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1999年起,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2006年的高考作文,还会以“开放中有限制”的话题作文作为主要模式。同时,命题形式上可能会有一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从恢复高考到2005年,高考作文经历了“三部曲”: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开始几年,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近几年来,在我国普通高考的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显著的趋向。例如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诚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皆为话题作文。诚然,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发展的一种必然,它克服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弊端,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式与写作理念。正因为这种灵活性,话题作文使高考作文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写作风貌也有了极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3.
唐惠忠 《新高考》2004,(3):15-16
从1999年起,连续五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尽管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但笔者认为:2004年的高考作文,还是会延续“开放中有限制”的话题作文的模式,还会继续倡导自由表达、展示个性的写作。下面提供一组话题作文,供同学们参考、演练。  相似文献   

4.
一、高考作文形式预测:一树梨花一溪月1.作文形式将由“一枝独秀”而“三足鼎立”,由“一维”向“多维”转化。2004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巅峰”时期。全国15道高考作文题,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显出一点“叛逆”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地位无人撼动。而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却出现了由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主题图表作文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2005年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拓展“自主命题”的空间和发展潜质。2.“自主特色”重“文化”轻“地域”。探究2004年、2005年各省市卷的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5.
一从1999年起,连续五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笔者认为,2004年的高考作文,还会延续“开放中有限制”的话题作文的模式,还会继续倡导自由表达、展示个性的写作。具体而言,可能会有如下特点: 第一,时代色彩鲜明,现实性强。今后高考作文的话题,或许既和过去的“假如记忆可以移  相似文献   

6.
从1999年起,高考全国卷连续五年考的都是话题作文。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笔者认为,2004年的高考作文还会延续“开放中有限制”的话题作文模式,还会继续倡导自由表达、展示个性的写作。具体而言,可能会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话题作文:命题形式的稳定从高考作文命题来看,题目类型会出现多样化,几种作文类型的命题形式都会出现,不一定都是话题作文。考生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作文形式都要熟悉而不能只一门心思地绑在话题作文上,只练一种作文形式,但话题作文仍将成为高考作文渐趋稳定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作文考查方式。话题作文有时也给材料,但材料只提供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作用,是引发、开启考生的想像和思考,考生行文中对这个话题材料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给考生以最大限度的选择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这一命题形式以其颠覆传统的特质为语文界所接受,同时也促进了语文教育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对写作教学更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06年的高考作文大多还会采取话题作文这一形式。就话题作文的基本走向来看,它依然将回避时代热点话题但又契合时代发展主题,逐步由“精英主义”向“大众主义”转型,将以人为本,注重生活的方方面面,强调感悟,会让人人能有话说,人人都能说话,既立足于考生的基础等级又着眼于人才选拔,从而兼顾着考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潜质。二、命题导向:戴着镣铐...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不仅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还负载着更多非考试因素的其他社会性功能,而高考作文改革一直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话题。我国高考作文体系在1999年之前都是以给材料作文为主,而1999年部分地区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命题作文体系,这一命题作文体系一直延续使用到2006年以后才开始转轨为话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体系与其他作文体系相比给了考生更多自主权,同时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命题取材正在趋向多元化。本文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对其命题方向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形势下的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 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几乎再没作什么限制了,各种体裁都可用,“淡化文体”可谓得到最为彻底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7,(Z1)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稳中有变”。展望2007年作文命题,笔者有如下预测与建议:一、把握一个总趋势这个总趋势,就是高考作文已进入“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多年考查话题作文,固然出现了一些流弊(比如宿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作文文体意识谈化等),但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  相似文献   

11.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呈现从传统话题形式向多样化形式转变的趋势,高考作文命题在坚持开放性的大前提下,寻求“开放”与“限制”的最佳交叉点,既给考生以充分的写作空间,又设定一个合理的规定维度。在后话题作文时代,兼顾“限制”与“开放”的新命题形式,亟需我们的关注和  相似文献   

12.
我有幸参加了2006年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对作文命题的看法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无疑是人们极为关注的。它对作文教学的直接影响怎么说也不过分。从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来看,话题作文依旧是“占统治地位”,然而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全国卷I、全国卷II就明显地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当然,这并非是对早年的材料作文来一个简单的重复。题目中的提示语、要求语就是明证。以全国卷I作文题为例,“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就表明了某种限制。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无限制地“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一、高考作文展望从1999年起,连续四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笔者认为:话题作文作为命题方式上的新探索,有容易被猜中、押上的缺点,但其优势更为突出,因为它充分体现了高考作文改革的方向——淡化审题难度,放宽文体限制,鼓励创新思维,便于优秀考生脱颖而出,所以受到普遍欢迎。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2003年的高考作文,还会延续近几年“开放中有限制”的话题作文的模式,还会继续倡导自由表达、展示个性的写作。具体而言,可能会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2000年开始,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出现过命题作文、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现今的“材料性话题作文”,可以说题型不时在“变脸”。作文题的“变脸”,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为此。上海卷的《考试手册》中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多种题型的作文。  相似文献   

15.
近三年作文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作文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  相似文献   

16.
从1997年算起,高考作文命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走过了10年的光景。冷静地审视近10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这10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实际上已经自然地形成了三个阶段:1995年至1998年的第一阶段——“材料作文”阶段,1999年至2003年的第二阶段——“话题作文”阶段,2004至2006年的第三阶段——“以话题作文为主”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异常鲜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 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几乎再没作什么限制了,各种体裁都可用,“淡化文体”可谓得到最为彻底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作文形式大解放作文形式上的“解放”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命题由“一枝独秀”到“雁阵格局”再到“三足鼎立”,2007年高考作文将沿袭这种轨迹,即“主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足鼎立。这种演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必然,没有这种“演变”与超越,也就没有2006年高考作文的壮丽宏阔。  相似文献   

19.
李晔 《现代语文》2002,(10):10-11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首次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题目一出,满堂喝彩。话题作文在命题要求上比材料作文限制性少一些,淡化了审题和文体,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发散性等特点,在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但是,事物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不再像1999年那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甚至给人一种命题虚假、不合常理、毫无新意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10年来,上海卷高考作文试题先后出现5种形式:要点式作文,话题式作文,隐话题式作文,命题式作文,材料式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