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巴地的军事交通地位、经济地位事关蜀汉政权的安危,所以蜀汉又在腹地江州设一都督。江州都督设立后,不仅有力地维护了巴地的稳定,还多次支援诸葛亮的北伐活动。  相似文献   

2.
刘华 《培训与研究》2008,(12):39-40
巴地的军事交通地位、经济地位事关蜀汉政权的安危,所以蜀汉又在腹地江州设一都督。江州都督设立后,不仅有力地维护了巴地的稳定,还多次支援诸葛亮的北伐活动。  相似文献   

3.
吐蕃沙州都督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吐蕃沙州都督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吐蕃沙州都督军政机构中地位显赫,设正副二职,是沙州节儿之重要僚性,一般由吐蕃人或汉族世家大族担任。诸都督中以杜氏父子、安氏、索氏、张氏都督最有名气。  相似文献   

4.
都督制作为西晋的主要军事制度在晋武帝统治时期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晋武帝统治前期,异性大臣和司马氏皇族出任都督的比例大体相当;晋武帝统治后期,司马氏皇族出任都督的比例明显增大,反映了司马氏在晋武帝时期地位的变化,这与晋武帝执政思路及用人观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1]政权接班人的问题,在整个封建王朝中事关重大.哪一位开国皇帝不像秦始皇那样,希望子子孙孙万世而为君.打江山不易,守成却更难,为了江山永固,为了中央政权的强势与稳定,历代统治者在皇子培养、亲王管理制度上可谓煞费心思.唐朝初年,刚历经隋末唐初朝代更替的统治者们借鉴亡隋的教训,吸取历代兴亡得...  相似文献   

6.
南中于蜀汉有战略意义,作为统摄南中事务的军政长官——■降都督,是保障蜀汉在南中实现这个利益的。正由于此,蜀汉政权格外重视降都督的选任;也正是降都督位显责重,有关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都督诸州诸军事”,是魏晋时期的地方军事区划和军事组织制度,它创立于东汉延康元年(220),而发展完善于西晋,东晋时期,成为曹魏,两晋常设持方军事区划制度,其名称,治所和管区渐趋稳定,数量逐步增加,取权亦日趋扩张,都督制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示出自身的若干重要特点,最终向着军民兼治,凌贺于州级政区之上的地方集权式管理体制演变,对此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隋唐时期地方高级政区制度的滥觞。  相似文献   

8.
汪洁赟 《文教资料》2008,(18):22-23
本文从选材、采用的文体和翻译策略分析梁实秋所译的<李尔王>,阐述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译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名学、散家董桥先生曾以“锻句炼字是礼貌”为题写过一篇专,谈到“写作用心大都字字如琢如磨”。“琢磨字是对拜读大作的人应有的礼貌”,“这种公德心更应该慢慢培养起来才是”。后来竞以该题,作为一本散集的名字广为刊行。是见此公对于眼下散漫潦草的风颇有意见。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作为新文学理论建设的组成部分,由他引起的文学论争不仅仅是文学观念的讨论,而且关系到新文学意义和秩序的重建,它既校正了“五四”文学的流弊,对新文学的发展和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制衡和互补作用,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革命的意义和文学的现实力量,使文学批评脱离主体感受而走向学理化。梁实秋所倡导的文学理性、文学道德和人性论虽被文学史误读成了另一种意识形态,但他对新文学的反思和重新定义却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说话的头颅     
一个猎人追赶一只受伤的兔子,跑进了一片灌木丛里。寻找的过程中,猎人意外地发现,在一丛灌木的旁边竟然有一颗老人的头颅,他捡起来,端详了半天后好奇地问:“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呢?”沉默了片刻,头颅竟然开口回答:“是因为我爱说话的缘故。”猎人吓了一跳,扔下头颅慌慌张张地逃掉了。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颂     
郝隆一则,非初次阅读,不过之前读之,只觉可笑与讽刺,郝隆其人更是好为卖弄,并无可取之处。但不想曾与鲁迅等人笔战不断的梁实秋竟读出惭愧之意,对郝隆也大加羡慕,其原因便是晚年的梁实秋曾经说过其一生的四个遗憾之一:有太多的书没有读。便由郝隆的晒一肚之书,联想至自己晒一屋的饱蠢之书,可见作者深爱读书,对未读之书遗憾至深。  相似文献   

13.
岂能无酒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4,(9):117-117
近读《酒人酒事》,颇认同梁实秋的话:酒实在是妙。 “雪后睛日,温冬酒一壶,卤肉、糟鱼为佐,临窗独酌,闲看顽童啊手堆雪人,不觉日昏,而酒已尽矣。”一篇文章中描写晚清文人的独酌,堪比神仙。  相似文献   

14.
写字     
梁实秋的文字,充满了雅趣,带着一种对人生宽容妥协的幽默与风趣,不过是写字这样司空见惯的小事,在作者的笔下,却如同一程人生,或者某个人的个性,带着一股子新鲜勃勃的生气。此文一气呵成,让人读完还意犹未尽,犹如,那未干的墨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学史上的一桩历史公案——梁实秋与鲁迅之争,主要集中在人性、翻译等四个方面。导致这场争论的原因主要有三:自由主义艺思想和无产阶级艺思想的碰撞;留学英美作家群与留日作家群化观念、审美情趣的差异;大革命失败后特殊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是卓有成就的学和散家。他力主“崇真实、尚个性、贵简单”的散观;他的散或嘲讽针砭,或宽厚温和,或恋故土,恋亲朋,恋雅舍,均是他中西合璧式的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他学养丰瞻的艺术再现;他旁征博引,收纵自如,幽默轻松,闲适雅致,具有丰厚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在他的一篇杂文<睡>中写道:人在筋骨疲劳之后,眼皮一垂,枕中自有乾坤,其事乃如食色一般的自然,好像是不需措意.然而,近来不少高三学子却纷纷抱怨"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辛亥上海光复后,李燮和与陈其美争夺过沪军都督府都督。笔者认为,陈其美确曾争夺过都督。早在上海光复前,陈就有过当都督的预谋;在上海光复中,陈又有过欲当都督的冒险举动;在上海光复后,陈不满于当时已经形成的政治定势和格局,采取种种手段当上了都督。而李燮和却并无争夺都督情事。本文依据大量真实可靠的资料,揭开了辛亥革命时期发生在上海的都督风波的历史谜底,辨明了这件由来已久、争论不休的历史公案  相似文献   

19.
梁实秋以散文饮誉文坛,他非常重视散文小品的语言艺术,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不仅内容丰富,格调高雅,而且语言也达到了较高的造诣,主要表现为清新自然,洗练畅达,雍容典雅,幽默诙谐等。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实秋挥舞其从大洋彼岸的白璧德邪里学来的人性论武器,分别针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国古典文学的佛道传统和时正兴盛的无产阶级文学进行了否定性的批判,从逻辑上说他所肯定的就只乘4下儒家文学传统了。其实他千里迢迢从美国学来的二元人性论,其实质就是大受时人批判的宋明理学人性论,他要保守的也是这种积满历史尘埃的“以理制欲”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