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一些极限集邮爱好者带着邮票去旅游,对着邮票找景点,把邮票画面所表现的景点用相机拍摄下来,同时把自己的形象也拍进照片,加洗成与明信片一样大小的规格,贴上邮票,盖上景点所在地(原地)的邮政日戳或者风景日戳,一枚彰显个性的"极限明信片"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21日,法国邮政发行一组印象主义画派经典画作邮票,10枚,彩色胶印自贴小本票。同日, 法国极限协会发行一组与邮票相同画面的极限明信片。盖销2006年1月21日巴黎首日纪念戳。10枚极限片画作与邮票中的画作(局部)结合在一起,使人在欣赏邮票的同时,更加感受到原画的魅力。这10幅绘画作品是:  相似文献   

3.
肖迅 《集邮博览》2013,(2):49-49
中国邮政于2012年6月30日发行《红色足迹》特种邮票一套6枚,其中一枚是"延安"图案,我记得自己有一枚陕西延安图案的明信片,就翻箱倒柜找了起来,待找出明信片和邮票图案一对照,发现邮票图案简直就是明信片的翻版。明信片上的图案好像就是邮票的原图,这枚明信片是外文版,正面无中文字样,发行时间无从考证,但从图案上宝塔山下的红色标语和路上手举红旗的队伍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兴之余,仔细研究了贴票位置,最后选择将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右下角,这样整体效果比较好,票是贴好了,接下来要盖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13,(7):48
本刊讯《小蝌蚪找妈妈》邮票于6月1日发行,当天上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市邮政公司在南京西路静安公园门口广场举办邮票首发式。本次活动在上海市集邮协会协助下,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静安区少工委,市集邮总公司、市西邮政局承办,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小荷姐姐主持,美影厂厂长钱建平介绍当年拍摄《小蝌蚪找妈妈》影片的经过。《少年报》的小记者们  相似文献   

5.
公长 《中国集邮》2001,(8):19-19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3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纪9”纪念邮票一套3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建党纪念邮票。与此同时,一些邮局还刻制了纪念邮戳。本人收集的这枚纪念邮戳(戳径40毫米)(见右图)盖在当时的明信片上。解放初期,为满足通信需要,邮政部门利用原“中华邮票”邮资明信片,改名《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并在邮资图上加盖“原印邮资作废”字样,贴上邮票使用。看了50年前的邮品,  相似文献   

6.
2004年7月3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神话——八仙过海》小型张1枚。此前,台湾邮政部门于2003年6月12日发行《八仙过海邮票(上辑)》1组4枚;又于2004年2月25日发行《八仙过海邮票(下辑)》1组4枚,并分别由台湾台北的三重、新竹、嘉义、台南四地邮政部门先后联合制作极限明信片1套8枚。这两组绘画极限片绘制精美,色调古雅,风格独特,三要素配合和谐,是值得收藏的一套佳品。现分别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7.
正甲午年春节前夕,我在欣赏中国邮政发行的马年普通型贺年有奖明信片时,发现有枚"迎春报福"贺片的图案为春柳、桃花、春燕的画面,与1982年9月10日发行的特种邮票《益鸟》中第二枚"家燕"邮票的意境十分相似,便萌发了制作一枚趣味极限片的念头。  相似文献   

8.
林猷熙 《集邮博览》2009,(12):22-23
每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2006年5月18日澳门特区邮政发行《博物馆和收藏品(二)——通讯博物馆》邮票,全套8枚和1枚小型张,邮票画面都是澳门通讯博物馆的收藏品,如"1845年《澳门海邮》邮戳"(图1)、"邮秤"、"1910年《王冠》邮筒"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7月4日,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邮政与新加坡邮政联合发行了一套反映两地美食文化的邮票。邮票取名为《地道美食》,全套十枚邮票。在集邮者面前,呈现了两地具有代表性的八大盘、两大碗,整整一桌的美味佳肴。该套邮票设计别具特色,印制为两个四方联和一个含两枚邮票的小型张,十分精致美观,令人爱不释手。澳门的极限集邮爱好者,还专门印制了一套与各枚邮票题材内容相对应的摄影明信片,加盖以餐具为图案的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制作了《地道  相似文献   

