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3月1日《诗刊》社将年度诗歌奖颁给了云南诗人雷平阳的组诗《诗无邪》。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雷平阳是当下最具活力的诗人之一。终评评委吴思敬、张清华等认为,"雷平阳的诗歌沉着坚实,有着深厚的文化源流和独特的地域特征。他的诗,有如云南土地上的植物,茂密、蓬勃,根系发达,直抵生命和大地的内部。"组诗《诗无邪》  相似文献   

2.
《海绵的重量》呈现了诗人梅尔的心路历程:童年追忆、都会生活、故乡山水、心灵洗涤、宗教虔诚等,一一在诗歌花园中找到发光显影的位置.梅尔的诗歌记录了她那个年代的共同记忆,并试图借诗歌为一己找寻生命的出口.诗集在形式上有短篇也有组诗.诗人用多重记忆的方式建构了诗歌的主题内容,并以生活体验与意象创造诗歌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诗人和评论家们普遍都受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把诗歌看成是语言的一个美学意义上的组合体,而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由比喻、词汇及音符相互作用着的融合体,是一个节奏的内部构成。本文以为,诗歌作为诗人生命形式,它本身既是一种生命形式,同时它的语言也是一种生命形式,并且是诗歌唯一的生命。因此说,诗歌即语言,诗歌的语言本身就是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时代极具重要性的诗人之一柏铭久,其诗歌文本愈益受到重视。组诗《大辽河》作为诗人的精神文本,倾注了诗人饱满的诗情和历史的张力。其短诗有着诗人对自然和河川的亲近,有着浓郁的地域情怀和生命感知,有着诗歌充沛的内在力量。  相似文献   

5.
西京时期是欧阳修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登上诗坛不久的欧阳修,需要借助诗歌唱和来扩大自己及诗人群落的影响。最能代表其诗歌影响的是他们的组诗唱和,通过组诗唱和,欧阳修与梅尧臣等诗人,扩大了自己的诗歌影响,扭转了宋初沿袭晚唐诗人的风气,是欧阳修领导诗歌革新运动的重要起步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女人》组诗是翟永明公开发表的第一组诗歌,在组诗里,诗人用特有的视角思考女性主体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尝试寻找出女性的生存状态,并试图用性别对抗的方式攻破女性自身的局限。诗人虽未彻底打破女性之"狱",但其开创性的探索精神,使《女人》组诗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清泉,是诗人灵魂里最美丽的歌声。诗人谭旭东的诗就是他心灵深处流泻的清澈透明的泉水。读他的童诗,不但可以感知他的心灵的清澈、透明,而且可以感受到他童心的可贵、真纯;读他的童诗,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热爱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诗人。《孩子·妈妈·爸爸》这组诗,除了《捉蚱蜢的孩子》,其  相似文献   

8.
中国诗学发展到清末民初以后,乡土观念逐步加强。清末民初江西人胡焕有《论西江诗派绝句十五首》,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论诗绝句论述了文学史上江西籍重要诗人诗作,这组诗可以看作是一部简明江西诗歌史。本文对这组诗的内容作了笺释。  相似文献   

9.
露西组诗描写了一个远离文明城市过着简朴的,默默无闻的生活的卑微的乡村女孩。在更深一层次上,它体现了华兹华斯一系列的诗学思想:诗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歌应描写人类本质的情感,想象力是诗人创作的灵感中心;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  相似文献   

10.
杨炼的组诗在传统文化中追溯生命的本真存在,表现出浓厚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诗人反思现代文明下人们的生存困境;其二,诗人在传统文化的图景中寻找诗意的生存状态;其三,死亡意识是生命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杨炼在组诗中流露出对死亡意识的独特感悟,表现出向死而生的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11.
《辋川集》是王维归于辋川所作。不论在内容上或者是在表达形式上《辋川集》这组诗都别具一格。诗歌在意象选取方面,倾向于选取自然山水景物;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了诗人的禅佛思想及山水情怀,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追寻;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五绝和同咏的形式来突显辋川作为自己精神追求的园地。  相似文献   

12.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湖畔诗人"的领袖。《露西组诗》是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品,通过对"露西"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大自然和女性的讴歌。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对《露西组诗中》"露西"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探讨华兹华斯诗歌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组诗的构架是它区别于单体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文体特征,也是帮助读者理解组诗的重要线索。因此,对组诗的构架进行探析有其必要性和实用性。在分析《露西》组诗所包含的每一单体诗具体内容的基础上,从组诗的创作时间以及诗人在每一首诗里所表露出的情感流程等角度,文章不仅发现了其传统框架的弊端,同时还探讨出其最佳框架。  相似文献   

14.
安娜.阿赫玛托娃是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的著名诗人,在诗人的许多诗歌中,都渗透着对东正教的信仰,要评论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作就必须谈到东正教。组诗《安魂曲》是女诗人于1935-1940年间创作,被认为是阿赫玛托娃整个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分析阿赫玛托娃在组诗《安魂曲》中所表现出来的东正教思想,能使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东正教情节。  相似文献   

15.
植物是台湾诗人痖弦最为青睐的意象之一,它们常常是一首诗创作的缘起、组成的关键,也是诗人对于岁月的记忆、生命的呐喊,于是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神秘而隽永的意味。以痖弦诗歌中的植物意象类型为考察对象,从比喻型植物意象、象征型植物意象、描述型植物意象三个方面来探讨痖弦诗歌,可以使我们进入到痖弦的诗歌世界。  相似文献   

16.
杜甫是中国诗歌高峰期的集大成的诗人。《秋兴八首》是他七律组诗的翘首之作,长久以来深受人们的赞赏。历来的诸多学者都尝试用中国传统方法研究这组诗的魅力来源,更有先驱者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阐释它的魅力所在。但这些研究大多都不能走出名家之言。结合西方的文艺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以"陌生化","含混"为视角,探求这组诗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正苏教版三下《李广射虎》一课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一首编写的,课文的精华内容当然也就是这首诗,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诗歌的解读。与常见诗歌表达志向、抒发情感不同,这首诗给我们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用现代文学理论来  相似文献   

18.
《文艺报》消息,诗刊社与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联合举办的三个年度诗歌奖项日前评出。大解以组诗《更深的天空》、柯健君以组诗《沾满海腥味的歌唱》、刘福君以组诗《韶山书》获2010年度诗人奖,陈人杰以组诗《仰望星空》、泉子以组诗《秘密的执行者》、敕勒川以组诗《草叶上的海》获2010年度青年诗人奖,周啸天以《玉树》(外二首)、涂运桥以《鹧鸪天·洛阳烈  相似文献   

19.
杜甫率先用组诗、近体诗等形式,评价李白等诗人的诗作,给我们打造了新的审美视角和诗学理论.杜甫对李白诗歌的评价,透视出李杜之间的情感价值、李白诗歌传播的时间价值以及开一代诗学评论的先河等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杰尼西耶娃组诗”是丘特切夫爱情诗中的精品。诗人运用比拟、修饰、比喻、对照、层递等多种语义修辞格 ,深刻细腻地传达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