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学中人们赋予了她独特的美学特质。台湾学者齐邦媛的《巨流河》通过一家人在一个世纪中的漂泊、奋斗历程,创造了不同于以往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乡愁叙事,对现代民族国家、精神家园和现代人格进行了开拓创新,体现出鲜明的独创性特质。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乡愁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相似文献   

3.
在孤悬海隅和自我放逐的历史背景下,台湾现代派小说中的乡愁意识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乡愁文学所能昭示的意义。孤绝感受和乡愁情结互相绞绕,又互相设定限度,共同呈现着被放逐者的心灵症候。白先勇小说中畸变离散的"纽约客"、"台北人",聂华苓、於梨华笔下孤独无根的人物系列,七等生、马森作品中的游荡者,均在不同向度显示出现代派小说中乡愁意识的脉动,共同塑造着这一时期文学的现代性风貌。  相似文献   

4.
刘学云 《文教资料》2007,(16):91-92
乡愁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母题之一。在当代众多的“乡愁”作品中,席慕容的乡愁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主要表现在其抒情对象的独特与专一、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以及与抒情对象相扣相和的意象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视角分析中国人乡愁产生的缘由和乡愁文学等。乡愁文学作为一种承载文化乡愁的载体,其书写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回归古典,是一种文化寻根。现代人拥有文化乡愁,意味着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乡愁正是传统文化的天然保护剂。  相似文献   

6.
乡愁情结是台湾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 ,乡愁不仅表现出对思乡的哀愁 ,更表现出一种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一种殷切强烈的期望。历史造就了乡愁作家 ,通过女性细腻而又丰富的心灵感受来描写对大陆亲友、故旧的怀念的作家群体 ,女性特有的气质 ,与离乱后人们的心理情绪不谋而合 ,这也使得女性乡愁文学在文坛上开了日后 4 0年绵延不绝的“乡愁文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7.
曲纪云 《现代语文》2008,(1):111-113
乡愁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恒久母题,也是歌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八十年代以来,乡愁歌词在创作上历经了破冰和繁荣时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同时也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郑愁予作为见证并且经历了台湾历史悲剧的现代派诗人,抒写乡愁自然成为其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乡愁始终是郑愁予诗歌中不灭的精魂。它不仅指地理空间的乡愁,更是一种文化的、时间的乡愁。  相似文献   

9.
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台湾著名现代诗人洛夫"回归时期"写作了不少乡愁诗。他的乡愁诗既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同时又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影响,将现代的诗歌表达方式与传统的诗情融汇在一起,达到了传统和现代臻为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80):183-184
乡愁对于和平时代的80、90后来说似乎是个遥远而费解的话题,本文从历史、传统、文学和民情等角度言简意赅地提出了笔者对于中国式"乡愁"情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乡愁文学是台湾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陈映真和白先勇作为台湾文坛的两位小说大家,他们在"乡愁"主题的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以两位作家的乡愁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物类型设置、命运困境的解决之道和小说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其共性和差异,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梳理两位大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台湾乡愁文学从作者个体"怀乡"经验的投射,到追求政治理想、政治诉求,到历史意识的觉醒,再到追寻精神家园的哲学世界,是遗民文学精神从现实境遇到精神追寻的升华之路,是台湾文学"乡愁"演绎发展的一条隐形路径,折射了文学"乡愁"的遗民文化属性。"文学乡愁"意象,寄予了汉族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的精神本质。通过对台湾文学"乡愁"的分析,论述台湾乡愁文学所投射的遗民政治意识、遗民抗争的历史意识以及遗民"疏离"、"孤独"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受农业文明的影响,产生了强烈的恋土情怀和家园观念,使得"乡愁"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相同的主题,但各自表达出来,又是千差万别的。昭通文学中的乡愁作品,具有昭通地域的特色,有苦难情怀,也有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思乡,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心理,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倾向。而乡愁,则更是文学世界中一个亘古久远、绵延不绝的创作母题。在我国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以乡愁为母题的诗词曲赋可谓汗牛充栋、蔚为大观。尤其在散文中,乡愁的主题得到了更为突出和鲜明的传达。本文从故土的乡愁、文化的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等三个层面入手,初步考察了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中所寓托的乡愁情怀,探讨了乡愁母题在这些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和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立足深厚的农耕文化,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乡愁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情感诉求,更多的是从思想上对现代化的一种反思,是对乡村文化之“根”的执着。文章通过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得出其相辅相成、互促发展、密不可分的原生关系,并结合乡愁特征,尝试探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视觉形象呈现乡愁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实施途径,使建成后的美丽乡村既能留住现代人心理深层的“乡愁”,又能强化乡村文化意识、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民间艺术技艺、展现乡村在新时代的风采、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6.
乡愁是现代人的重要精神体验和心理症候,根源于人的家园皈依意识和漂泊而孤独的生存状态。在计文君的文学世界中,乡愁体现为主人公对爱情和家庭的渴求,对故乡的依恋和回归,也体现在富有古典韵味的小说文体上,即创作主体具有浓郁的文化乡愁。持久而诗意地书写现代人的乡愁正是计文君小说创作的魅力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他的乡愁诗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饱含着对乡土中国的怀念、对文化中国的依恋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余光中乡愁诗“中西融合”的诗风在台湾现代诗坛独具特色,扩大了乡愁诗在中国诗坛的影响,在台湾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思乡是文学重要的主题。人生旅途崎岖修远,当自我实现的进程遭受阻滞,其情感反应一般是怀乡思亲,心与情交汇成深沉的乡愁。余光中作为台湾"乡愁诗"的代表诗人,以其特殊的精神寄托方式凝聚着强烈的民族感情,诗中蕴含的是特殊文化环境下的独特心理感受,抒写出的是独特文化心理反射出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乡愁”二字正逐渐淡出现代人的生活。交通手段和通信设备的发达,慢慢拉开了人与乡愁的距离。没有了舟车的劳顿和鸡鸣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具有丰富的当下性和现代性的意义阐释,它为现代社会注入人文气质,为促进古典人文精神的现代转化和传播提供可能性;为和谐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传统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文学的发展以及促进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从而更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正是这独特的现代意义,促使古典文学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