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而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  相似文献   

2.
欣赏与考辨     
欣赏文学作品,当以涵泳咀味其趣味神思为主,而密察之考辨则不妨姑置为第二义。然而有些所在,若不下一番考释辨析的功夫,便终觉茫然而不解,隔阻而不通。故我国自唐代以来,“诗话”或通于史部之传记,或通于经部之小学,或通于子部之杂家,围绕作品这个中心而知人论世,诠释名物,以助欣赏。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即以语言读解为例。语言读解是文学欣赏的第一步。清初桐城派文论家刘大槐曾言:“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  相似文献   

3.
李华 《语文天地》2016,(4):75-76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櫆提出的,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  相似文献   

4.
作为桐城三祖之一,刘大櫆上继方苞的义法说,文道皆论,而重心落脚于文的一边。他将文章分为行文与行文之实两层,并将义理、书卷、经济降格为材料,将文学提升为能事,尤其突出神气音节的地位,将方苞的义法引向了文学审美一端,为姚鼐的义理考据文章说及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说奠定了基础,是桐城派文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中国散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桐城派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桐城派所倡导的“义理、考据、辞章”文章要素在老舍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老舍在继承并发扬了桐城派优秀传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避免桐城派浮躁凌厉、机械僵化等毛病。在文学语言方面,老舍谙熟于桐城派的“质朴自然”、“格律声色”形式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语言的生活化、口语化以及“清浅简练”、“音乐美”等主张。继承中有创造,这是老舍对待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  相似文献   

6.
人死是否为鬼?精神是否随着形体的消灭而消灭?这个问题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争论了。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①对鬼神采取回避态度。墨子是有鬼论者,在《明鬼篇》中举出了许多鬼神的故事,证明鬼神的存在。庄子以薪火来比喻形神,认为精神如薪火一样,可由前薪传至后薪,永不可灭,也是承认有鬼神的。苟子则反对有鬼神的存在,在《天论篇》中说:“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把鬼神只作为文饰政治的手段。两汉之际。桓谭的  相似文献   

7.
<正>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将其诗歌理论主张概括为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这“三美”主张可说是新月诗派建设新格律诗的理论纲领和共同追求的方向。而在这“三美”主张中,音乐美又显然是其理论核心和最根本的要求。朱湘指出:“诗无音乐,那简直与花无香气,美人无眼珠相等。”陈梦家更从诗是“美的文学”,而且“应当是可以观赏的歌咏的思味的文学”这一新诗艺术特质的独特见解出发,强调了音乐美的重要意义。可见,新月诗人是把音乐美作为诗美诸因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的音律形象比诗歌的其他格律形式具有更重要的诗性价值,如果说音节和平仄的调配是诗歌的表层结构的话,那么音律形象的塑造,是诗歌的深层结构。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把诗歌的音律形象称为“韵”,认为“诗被于乐,声之也,声微而韵,悠然长逝者,声之所不得留也。一击而立尽者,瓦缶也。诗之饶韵者,其钲磬乎?”(陆时雍《诗镜总论》)“韵”之悠长,总是延伸着深远无穷之“意”,于是“余意”,又是对“韵”的另一种诠解:“有余意之谓韵……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必也备众善,而自韬晦,行于简易闲淡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观于世俗,若出寻常。至于议者遇之,则暗然心服,油然神会。测之则益深,究之而益来,其是之谓也。……故巧丽者发于平  相似文献   

9.
“三美”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出自新格律诗派主将闻一多的《诗的格律》,它是新格律诗派追求诗美和创造诗歌新格律的理论主张。《诗的格律》中强调:“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而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棋不能废除规矩,诗也就不能废除格律。”‘之美”准则的倡导,得到徐志摩、朱湘、陈梦家等诗人的积极响应,他们努力实践,各自腾挪变化,斟酌创新,创作出大量内容与形式臻于完美的诗歌,纠正了当时诗歌创作语言赤裸到近乎白话,形式自由到近乎散文的不良现象,对新诗发展作…  相似文献   

