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依托合作教育工作站,强化校企深度融合,实施“7周学段制”教学组织,采取“4层次技能递进式”培养,学习学段为工作学段打基础,学习学段与工作学段交替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不只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其本身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小学第一学段的数学教学,要有“合作”的活动,学生要有合作学习的经历,要有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小学第二学段的数学教学,则要进一步细化“合作”的指导,是学生形成相应的技巧技能,初步学会合作。那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合作学习这一核心呢?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按九年一贯制分两部分(即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对课程目标进行了整体设计 ,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在通读整个课程标准 ,尤其是认真研读课程目标这一部分后 ,笔者认为 :要想把握“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 ,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调兴趣纵观《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并将之与试用修订版“大纲”相比 ,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 ,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摆在首位的教学目标。如 :第一学段中 ,“识字与写字”部分首先提出的是 :“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编排:第一学段以分散形式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内容:到第二学段则与单元学习相结合,在单元中将“综合性学习”内容单独列出,主要是课外活动,课内交流;至高年级,设立了整组的。“综合性学习”。本文以三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环境”为例来说明我们是怎样进行第二学段的综恰性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到内涵发展的“素养革命”新时期,教研工作要坚持学生立场,以真实有效的学习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学校教研是教研工作的基本单元,以学校为单元的学段内教研呈现出了丰富的样态和内涵,彰显了教研的价值所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得以改进,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学生得以发展。但学生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个学段,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作为市级教研部门有义务和职责通过构建“大教研”体系,打破学段壁垒,超越学段教研的视域局限,实现“学段一体化教研”,促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信息的有效无缝衔接,实现学生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朗读教学的要求关于朗读教学的要求,虽然各学段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关于使用“普通话”的要求却有明显的区别。第一学段是“学习用”,第二学段是“用”,而第三学段是“能用”。这不但对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的熟练程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朗读指导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老师要适当加大“教”的比例,重点在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上下功夫;第二学段学生的普通话已比较流利,教师要适当放手,逐步加大“用”的比例,引导学生在读中“用”,在“用”中学,努力…  相似文献   

7.
启动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融通教研,拆除学段“围墙”,改变只扫“本段”门前雪,不管“他段”瓦上霜的教研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纵向打通各学段研究脉络,一体化提升中小学教研质量。其一,结环成链,做实教研管理、教研实践和教研总结。其二,“三融”并举,加大课标学习、教材解读、教法研究等融合力度。其三,面向未来,优化研究管理、课程融通、学力的一体化培养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朗读教学的要求 关于朗读教学的要求,虽然各学段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关于使用“普通话”的要求却有明显的区别。第一学段是“学习用”,第二学段是“用”,而第三学段是“能用”。这不但对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的熟练程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朗读指导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老师要适当加大“教”的比例,重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习时空与课程资源之间,基础落实与个性发展之间,育人目标整体性与教师专业特长个性之间,教学集体性与学生学习个别化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只有通过科学制订学校年度课程计划,开展“学段统整”,启动“学域统整”,探索“学科统整”,开展“学程统整”实验等步骤,上述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袁晓英 《上海教育》2008,(23):46-47
经过两年的实践,“小学学习准备期”已经深入人心,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性也成为大家的共识。而事实上,并不仅仅只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之间需要平稳过渡、“无缝衔接”,其他各个学段之间都存在着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的问题。这几年,金山区较多地关注到各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期呈现的就是金山区各学段之间教学衔接的思考和实践,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一、依“标”托“本”,定准航向导读课目标的制定,要紧紧依“标”托“本”。在这里,“标”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既指“小学语文教材”,又指作品本身。定准航向,就要依托“标”与“本”,实行“三看”原则。(一)看课程标准,明学段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各个学段的总体教学目标和具体学习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童话阅读为例,在“学习内容”中,从第一学段的“学习讲述”到第二学段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体现了层级要求。依据总目标及具体要求,导读目标制定才不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2.
<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落实培养与发展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组织结构。在培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应明确不同学段学习任务群的功能特性、学习内容,并作为教学目标制订、策略选择的实施依据。一、第二学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定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作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3.
谢素萍 《教师》2023,(34):24-26
第二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契合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现代价值追求。为进一步提升第二阶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水平,文章深入分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具体教学经验,指出了学习任务群的三重价值与内容要求,并提出教师在第二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中,应采取注重自主积累、创设主题情境、设置开放任务三项策略,实现对第二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高效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目标指向学生的思辨能力,并根据学段的不同提出了相应要求。梳理并提炼三个学段的关键词,我们发现:第一学段指向“会问、有法”,第二学段指向“会思、明理”,第三学段指向“会劝、能写”。把三个学段的要求做纵向联系,可以看到,“会问—会思—会劝”形成了一个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闭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相似文献   

15.
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对于建构教师素养框架、制定教师专业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理论模型”为框架,调查了解学生视角下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研究发现:学生认同教师需要具备七大素养,且认为自我素养和功能素养是最关键的素养,功能素养中“全人教育”素养更重要。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对于七大素养重要性的看法存在差异,学段越低的学生看法越“感性”,更重视教师的自我素养和社会素养,也更重视“育人素养”;学段越高的学生越“理性”,更重视认知素养,也更重视“教书素养”。建议可以将“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理论模型”作为教师专业标准修订的基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应凸显对教师自我素养与功能素养的要求,且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需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从一道平面图形题目入手,窥望跨学段教研的价值,并尝试梳理跨学段教研策略,以例阐释厘清各学段相关内容知识框架、对比各学段相关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差异、重视各学段相关数学思维关联性培养,将“学段贯通”理念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三个学段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就已说明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新课标不断深入的今天.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  相似文献   

18.
通过简析体育与健康新标的结构体系,讨论了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与其它各学习领域的相互关系的及运动技能学习的价值.依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和各项素质与运动技能的“敏感期”,分析了各学段教学内容的选择.得出,针对少儿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发展的“敏感期”,精心选择与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体育教学是运动技能目标实现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学段教师专业发展已然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基础教育学段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可视化分析,能为后续展开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与借鉴。基于此,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基础教育学段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816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发文量、研究者与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础教育学段教师专业发展文献发文量呈现下降趋势;且研究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尚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群体;研究热点呈现多元化,“教师培训”“未来教师”“人机共教”等将会是未来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的发展脉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将更多地考虑到教师和学习者真实的需求,从宏观的理论研究逐步转向对现实中真实问题解决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学习,学生学习停留在浅层学习上的问题,学校需要从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和理念入手,确定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是近年来广泛讨论的一个教育专业概念,它涉及多个学段、多个学科。美国学者概括的“深度学习”是:所谓“深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个体能够将其在一个情境中所学“迁移”于新情境的过程,从而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