10.
正读了《中国集邮报》2014年第26期(总1857期)上的《盘点邮政贺卡兑奖邮资明信片》一文,很受启发。该文说:"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发行于1991年,邮政明信片作为兑奖奖品却只有6次。"笔者认为,该文漏掉了于1991年第一次发行的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兑奖奖品"获奖纪念明信片"(简称获奖片)。1991年12月1日发行的首套"1992年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全套12枚,图案可见《新中国邮资封片简目录》(1950—1999)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月13日,香港邮政以“岁次壬午(马年)”为主题发行邮票一套4枚、小全张1枚、5元面值无齿小型张1枚及邮资明信片(邮资已付)一套4张。这是香港邮政发行的第三辑生肖系列邮品的第三套。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28日,我国发行《珠江风韵·广州》邮票,第一枚“五羊衔谷”画面左下角有一束木棉花。这是这枚邮票上的一个很次要图案,可以按照“分别制作极限片”的原则制作极限片。邮票发行前夕。广州邮友在网上预售用此票贴在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出版的《园林与花木》明信片中的“木棉”片制作的极限片。  相似文献   

13.
极限集邮,在台湾地区称之为“原图集邮”。“原图卡”一词始见于台湾省1972年3月20日发行《故宫清瓷邮票》时,正式附带发行原图卡(指贴相关邮票并销盖首日邮戳的原图明信片),邮政部门将“maximumcard”译为“原图卡”。其时发行之“原图卡”系列均以“邮票原图”为主题,更有台湾中区邮政管理局放在集邮台上之说明:“‘原图卡’:将邮票之图案放大成明信片之尺寸作为明信片之用,或供收藏者”,故此曾造成对集邮爱好者的误导,认为“原图卡”即“邮票原图放大”之明信片。且当时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画面上,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代书法—楷书》邮票一套6枚,其中《颜勤礼碑》一枚邮票上的书法是颜真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颜真卿出生在山东临沂市费县,此套邮票的发行,也是相关原地。为此,临沂市举办了邮票首发仪式,启用临时戳一枚,并特别发行了一枚市内免资明信片(如图)。片为78mm×  相似文献   

15.
德国《振兴邮政》2004.11.4/1枚。邮票图案为被白雪覆盖的林荫路(图1)。《国际宇宙空间站》2004.11.4/1枚。邮票图案为太空中的空间站(图2)。《圣诞节》2004.11.4/2枚。邮票选用了卢本斯的作品《埃及避难》和《三王朝拜》(图3)。韩国《新版普通邮票》2004.11.1/5枚。韩国邮政为配合邮资调整此发行新版普通邮票。面值190韩元(5克以下明信片邮资)和220韩元(5克-25克信函)的图案为白色木槿花,面值240韩元(25克-50克信函)和310韩元(50克以下非标准信函)的  相似文献   

16.
吴雄崧 《集邮博览》2010,(12):54-5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浙江省宁波市邮票公司,连续开发了几款适合广大集邮爱好者收藏的邮品,值2010年第41届世界邮政日,发行了"阿拉宁波"系列明信片之二《阿拉宁波老话篇——岁时歌》,一套12枚。  相似文献   

17.
国家邮政局将于2004年10月18日把古画《清明上河图》搬上方寸,这一热门题材是今年新邮的重头戏。《清明上河图》自然明信片版本较少,笔者仅见4种。较早的有上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开封市邮票公司发行的《清明上河图》明信片,全套共9枚。明信片画面摄取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展现清明上河图首段郊  相似文献   

18.
孙琪 《集邮博览》2013,(2):52-53
2012年8月1日,我国邮政发行2012-19《丝绸之路》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一枚,分别为"千年帝京"、"大漠雄关"、"神秘故国"、"西域胜景"和"交流"(图1)。这是我国首次发行《丝绸之路》邮票。该套邮票精选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段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和文物景致,着重强调了约4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中国段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在这套邮票上,"大漠雄关"票面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1月25日,我国原邮电部与瑞士邮政部门联合发行《瘦西湖与莱芒湖》特种邮票一套2枚,其中第一枚50分面值的图案为《莱芒湖?汐雍城堡》(图1)。10年过去了,今天当我们回过头再来欣赏这枚邮票时,发觉这是中外联合发行邮票中最漂亮的之一,不仅因为邮票设计得美,还因为邮票上的莱芒湖美景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相似文献   

20.
原邮电部于1978年9月15日和1982年5月20日分别发行了《药用植物》邮票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共11枚邮票和1枚小型张。香港特区邮政于2001年10月7日,发行了一套4枚的《香港草药》邮票。澳门特区邮政于2003年5月28日发行了《中药》邮票,全套为4枚邮票和1枚小型张。纵观三地先后发行的相同题材的邮票(或小型张),就其所反映事物的对象而言,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中草药;但它们所表达的科学内涵却迥然而异。在此,笔者简略进行分析比较,谈一点粗浅之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