相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牛奶运动,成为富国强民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 翻开世界历史的篇章.我们惊奇地发现.“牛奶运动”已成为一个国家“富国强民”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公众饮奶量的增加,是全世界各国收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多国家甚至将饮奶列入国家的法令。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而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基础也最重要因素就是人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第一现场     
保钓15名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保钓”人士6月23日抵达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的西部海域,他们试图用匹夫的责任和力量保卫钓鱼岛。 这次由民间人士发起的“保钓”行动受到了日本方面的阻挠和干扰。中国驻日使馆已专门照会日本外务省,希望日方汲取  相似文献   

10.
挥去“受害者”梦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7年的改革开放.让古老的中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中国所进发的活力与潜力让世人刮目相看.而世界也向中国投以关注的目光:中国.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它将会如何影响和改变世界?中国日益体现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中国在国际冲突中积极斡旋.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也日益呈现出关怀世界的博爱精神。 然而.历史与现实、成功与挫败的碰撞与交织.让我们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时出现迷惘。文明古国的荣耀让我们骄傲,而近代史上整整一个世纪的丧权辱国,又让许多人至今仍然无法摆脱一种耻辱感和挫败感。其极端的表现方式.就是一种受害者心态及其衍生的极不理智的、盲目排外的情绪。此外.经济的繁荣也会让我们忘乎所以.盲目贪大求全.却不理会这种“大”和“全”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中国与世界打交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何作为一个自信的、负责任的国家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肩负起和平与发展的使命.与世界共同成长.这是我们所有中国人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朱亦凡 《档案与建设》2023,(11):102-103
春秋时期,“九州”仅仅是人们对大禹划分夏朝统治领土的想象;到战国年代,“九州”有了更丰富的意涵,尽管随着历史演进而散佚。“九州”之说也偶尔被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但在魏晋后,大一统政权的行政区划就不再考虑分全国为九州,从而这一词汇从行政建制变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团出访俄国一事却鲜为人知。 十五世纪兴起的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由于不断向外进行领土扩张,其疆界不断扩大.到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面对俄国的入侵.清王朝予以坚决的回击.康熙皇帝亲政之后,曾多次通过外交途径敦促俄国军队从中国领土上自动撤离.未果。康熙二十四年、二十五年.清朝发动了抗击沙俄入侵、收复中国领土的两次雅克萨之战.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两国政府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相似文献   

13.
一向注重维护两国关系大局的中国终于"忍无可忍"。对于日方"购岛"的非法行为,中方一方面重申严正立场,另一方面,也积极展开有针对性的措施捍卫领土主权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日本政府9月10日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一向注重维护两国关系大局的中国终于"忍无可忍"。对于日方"购岛"的非法行为,中方一方面重申严正立场;另一方面,也积极展开有针对性的措施捍卫领土主权,公布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随后派出两艘海监船宣示主权。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提出“能力不足”是全党面临的“四种危险”之一。这一深刻论述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针见血,切中时弊。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因此.在世情、国情、党情、军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新闻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角度剖析了日本武力侵占琉球及二战后美日打着"旧金山条约"、"返还冲绳协定"的幌子擅自处置琉球之过程,得出琉球不为日本所有的结论,从而证明钓鱼岛并非日本领土。  相似文献   

16.
汪建华 《大观周刊》2011,(28):214-214
一、必要性 首先我觉得历史教育是对文明的一种接力,对中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教育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毛泽东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地总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相似文献   

17.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30):2-3
《中国日报》在美报纸登钓鱼岛广告宣示主权9月28日,《中国日报》在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整版刊登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广告。该广告中指出,钓鱼岛之名在1403年出  相似文献   

18.
访贫问苦     
高巍 《档案天地》2011,(4):12-13,37
访贫问苦.访问贫苦的老百姓。郭寿《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介梅见太阳。” “访贫问苦”.是中共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曾提倡的一个行动口号和工作方法。它对我们取得过胜利立过“大功”!刚开始接触这个名词时.感觉它也不过是代表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而已。可是经过我的查询.“访贫问苦”这一名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过.  相似文献   

19.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原因是社会舆论的多元化。众多媒体对同一新闻事实往往会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但是,一旦有权威的主流媒体发出强有力的声音以后,广大新闻受众立即会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八九月间,为抗议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悍然导演“购买”钓鱼岛闹剧,侵犯我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相似文献   

20.
正2007年是南社筹备成立100周年,也是南社灵魂人物柳亚子诞辰120周年。为此,吴江电视台准备筹拍一部历史文化片来纪念这一革命性的文学社团,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这样一部历史题材的系列片对于撰稿者来说不亚于是一次极限攀登的尝试。近年来,《大国崛起》、《复兴之路》这两部反映历史的纪录片被看作是历史片的一个标杆,这些历史片不但是对于历史的一次回顾,更多的是用一种更为理性但也更为新颖的视角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