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秀的学生及学生优秀的表现固然讨人喜欢,然而对于后进学生及学生不良的表现,尤其需要我们去关注、去发现、去分析、去挖掘、去引导。很多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恨铁不成刚",对他们多的是挑剔,是苛求,是呵斥。本来是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下,社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新课程要求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去学习,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自主学习。物理在学生的眼中一直是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要想学生能够学好物理,真正地掌握物理知识,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从崭新的角度去学习物理,要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老师要去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只有会提问了才能有动力有激情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优化科学教学,提高科学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靠外部灌输得到,它需要学生亲自动脑,亲自实践,亲自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一是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二是猜想让学生自己去提出,三是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四是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做,五是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  相似文献   

4.
在中小学校里,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深的是班主任,面对我们所要教育的学生,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用心去了解我们的学生,用爱去关怀我们的学生,用信任去温暖我们的学生,用人格去打动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为未来努力.  相似文献   

5.
苗艳 《教书育人》2011,(10):57-58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是阅读教学的主角,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儿童自己的行为。因此,展开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将阅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直接去面对、去阅读、去感受、去体会、去学习语言。如何使感受性阅读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呢?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每一节课都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师必须还给学生"主体"的地位,让其独立地去看、去感觉、去触摸、去寻找、去发现。  相似文献   

7.
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教育在呼唤每位教师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爱无疑是架设在师生心灵间的一座桥梁。但我认为这师爱  相似文献   

8.
爱铸师魂     
冯芳 《考试周刊》2011,(40):197-198
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的话,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真心诚意是打动人的最有效的手段,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有着巨大的感召力,要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耐心去感化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用垂范去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引导,不是去左右;教育是感染,不是去教训;教育是影响,不是去支配;教育是解放,不是去控制。教育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了解学生主体需求,激发学生主体创造。在教育中应当坚持育人首位,坚持终身发展,坚持学生主体,坚持热爱学生,坚持引导服务,坚持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责任担当:有效教学的实现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自我建构的一种生存实践,于是,学习者勇于担当自己的学习责任便成为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条件。为此,加强学生的责任感教育,让学生知道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值得去做,并鼓励学生勇敢地去做、切实地去做,为自己和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这也是让学生对生命充满期待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用耳朵去倾听世界,用眼睛去发现周围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创新,提升创新能力。而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美术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合理引导学生去感知,去实现,去发现世界中的美,做到将美内化到自己的实践中,开拓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的职责。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实验、去猜测、去验证、去推理、去交流,使得学生在不习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微言说     
@罗崇敏:教育是引导不是去左右,教育是影响不是去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去教训,教育是解放不是去控制。教育是为育而教,非为教而育;教学是为学而教,非为教而学。教育应该陪伴学生成长,而不是取代学生成长;应该支持学生发展,而不能控制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与学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教是由老师来执行的,学是由学生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从教学角度看,老师与学生也是对立统一的,而更突出的是对立性。如何才能更凸显师生关系和谐统一的一面呢?和谐统一的师生关系无疑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把课堂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去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去表达……"我说更要让学生相互倾听,还要解放老师的耳朵去倾听。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学生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于咬文嚼字,都是阅读过程所必需的。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通过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明确。及时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心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毕延荣 《考试周刊》2009,(49):94-95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去学习,学会去思考,学会去使用英语,这是英语教师教学英语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因此,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交流、去辩论、去评价等,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波 《新疆教育》2012,(11):47-47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一般学生对此没有学习兴趣的。而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政治课教学必须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读、去思、去看,做到耳到、手到、  相似文献   

19.
用爱去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用爱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快更健康的成长,用爱去宽容学生,用爱去指导学生,最终他们必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邱辉燕 《考试周刊》2013,(14):75-75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从操作入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去感悟,去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