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德两国在19世纪中期同处于不发达地位,但不同的国际国内因素造成两国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历史的比较中,我们将得到深刻的启示,从而更加促进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铁路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德两国在19世纪中期同处于不发达地位,但不同的国际国内因素造成两国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历史的比较中,我们将得到深刻的启示,从而更加促进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铁路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德两国在19世纪中期同处于不发达地位,但不同的国际国内因素造成两国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历史的比较中,我们将得到深刻的启示,从而更加促进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缅甸拥有2000多公里的漫长边界线,交通往来历史悠久,但两国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未能有国际铁路相连,妨碍了两国经贸往来和友好关系发展.缅甸2011年新政府就任之后,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其国内拥有巨大的铁路投资和建设市场,这为中国铁路产业在缅甸实现“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机会.中国铁路企业需要克服缅甸铁路市场和政治局势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不断提升两国在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81):23-24
铁路对世界的改变是多方面的,它在改变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交通物流等的同时,其军事价值也逐渐被挖掘并运用,不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与大炮一样有力的武器。由于铁路能够快速集结大批军队、输送大量军需物资装备,铁路很快被用于战争,战争的规模和影响力空前扩大。甲午战争,中国铁路第一次被用于战争。中国铁路在甲午战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甲午战争爆发之时,铁路的军事运输价值已被日本熟知,而清政府统治阶层中鲜少有人了解铁路军运的作用;从两国的铁路里程看,中国相形见绌。中日两国铁路力量对比悬殊,甲午战争难免失败。  相似文献   

6.
17世纪,中日两国分别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两国虽然没有建立在正式外交基础上的文化交流,却以文献典籍和旅日华侨为重要载体,通过繁荣的民间交往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这对两国特别是对日本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石",关乎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前景。21世纪初,中日两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对义务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本文主要以中日两国颁布的两个法律文件为比较对象,分析21世纪两国义务教育改革的异同点,试图给中国的义务教育改革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活动的开展,铁路逐渐出现在东方古国印度和中国的国土上。由于两国近代社会的不同特点,导致两国政府在铁路问题上实行了两种不同的政策,其结果分别对两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印度和半殖民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苏俄政府对两国的中东铁路政策及其转变,可以得出:一、苏联对华政策的总出发点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但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则更多地考虑本国的民族利益;二、在中东铁路问题谈判中,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苏联的国内形势、北京政府对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态度,都影响着中东铁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自己,应宣传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提升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然而,由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有所差异,所选取的文化输出策略也有所区别,对比中日两国文化输出的内容和方式,借鉴日本人的文化外宣经验,可以为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试图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改善其外交环境,但中苏两国的建交过程因中苏两国国内形势变化及列强干涉等原因而充满曲折。1923-1924年间,中苏两国进行建交谈判,问题涉及中东铁路、治外法权及租界等旧俄在中国侵夺的权益。列强为自己的利益再次对中苏谈判进行了干涉,谈判一度陷于停顿。最后,两国于1924年5月31日签订了协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中苏协定,中国收回了部分主权与利权,但对于中东铁路及外蒙古问题仍留有悬案。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东北亚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大国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领土争端与历史积怨的难以化解,使得这一地区相关国家之间相互猜忌,难以构建战略互信。缺乏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东北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蒙两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在各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双边合作,同时两国也在积极地参与推动与本地区相关国家的三边、多边合作。中蒙两国双边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石”,关乎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前景。21世纪初,中日两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对义务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本文主要以中日两国颁布的两个法律文件为比较对象,分析21世纪两国义务教育改革的异同点,试图给中国的义务教育改革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道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引人瞩目。两国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中国走的是制造业驱动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印度则选择了以软件业为龙头、服务业驱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但两国的发展又有相同之处,两国发展最快的产业均为经济全球化生产体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两国都利用了本国的比较优势;两国的重点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都较强。两国要想实现现代化都需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苏两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值得比较研究。两国的改革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都缺乏丰富的民主法制环境;两国改革都面对诸如不清晰的党政关系,高度集权下伴生的个人崇拜,以政治运动而非法律不规范国家事务的坏习惯等众多痼疾;两国改革的内容很相似,两国的改革又极大不同;苏联面对的环境比中国更不利,中国在处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其他方面改革的系统关系上,比苏联要成功得多,两国的改革进程的得失成败对各国的改革都产生了相互影响,两国在经验方面是互相借鉴的;苏联改革的失败则也延缓了中国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俄两国同处亚欧大陆,地缘相近,文化互通。俄罗斯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吸取了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东方文化因素,中国近现代文化也明显受到俄罗斯19世纪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深刻影响。中俄文化交流是两国政治、经济、局势及其它交往的基础,是发展长期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方面。中俄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国高层间的理解和信任,增强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中日两国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官方贸易几乎完全停滞,民间贸易却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此期,中日民间贸易主要表现为商船往来与货物交流两种形式.繁荣的民间贸易对两国社会文化,尤其是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亚由于其特殊的地域位置,在全球地缘政治中有着鲜明的特点。自“9.11“事件后中亚在地缘、石油、反恐等方面作用日益明显,中美两国由于战略利益的需求,中亚地区对中美两国在21世纪初的世界舞台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日两国大学改革的若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两国百余年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大学改革分别成为这两个国家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转折点,而且改革所形成的新的大学体制奠定了20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基础。将中日两国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大学改革作一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改革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比较研究中着重分析与讨论中日两国这两次大学改革的相似点和相异点。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中韩外国留学生教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中韩两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各自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对21世纪以来.中韩两国外国留学生数量增长情况、留学生层次分布情况、自费生比例及留学生来源地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将可以为两国留学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