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作于唐代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  相似文献   

2.
1.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请从地理学角度,说明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山寺桃花始盛开”?  相似文献   

3.
沈括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到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时很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会‘桃花始盛开’?  相似文献   

4.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解说:人间四月鲜花已经凋谢,大林寺里桃花刚刚盛开。我常恨春天走了找也找不到,没想到它转到这里来了。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沙白  相似文献   

5.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科学链接  相似文献   

6.
公元817年春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与朋友结伴游庐山,作了许多诗,其中《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文学领域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古代诗歌中包含科学知识的,不乏其例。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的佳作。这是一首记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的头两句,写诗人登庐山的季节是初夏,是平地上桃花落尽的时候。但是在庐山高处的古寺里面,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春天景象———一片盛开的桃花。诗人在初夏遇到高山的寺语用知识院里桃花盛开的景象,包含了地理学的一点知识,同一座高山,海拔越高的地方,平…  相似文献   

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曾谪贬江州(今九江)司马。天下闻名的庐山,正在江州附近,白氏经常去游历,写下不少咏山中景色的诗篇。大林寺是庐山胜景之一,这首绝句写诗人初夏游山寺时所见所感。庐山海拔1400多米,山高气压低,气候寒冷,当  相似文献   

9.
错评咏花诗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自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  相似文献   

10.
错评咏花诗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相似文献   

11.
大林寺桃花     
护几夕。嗡人河四月芳非尽,夔馨鬓瓢扮、。“‘浅履教八叠墨以,。仑矍羹矍翼毛资犷卜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范处,我终于找到你了!召不知转入此中来。 下磐们这奋都是东北人,掩们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胡军  相似文献   

12.
柴舟 《语文知识》2006,(5):42-42
《大林寺桃花》是一首纪游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作者于元和十年(915)被贬为江州司马,心情一度跌入低谷。从诗的第三句“长恨春归无觅处”可知,诗人登山之前,正为春光的消逝而伤感、失望。因此,首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寺外大地上的芳菲已经落尽,不免令人心生伤春之情。但次句“山寺桃花始盛开”令人眼前突然一亮——诗人在高山古寺中看到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上册P39图2.16“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2.17“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上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南极地区均表现为低气压,这于我们所学的“两极地区由于气温低而形成冷性高压”这一结论不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气压系统的形成不仅与地面的冷热状况有关,而且还与地形(海拔高度)、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南极地区气温低而气压也“低”,首先是因为南极地区海拔高度大。一般来说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南极大陆平均高度约2350米,其中超过3000米的,约占南极大陆面积的25…  相似文献   

14.
错评咏花诗     
四月桃花开 那年春末,白居易游玩江西庐山,写下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在其编排中增加了大量古诗文。教师要主动与教材编者对话,以教材古诗文为主进行拓展延伸,在助力学生举一反三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有效提升语文素养。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大林寺桃花》一课为例,浅析其拓展延伸策略。  相似文献   

16.
错评咏花诗     
《家教世界》2013,(3):48
四月桃花开那年春末,白居易游玩江西庐山,写下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竟见  相似文献   

17.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有一次,母亲听少年沈括背诵唐诗。奇怪的是,当背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时,他总在重复这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怎么总是重复这两句呢?"母亲奇怪地问。"母亲,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母亲说。"那又为什么山下的开得早,山上的开得晚呢?"沈括又问。"这个……"母亲摇摇头,没办法回答了。  相似文献   

18.
[原文]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③,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⑤,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⑥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⑦一世界者。因口号⑧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⑨,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⑩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紒紜矠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紒紝矠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紒紞矠无半日程。自萧…  相似文献   

19.
考试趣事     
《语文知识》2005,(2):30-30
一次语文考试,诗句填空是白居易《题大林寺桃花》中的一句"____________,不知转入此中来",正确答案应是"常恨春归无觅处",一个同学估计是考试时听别人说了答案,但没听清,愣是填成"常根村姑无觅处"。全班晕…………纂粼…考试趣事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一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去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景区游览。庐山美丽的风景深深留在我心中。秀峰、白鹿洞书院、仙人洞、御碑亭、五老峰和三叠泉……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秀峰的瀑布就像李白所写的一样壮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距今已经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花径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就像白居易所写的《大林寺桃花》那样美丽: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仙人洞是庐山著名的景点之一,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此修道成仙。每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