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上元灯》到《善女人行品》,施蛰存的小说有一种一以贯之的联系。他的小说或存在两种叙述声音,或具有双文本性可作双重的解读,而正是这种双文本性向我们再现了人性的复杂。也引起了我们对人的内心探索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自然乃是哈代乡土情结的展现,是哈代精神的庇护所与身心的栖息地,是哈代文学创作的源泉,是他内心永远的绿洲。哈代通过小说《无名的裘德》反映穷人生活与理想的奋斗和对自由精神的渴求。小说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此种冲突,批判当时社会的虚伪和冷酷,希望人们能重新审视自然,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上元灯》到《善女人行品》,施蛰存的小说具有一以贯之的联系,他的小说或存在两种叙述声音或可作双重的解读,正是这种双文本性向我们再现了人性的复杂,也引起了我们对人心探索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5.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之作。在小说《鼻子》中,不正常的鼻子为主人公带来了数十年的心理苦痛,正常的鼻子虽然为主人公带来了一时的内心欢乐,却增添了他长久的烦恼与愁苦。而再次恢复怪异模样的鼻子又一次使主人公现出欣喜之情。通过对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分析,深刻揭示主人公微妙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阐述主人公自卑的心理、试图改变的积极态度以及过于敏感脆弱的自尊心。同时也批判了他人的自私冷漠、利己主义人性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小说《明妃曲》是在中国史传文学、民间传说及一些文人创作的王昭君故事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作品从当代意识出发,颠覆了文学传统及史实中王昭君的形象,赋予其时代意义,从而塑造出一个追求爱情、追求个人幸福的新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承文本性探讨《明妃曲》的叙事策略及其由此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琥珀》是一篇说明文,它说明的中心是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主要是突出它的形成过程。一切事物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为了说明这个中心,本文抓住了时间、地点、琥珀的特征等几个重点进行说明,而其中又突出了琥珀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8.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古文家和著名诗人。他和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扫荡了魏晋以来柔弱骈丽的文风,把我国古典散文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不仅提出一系列的古文理论,还以他的优秀创作实践了他的理论。他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影响深远,直接支配中国文坛一千多年。他一生写了三百多篇散文。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撰写古文方面的卓越才能。他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无论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都写得很好,不乏脍炙人口的佳篇。《杂说》就是他论说文中的杰作。《杂说》共四篇,中学课本选的是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题目。  相似文献   

9.
《桃花源诗并记》为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三六五—四二七)代表作之一.《记》虽然只是《诗》的小序,但因为写得极精彩,历代文学家都把它视为散文名篇.不过我们学习《记》时,还应该参照《诗》,因为它们是一个在内容上互为补充的整体.《桃花源记》立意深远,设想神奇,构思巧妙,语言朴素、省净、优美;即使在今天,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穷人》一文,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生活十分穷困的情况下,同情、关心并收养了邻居西蒙遗留的子女。课文朴实、生动,读后给人以心灵美的教益。课文的主人公——渔夫的妻子桑娜,是一个朴实勤劳善良可敬的妇女。桑娜出现时,正“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在她的操持下,这间渔家小屋“地板  相似文献   

11.
《守财奴》节选自巴尔扎克(1799年——1850)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卓越的代表.最主要的作品是卷帙浩繁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其中最重要的小说有《高老头》、《幻灭》、《农民》、《贝姨》和《欧也妮·葛朗台》等。一《欧也妮·葛朗台》写于1833年,属于“风俗研究”的“外省生活场景”。小说人物不多,结构简单,但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却深刻有力,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巴尔扎克对它感到“很满意”,认为是他“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  相似文献   

12.
《威尼斯》选自朱自清先生在一九三四年出版的《欧游杂记》.这部集子记叙了作者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陆的见闻.在《威尼斯》这篇游记里,作者以他特有的洗炼的文字描述了这颗亚得利亚海边的璀灿的明珠、意大利著名的水上城市的风貌.  相似文献   

