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升华  吴丹 《资源科学》2016,38(5):871-887
产业集群作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2009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以来,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随着区域经济、资源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资源高消耗、经济增长降速、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00家进驻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分析产业、经济及资源的内在关系,构建“产业-经济-资源”反馈系统,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的基础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区域资源水平、政府投资、科技转化能力、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一方面,区域资源水平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的集群度,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教育投资占比,并不能直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总量,但可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原有的高消耗型产业仍占据着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但是废品废料、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对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基于以上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资金投入、教育投入,资源更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甘肃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邵建平清醒认识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利于甘肃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有利于各级党政领导明确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加快甘肃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说,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众所周知的、人们...  相似文献   

3.
协调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了解海洋经济区域差异现状,厘清差异化形成因素及相应改善措施.根据1996-2011年沿海11个省的相关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及面板模型发现,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符合威廉姆逊的倒“U”形理论,且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行政区间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险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是海洋经济区域差异化的主要因素,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促进作用大于环渤海和泛珠三角区域.最后,就协调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系统方法论,最终目标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综合全面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不仅指物质利益层面的经济和谐,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多元性非经济层面的和谐。本文论述了经济因素对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更从教育、法制与文化等非经济视角论述了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教育的推动、法制的保障和文化价值观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其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区域主导产业的产生。本文主要对安徽省的工业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参照了主导产业所具有的阶段性、区域性和关联性等特点,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董锋  龙如银 《软科学》2012,26(11):85-89
首先利用DEA方法设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域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其次,苏北最低。然后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聚类结果显示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收敛分析表明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为正影响,而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对低碳经济发展为负影响。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19)
公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路运输的良好发展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并促进市场经济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公路运输的特点及其现状,研究了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论述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希望为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晓峥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140-141,143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在许多地方还没有像普通本科教育那样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群众的青睐,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得出,高职教育的孕育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壮大相伴相生,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应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潘航 《科教文汇》2014,(30):217-218
在对秦皇岛市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对秦皇岛市区域经济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市在经济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的优势带动作用,同时应该更加重视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的发展,以期消除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对秦皇岛市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对秦皇岛市区域经济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市在经济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发挥第三产业的优势带动作用,同时应该更加重视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的发展,以期消除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林汉 《未来与发展》2023,(10):102-106
数字经济可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作为继农业、工业后的新经济形态,通过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文章选取2011—2020年的河北省11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测度出河北省各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且通过实证检验驱动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在全国位于末位;河北省各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唐山和石家庄位于前列,而增长速度上承德和衡水位于前列,各地的发展趋于平衡,没有出现差距拉大的形态;教育水平、消费水平与产业结构水平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给出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举足轻重,在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一些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是广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会给广东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近年来广东经济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大,民营企业活跃,但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区域经济差距大,发展不平衡。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有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中政策不到位的原因,因此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东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要做出一定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5.
区域层面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解析,是有效实现碳减排的重要研究议题。以经典的IPAT模型为基础,采用扩展的STIRPAT环境压力评价模型,对1990-2014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定量研究各个驱动因素对于区域碳排放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各个影响因素对广东省碳排放增长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各不相同,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发展是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人口规模和城镇化对碳排放增长作用显著,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是遏制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16.
量化评估长三角工业SO2排放影响因素的减排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有助于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的减排路径。基于全过程控制的视角,采用LMDI完全分解模型对长三角城市工业SO2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源头驱动因子对长三角工业SO2排放表现为促增作用,而过程控制因子和末端治理因子则表现为减排效应。考察期内各影响因子的减排效应存在时空差异,末端治理是长三角各城市工业SO2减排的主要手段,其在经济发达城市的减排贡献较之于经济欠发达城市相对较小,经济增长则对工业SO2排放的促增作用最为显著但趋于减弱,而经济结构、煤耗结构和煤炭清洁利用的减排效应逐渐凸显,且其减排能力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末端治理水平是当前减少SO2排放的通用型措施,而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和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在未来则有更大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运输管理的发展中,坚持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发展。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促进区域经济的各项发展。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出现交通堵塞、汽车出行率增加、环境污染、公交延误及道路拥挤等情况;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交通道路的正常通行。为了增加交通运输对于经济的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更方便人们出行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将公共交通运输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高校科技创新正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高校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为主线,阐述了高校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分析了高校科技服务区域经济的实例,论述了高校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区域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引导;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动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省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彭建超  吴群 《资源科学》2014,36(10):2046-2056
本文在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基础上,利用单要素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系统研究了2001-2011年我国各省份及不同区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企业所有制结构、工业资本构成与企业规模、工业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各省份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更高,广东和天津处于前两位;2在研究时段内高效率省份逐渐向东南沿海集中,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各省份效率水平逐渐趋同;3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程度明显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并且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于工业用地配置的不均衡;4我国各省份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外商投资比重的增大能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作用,国有企业比重的提高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