10.
“神”字的本义是什么?作何解释?争论不一:《辞海》、《辞源》、《康熙字典》都说:“‘神’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精神;姓。”《说文》则说:“‘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是形声字。而近代人从殷墟甲骨文中发现,“神”字的示旁从不,“不”,音  相似文献   

11.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格律派诗歌的“建筑美”,曾被人讥为“豆腐干”、“麻将牌”、“形式主义”等,本文从新月派诗中选取大量格律诗作为例子,绘出其形体图谱并作简析,以期证明新格律派诗歌规范而灵活,凝重而放逸的形体风格。这不仅是对“建筑美”诗艺主张的误解和非议的回答,也是对新诗形体美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午牡丹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 ,偶传为钟、王、顾、陆 ① 之笔 ,见者争售 ② 。此所谓“耳鉴 ③”。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 ,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 ④为佳画 ,此又在耳鉴之下 ,谓之“揣骨听声 ⑤”。欧阳公 ⑥ 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 ⑦ 与欧阳公姻家 ,一见 ,曰 :“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其花披哆而色燥⑧ ,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 ,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 ,则房敛 ⑨ 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 ,日渐中狭长 ,中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 ⑩ 也。【注释】①钟、王、顾、陆 :钟 ,钟繇。王 ,王羲之。钟、王二…  相似文献   

13.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①,其下有一猫②。未知其精粗③。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④,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⑤?其花披哆而色燥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⑦,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⑧。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⑨,正午则如一线耳⑩。”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尝——曾经。②其下有一猫:——其:代词,指“牡丹丛”。③未知其精粗——其:代词,指这  相似文献   

14.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面怪之,但见儿惟食盐而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儿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口味败坏)。反为其患(害)。天下之理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相似文献   

15.
新诗形式的探索,应和着新诗运动在20年代已经在进行“诗体解放”。进入30年代后,戴望舒倡导的散文美自由体,鲁迅和中国诗歌会倡导的新诗民族形式,以及新月诗派格律体,三足鼎立,并存、交织发展。抗战后的诗坛上,自由体、半格律占据统治地位;40年代中期以后,民歌格律体跃居主导角色。自由体对建国后自由诗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其散文化弊端也对新诗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新诗民族形式的探索和发展应予充分肯定,而它对五四后的新诗形式的轻视态度,则是有偏颇的。新月时代虽已结束了,音韵美、建筑美的格律诗风仍然牵动着三四十年代乃至今天的新诗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切书体可归纳之于形式与意境二种,此就书体一般进化而论也。若言书法,则形式与意境又不可分。何者?书无形自不能成字,无意则不能成书法。字如纯为言语之符号,其目的止于实用,固粗具形式即可;若云书法,则必于形式之外尚具有美之成分然后可。如篆隶既曰形式美之书体,则于其形式之外已有美之成分,此美盖即所谓意境矣。甲骨文字其为书法抑纯为符号,今固难言,然就其字之全体而论,一方面固纯为横竖转折之笔画所组成,若后  相似文献   

17.
其实作文组材时,去“粗”存“精”容易,而去“精”存“精”则是真难题。“除却浮云始见山”,按照这句话的指导,我们似乎找到为文章组织材料的“真谛”了,只要“紧扣中心的需要进行取材”、“把最需要的材料选出来,写进文章里”、“把粗糙的内容从材料堆里去除掉”就行了,而在实际的组材过程中,也许把“粗”的从“精”的中间挑拣出来难不倒你,可是当你面前摆着的材料个个都是“精”的,个个都是“梁山好汉”时,你怎么办呢?——你会发觉“除却浮云始见山”一点儿也不管用了。这就是我们在组材时面临的更困难的关口——去“精”存“精”,即当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诗歌,都有其固定的格律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的对联,有没有其一定的格律形式呢?文章以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许多长联,作了比照探讨,由观察马走路而得出对联在声律上的一个格律,姑名之曰“马蹄律”。  相似文献   

19.
墨宝堂记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弈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子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  相似文献   

20.
“物”这个词原意为“杂色牛”,如“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诗经·小雅·无羊》);后泛指“万物”,“事物”,《列子·黄帝》中讲:“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也可指环境、外物等,如“自其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