13.
《国殇》是《九歌》的第十篇。它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之一。也是楚人祭祀为国牺牲战士的乐歌。戴震说:“殇之义二:男女未冠(二十岁)笄(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歌此以吊之,通篇直赋其事。”(《屈原赋注》)古代把年龄未满二十岁而死的人叫做殇。凡是在外死在战场的青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是清代著名戏曲作家李渔(1611一约1680),号笠翁。他的创作深受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创作主张的影响。他在《闲情偶寄》等文章中提出了“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脱窠臼,,、“贵自然”等等剧本创作理论。李渔的一些随笔,杂感作品就是他创作主张的实践。 《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言》中的《种植部》。古往今来,以荷花为题的作品不可胜数,李渔抓住了芙蕖与人的关系这个主脑自为一家,别开生面,写出了前人未写之情。  相似文献   

15.
行本是古代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但杜甫学习并发展了乐府民歌的形式,没有沿用旧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拟了《兵车行》这个题目。蔡宽夫对此高度赞扬说:“齐梁以来,文士喜为乐府词,往往失其命题本意。……唯老杜《兵车行》、《悲青坂》、《无家别》等篇,皆因时事,自出己意立题,略不更蹈前人陈迹,真豪杰也。” (转引自仇兆鳌《杜诗评注》卷二)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发表在1927年7月出版的《小说月报》18卷7期上,署名佩弦,后收在《背景》散文集中。它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它以秀丽、隽永的风格和细腻、委婉的文笔,为人们所喜爱。朱自清先生当时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荷塘月色》所描写的荷塘,原是清华园中一个极其平凡的荷塘,但在作者的笔下,月光中的荷塘却十分清幽、恬静,满贮着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7.
《涉江》,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屈原,战国后期楚国人。他早年得到楚怀王的信任。但遭到了上官大夫、新尚,令尹子兰等腐朽贵族集团的忌妬和谗毁,被楚怀王免职和疏远。后来昏庸的顷襄王更把屈原流放到湘江流域。《涉江》,题意是渡长江。屈原晚年离开郢都,渡过长江,流放到溆浦后,写了这篇抒情诗。诗中描述了渡江南下的历程,揭露了楚国小人当权、贤者被逐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自己满腔的悲愤情绪和决不与腐朽的贵族势力妥协的斗争精神。全诗可分为五段来理解.  相似文献   

18.
《清贫》这篇短文,是方志敏烈士一九三五年在国民党监狱中写成的。 方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就认真学习马列著作,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方志敏同志在江西从事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坚持“工农武装割据”,从“两条半步枪闹革命”,到创建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十军,方志敏同志始终站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革命路线一边,同李立三和王明路线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一九三四年十月长征开始时,方志敏同志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遵照党中央指示,率队北上。途中,遭到国民  相似文献   

19.
韩东的《山民》全诗只有25行216个字,但构思意韵深刻,物象情节震撼人心,语言质朴凝重,沉滞的诗节中饱含着对古老传统的无奈和对“山外”景况的憧憬..全诗透示出古老传统的沉重和挣脱这沉重的传统的艰难,以及挣脱这种沉重的必然。诗中有一种朴质的力量奔涌欲出,使人在感受到旧的生活情感沉郁凝滞的同时,又让人感受到新的生活情感的力量也正在孕育~语言质朴而有力度,情感沉重而不颓然。  相似文献   

20.
《穷人》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太(1828—1910)晚年的作品。作者以深沉的思想感情,朴实凝炼的文笔,描写了一个看来似乎平常,但却震撼人心的悲惨故事:一对贫困的渔家夫妇,在邻居——一个寡妇死去以后,主动地收养她留下的两个幼小的孩子。这个故事,充分反映了剥削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表现了劳动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高尚品质。体现了作者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篇课文情节单纯,结构严谨,依据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里,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