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从来没有什么教育经典或红头文件规定孩子写字一律得用右手,也没有什么研究结论证明用右手写字就一定优于用左手。但是,中国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求孩子必须用右手,并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于是,千千万万的孩子一律都被作了统一的“设计”。而在美国,却有许多人用左手写字,布什和克林顿就是其中的两个。他们用左手写字,当初既没影响学习,后来也未妨碍工作,甚至丝毫没有耽误他们作为总统去处理国家的公务。可是,为什么我们见到左手写字就满眼不顺而非得“向右看齐”呢?为什么不能顺其自然而等闲…  相似文献   

2.
我的烦恼     
自从开始写字,我的烦恼便随之而来。天生左撇子的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习惯用左手,当然,写字也不例外。可是,爸爸妈妈却说:“写字必须用右手写!”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妈妈告诉我:“因为我们平常写字都是从左到右,用右手写比较顺手,再加上左手写会遮住例字。”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有许多伟人都用左手写字,而且,左手写字的人都聪明,如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就是用左手写字的。在我的据理力争下,妈妈只好答应了汉字用右手写,拼音和英文可以用左手写。但是,我还是不习惯用右手写。不过,我也有我的对策。在学校里,左手当道;回到家中,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3.
儿子是个左撇子,上学了,写字仍用左手。老师曾希望他用右手,后来见他为难,也就支持他用左手了。现在儿子左手写的字跟别的孩子右手写的字一样好。我从心里感激他的老师。在我的童年时代,周围一些习惯用左手的伙伴在家长和老师的严厉呵斥下,渐渐都改用右手了,最起码,写字必须用右手。而现在,这种观念正在被打破,真让人欣喜。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轻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左撇子”,便强行纠正,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据统计,约70%的人写字、绘画、刷牙、扫地等习惯用右手;约有20%的能“左右开弓”;约10%的在生活中则习惯用左手去捏筷子、写字、打乒乓球、刺绣等等。学术界认为,人用左手或右手进行活动,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有关,因为大脑的左半球控制人的右侧肢体活动,右半球则控制左侧。所以形成了人们习惯于左手或右手活动的方  相似文献   

5.
左手的秘密     
就他一个人用左手写字 全班四十多名同学都用右手写字,朱奋进最近一段时间,却在偷偷练习用左手写字,他说两只手都能写字多好. 有一个人特别反对朱奋进用左手写字,就是朱奋进的同桌徐小雁.徐小雁一心一意写作业时,特别不希望别人碰她放在桌上的胳膊肘. 班主任也不希望朱奋进左右开弓,全班学生都一顺儿用右手写字,就他一个人用左手,太别扭了,让他换过来.  相似文献   

6.
用书上提供的或自己选取的一组词语编一个故事,是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七册基础训练6的作文内容,其中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出示左手和右手的人体肖像画,他们的头发眼睛眉毛一应俱全,俨然两个活生生的人。)我们都知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但是有一天,他们却闹起了别扭———生1:怎么啦?师:先别急。我想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帮老师写几个字———“左手和右手”。生1:我来。(按习惯用右手写字)师:再请你用左手写一写这几个字,行吗?生1:行。(用左手写字)师:大家评一评,右手和左手写同样的字…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周围,有些孩子吃饭、写字,拿东西都用左手。这些孩子的家长觉得“左撇子”难看,就强令孩子改用右手,我以为,家长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 ,提出关于“能不能用左手工作”这一问题 ,笔者由此而联想到 ,小时候看到某位同学如用左手写字 ,用左手拿筷子吃饭 ,大家都会投之以一种惊异的目光 ,并称之为“左撇子”。常用左手者 ,总是受到人的歧视。因此 ,在传统习惯的压力下 ,“左撇子”们总是强迫自己改用右手劳动。但是 ,人为什么可用右手而不能用左手 ?用左手有什么不好 ?谁也说不清楚。无独有偶 ,笔者在现实中也遇到了一个小“左撇子”。当时该小孩年方 4周岁 ,上幼儿园时教师教其写一些简单的字 ,画一些简单的画 ,却发现这个小孩总是用左手。于是 ,…  相似文献   

9.
特别的比赛     
什么,用左手写字?新鲜!听到用左手写字比赛的消息,同学们立刻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那滑稽的样子就像一个个小丑.教室里一片叹息声:"我用右手写字都不好看,更别提用左手了." "唉,那简直是难上加难啊!"没办法——师命难违,老师发了稿纸,一切准备就绪.  相似文献   

10.
绝大多数孩子都是习惯于用右手抓东西,用右手写字、画画,但是也会有个别的孩子喜欢反其道而行之,习惯于多用左手。在心理学上,前者称为“右手性”,后者则被叫做“左手性”。左手性者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左撇子”。造成左手性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与遗传不无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张伯伦(Chamberlain)曾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作过一次调查,对象是2177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左撇子与其父母的手性情况有着密切联系。父亲是左手性的,其子女是左手性的占9%强;母亲是左手性的,其子女也是左手性的占13%;父母都是左手性的则其子女同样是左手性的竟占到46%!而父母都是右手性的,那么他们的子女便很少会是  相似文献   

