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上任的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布置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刚在黑板上写完标题,下面就唉声叹气.老师很吃惊,就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你会有这种反应?"学生说:"老师,您是让我说真话吗?"老师回答:"当然要说真话."学生立即说:"我觉得这个作文题目太可笑啦!"  相似文献   

2.
《科学启蒙》2013,(8):56
造句语文课上,小明趴在桌子上睡觉,这时老师向他提问:"小明,你造一个疑问句。"小明不知所措地回答:"老师,你是问我吗?"老师:"很好,再造一个祈使句。"小明回答:"老师我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再造一个感叹句。"小明低着头说:"太难了!"老师:"回答得很好,大家学习下。"抽象画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老师:"草呢?"学生:"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3.
王爱民 《山东教育》2012,(Z5):53-54
老师讲着力点是在"传授"上,希望通过"讲"来达到让学生"会"的目的。在这种思维的制约下老师最经常从嘴里说出的一句话是:"明白了吗?"或是:"懂了吗?"如果学生回答"明白了"或是"懂了",老师就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4.
请看下面几个真实的镜头: 某教师十分敬业,每天全校第一个到校的教师便是他,他的一名学生(小学三年级)不解地问:"×老师,我发现你每天来得最早,你是不是想当官?"该教师刚回答"我不想当官……"学生马上打断他的话:"现在当官不看表现,只看人缘和钱!"教师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要学英语学生:"我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非要学英语呢?"老师:"因为世界上有一大半的人都是说英语的。"学生:"难道还嫌少吗?"  相似文献   

6.
问题课上学生调皮,老师让他起立。老师问:"我刚才给大家提了什么问题?"学生茫然地看着老师什么也说不出。老师见学生回答不出来更是生气,对着学生吼道:"我刚才什么问题也没有提!"学生委屈她说:"我刚才也没有回答什么呀!"  相似文献   

7.
袁庆侠 《小学生》2012,(11):77-77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质疑的情况如何?我首先在本校一、二、三年级组对45位语文老师进行了调查:"你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吗?"得到的回答要么是"经常",要么是"偶尔"。从我发放的《学生调查问卷》也得知: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意识到了让学生质疑的重要性,但仅仅是停留在课堂的某个环节,个别学生上。那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谈了。事实上,哪个学生能没有疑问?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8.
失望的老师     
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战战兢兢(jīnɡ)四个字,随即叫小明:你来念一下。小明:战战克克。老师不动声色,叫起小亮:他念得对不对?小亮回答说:不对。老师大喜:那么你来念一下。小亮:战战克克克克。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4月19日《新闻晚报》)儿童电视连续剧《快乐星球》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学校组织作文比赛,用抽签的方式决定选手,抽到了小留学生汤姆,东方老师给汤姆进行辅导,先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问这位小男孩"假如是你,你会拿哪一只梨?"汤姆毫不犹豫地回答:"那还用说,当然是拿大的了!"老师"啊"了一声,明显出乎其意外,汤姆感到了老师的异样,问:"有什么不对的吗?"老师教育到道:汤姆,你想想,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2012,(9):70
日行一善老师问两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  相似文献   

11.
学生到了初中,随着课业负担的增加,我们的很多语文老师就忽视了学生对字词典的使用,基本上不要求学生查字词典,至少是不严格要求。一遇到生字词,为了节省时间,要么老师讲解、教读一下,要么草草带过,甚至不加理睬。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养不成主动使用字词典的习惯,语文基础下降,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下降,语文素养无法提高。  相似文献   

12.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一、值与不值在教授《最后的姿势》这课时,读到"我们发现他的时候……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时,就有学生质疑:"谭老师为什么不跑?"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另一个新问题:"谭老师这样做值不值?"  相似文献   

13.
吴友智 《中国德育》2007,(12):47-48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教育学老师问我们:"上课时,假如有学生突然问你所不知道的问题,你怎么办?"我们这些"准老师"无言以对,都觉得这实在是有伤师者尊严的难题。如果对学生说:"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那么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从何谈起?于是老师传授我们两个经典的教例。一位老师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我们课内暂不讨论,下课后我们单独对这个问题探讨一番。"下课后,教师去查阅资料,然后回复学生另一位老师则说:"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先请其他同学说说看?"转移回答对象,然后老师在学生众多答案中整理出一个得体的回答。我们都抚掌称妙,这两种方法既掩饰了老师的"无知",维护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  相似文献   

14.
"想一想." "还有吗?" "静下心来,想一想,不要着急,我等着……" 张老师在提醒有点脸红的一位女生.女生用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沉吟了一下,继续回答着张老师的问题……最终,女生在同学和老师的掌声中回答完了张老师的问题.听完课,我特别去拜访了一下张老师.  相似文献   

15.
笔者非常喜欢语文,但事实让笔者觉得"想说爱你不容易".刚一教学时,笔者向学生询问:"每天学习数学和语文的时间如何分配?"有学生答日:"学数学习之余便学语文,且数学学习时间不多,一天学两次,一次学半天."  相似文献   

16.
去听一位老师的课,我发现当学生读完课文后,他会问:"他读的有什么问题吗?"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他又会追问:"他的回答有什么问题吗?"几次追问后,学生再也不敢主动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这位老师很尴尬,却又不便于发作.  相似文献   

17.
于桂林 《语文天地》2011,(16):21-22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老师总觉得有向学生述不完,道不尽的内容。时下,打造"高效课堂""学的课堂",对阅读教学中的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看法,但部分老师教学观点并不能一时随之改变。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步入中学之后,课文篇幅一下  相似文献   

18.
"这名同学,你能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吗?"……"来吧,老师相信你能行!"……最终,老师耐心的等待换来了孩子的回答。这是在一次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一位年轻老师执教过程中一个不起眼的镜头,却把我的思绪牵  相似文献   

19.
四大元素     
《初中生》2014,(4):48
正老师提问:"谁能答出自然界的四大元素来?"学生回答:"我知道。就是火、空气、土壤……"他再也答不上了——第四种元素应该是水。老师提示他说:"还有什么,你想想看,我们是用什么东西洗手的?""我知道了,是肥皂。"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说:"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为了深入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假期语文教师培训班上,学校52位语文教师现场命题作文《我是这样学语文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老师们或凝神遥想,或奋笔疾书,或微笑行笔……回忆、追思、梳理,语文老师心中的学语文方法跃然纸上。52篇真实的学习故事,52位老师学语文的心路历程,52个精彩纷呈的学习样式,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