11.
受伤的左手     
我的左手受伤了,伤得很重.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思绪飞离了现在,回到了左手没有受伤的日子……我的工作离不开手.我的右手很灵巧,写字,画画,几乎包揽了我所做的一切工作.左手干什么了,我几乎没有一点印象,什么都不需要它来做,当然它也是什么也做不好的.比如画画,我可以用右手把所有眼见的、耳听的,甚至是心中想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而我的左手,甚至连一根简单的线条都画不直.  相似文献   

12.
刚接过三年级的一个班,我发现有个学生用左手写字,感到很奇怪。我想,他的右手可能有问题,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不然,他的右手也能写字,不过写得太慢了,写字的速度不及左手的五分之一。他总是用左手写字,我看着别扭,试图让其改正,然而他总是不习惯,写起字来非常吃力,用右手写字,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也只好作罢,顺其自然了。通过悉心观察,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学生哪是在"写"字啊,而是在"画"字!你看他"画"得多快啊!怎么顺手就怎么"画",根本不受写字规则的"约束"。再进一步观察,"画"字的何止是他一  相似文献   

13.
格内格外     
小时候,用左手拿筷会遭大人骂,用左手写字老师不允许,字写得跑出作业本的方格老师要批评。右手拿筷、右手写字是“格”,格是既成的大家习惯了的条条框框或者模式。不出格是中规中矩,但完全中规中矩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识字、写字。低年级孩子的小肌肉还没有发育好,写字时,有的孩子无论教师怎么纠正,他还是连个描红都描得歪歪扭扭,结构也是瞎搭。因此,我也就不怎么要求他们写字要有笔锋了。但通过观察其他班级的孩子,我发现他们的作业本却是那么清晰,有的字和字帖差不多,看上去笔锋清晰。于是,我向他们的授课教师请教,原来教师是握着孩子  相似文献   

15.
据一位熟悉美国教育的朋友介绍,美国人为了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为,在孩子一生成长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都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比如,父母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只要孩子有这个需要,就有权利自主选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替孩子选择,而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作引导。跟美国的…  相似文献   

16.
在考察幼儿园时,不少幼儿教师向我们倾诉:许多家长抱怨幼儿园不教写字,他们甚至把孩子会写多少字作为衡量幼儿园质量的标准,有的家长还质问教师“孩子上幼儿园日子都不短了,为什么还不会写字?”也有的家长迫不急待地告诉教师某某幼儿园收费低,还教孩子写字;更有甚把教写字作为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重要指标。总之,家长要求幼儿园教写字的呼声很高。  相似文献   

17.
左手 右手     
Kiwi用右手写字,用左手吃饭。Kiwi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是听妈妈说,Kiwi小时候会用左手拿剪子,会用左手画画,会用左手……现在的Kiwi喜欢用左手握着右手。又是一个冬天来了,Kiwi用厚厚的衣服和绒绒的围巾将自己紧紧地包裹着。Kiwi觉得这样很温暖,很安全,仿佛这样,心里也会泛上丝丝的暖意;仿佛这样,便又找到了快乐,心情也变得十分轻快;仿佛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不会受伤。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育》今年第一期《“左撇子”不宜纠正》一文中,谈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入园时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男孩,习惯用左手吃饭、绘画、写字、做手工,升入中班后,家长强迫他改用右手,大半学期后,“孩子不但没有改掉用左手的习惯(他在幼儿园仍使用左手),反而影响了智力的发展。”作者因此提出:“左撇子”不宜纠正,应顺乎自然。在此,我想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左撇子”除了写字外,不必纠正。  相似文献   

19.
格内格外     
小时候,用左手拿筷会遭大人骂,用左手写字老师不允许,字写得跑出作业本的方格老师要批评。右手拿筷、右手写字是“格”,格是既成的大家习惯了的条条框框或者模式。不出格是中规中矩,但完全中规中矩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德国一家公司的一位员工将被老板辞退。这位员工来到老板  相似文献   

20.
正当人们意见不同时,不叫"相右",而叫"相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意见相左"是说明观点不同的一个常用词语,这里的"左"是相违、相反的意思,这个意思的产生与左右的差异有关。比如,人的左右手就大有不同。一般人右手灵巧自如,做事情顺畅有力,不仅写字、拿筷子习惯用右手,平时提重物也是右手比较靠谱。相比之下,左手就笨拙多了,除了左撇子或者少数左右手差不多灵活的人,大部分人的左手都不能用来做写字、拿筷子这样较精巧的动作。既然右手方便,让自己觉得顺畅,而左手笨拙,让自己用起来不够舒心,古人就自然而然地用"右"来表示帮助、亲近,用"左"来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