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无机时代”乒乓竞技特征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无机时代"乒乓竞技特征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增加乒乓竞技的安全性、提高比赛的观赏性、提升比赛的竞技性是改用无机胶水的原因;"无机时代"乒乓竞技特征包括无机胶水对乒乓竞技要素、每分球来回板数、不同打法运动员的影响三个方面;针对新规则下的特征及其对运动员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适应无机胶水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运动员保险保障体系运行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我国运动员保险保障体系是以"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基金"、"优秀运动员在役奖学金、助学金"、"国家队老运动员教练员关怀基金"为主体的"三金一保"社会福利补偿式保障结构。体系主要存在法律层次低、保障范围窄,保险品种少、理赔额度小,入学口径窄、文化教育差等问题,建议:加大对体育保险保障的相关立法,推进体育进入特殊职业医疗防治体系的准入,加强对体育保险公司及机构的管理与建设,研发符合体育发展的新险种;扩大运动员进入学校学习的路径与方式等,进一步完善我国运动员保险保障体系,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国际化发展瓶颈的制度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我国篮球运动国际化发展步伐,促进我国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全面提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推理法,系统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征战NBA的艰难历程,从现象解读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国际化发展遭遇一系列"NBA尴尬"的制度文化原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职业篮球科学化发展以及面向国际市场的对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队运动员无形资产开发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美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欧洲体育协会等在运动员无形资产开发权上的权限比较,发现:我国的国家队队员没有对自己"球员特征"的使用权;而美国在使用"球员特征"时受到了诸多限制,美国国家队员拥有自己无形资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欧洲国家的体育组织、协会在运动员加入各组织后仍给予运动员一定的行使个人形象权的自由。中国和西方的体育是截然不同的体制,举国体制下我国运动员的无形资产价值中有国家培养的成分,国家有权使用,但由于无形资产有受主体控制的特性,运动员的气质、内涵、形象在无形资产的开发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无形资产也有运动员的投入,国家禁止运动员以任何形式使用或许可第三方使用自己"球员特征"的这种行为,是一种以行政手段剥夺了民事权力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出台优秀运动员"免试上大学"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对优秀运动员进行激励,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其文化教育层次。但当前,社会对优秀运动员"免试上大学"政策存在多方质疑,主要有破坏教育公平、培养质量无法保证、高校学术献媚等。对此,研究认为应从教育公平原则、大学自主招生政策、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运动员对于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作用等几方面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世界锦标赛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和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参数(助跑速度、起跳能力、助跑能力、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等主要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和世界跳远选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踏板不准确和落地动作不佳是当今世界不少优秀跳远选手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我国选手这方面优于世界选手、但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腿部绝对力量的缺乏、垂直上升速度的差。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提出"加强腿部专项力量练习、适当的缩小速度利用率和加大垂直速度在腾起初速度的比例"的对策。为提高我国女子优秀运动员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研究是在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大背景下,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年度比赛频率、每次比赛的项次以及比赛兼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对比,总结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特征,对提高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成绩、实现奥运争光计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WSR方法论从物理、事理和人理3个方面对优秀运动员"逆淘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了评价模型。研究认为,优秀运动员"逆淘汰"物理层面因素包括影响运动员"逆淘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事理层面包括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政策制度和继续接受教育2方面;人理层面包括运动员身份认同、逆淘汰态度、逆淘汰准备3个方面,三者构成了WSR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模型,以近10年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进入"后奥运时代",在继续沿着"举国体制"的发展模式下,专业运动员职级制度不仅仅是对"举国体制"的重要补充,也是创新和完善"举国体制"的基础性保障措施。本文从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构建专业运动员职级制度的可行性,并且提出四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文献档案分析法,分析了部分体育项目赛事中运动员与现场观众缺乏积极互动的原因,以及运动员与现场观众互动的重要性;探讨了"运动员—现场观众"双方的熟悉程度、观众的观赛动机等因素对互动质量的影响。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体育运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提高"运动员—现场观众"互动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0年女足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队的五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将比赛中出现的射门行为划分为射门情况、射门区域、射门方式和射门部位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中国队与交战对手之间射门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队在射门区域和射门部位上与其他球队基本一致;在射门次数上,面对弱队尚可,但面对较强的对手,有效射门不多。如何提高施加给对手的进攻压力,是中国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趋势,分析了普通高校球类项目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体育教学规律以及体育教学进程的实践,认为必须要改变以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球类项目教学模式,为以"体育欣赏、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的球类项目教学目的服务,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普通高校球类教学的"多媒体—分组比赛教学模式",以适应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8赛季中超联赛开始引用VAR技术,以2018赛季中超联赛240场比赛VAR介入造成的死球消耗时间为数据,通过与2018年世界杯VAR耗时、中超联赛8项死球消耗时间、净比赛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8赛季中超联赛VAR介入所消耗的时间过高,增加了比赛中的死球时间,从而对中超联赛的净比赛时间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集体球类项目内涵、案例以及阐述通过集体球类项目提升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途径.论述了集体球类项目具备弘扬人文精神、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和创造社会财富功能.举出我国男排、女排和男篮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提升国家凝聚力的社会角色案例,结合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可以借助发展集体球类项目提升中华民族的国家凝聚力,一方面寻求共同目标,另一方面构筑情感纽带,发挥集体球类项目的自身项目优势,开拓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4、15届男篮世锦赛中外优秀后卫传接球技术运用进行了定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外优秀后卫在摆脱跑位移动接球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传球方面,国外后卫传球方式多样,善于将传球与投球、突破结合,突然性、隐蔽性强;相比之下,中国后卫传球方式运用单一,横向过渡性传球较多,传球意图暴露明显,重视向内线供球,在对手紧逼下缺乏应变,被动传球多.本文分析了中外男篮优秀后卫在基本技术运用上的差距,为今后我国后卫队员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2007年女足世界杯比赛中接控球运用情况及失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7年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13支球队的16场比赛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女足比赛中接控球运用情况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我国女足在这项技术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1)接控球失误特征是:移动接控球的失误率高于原地接控球;强对抗状态下的接控球失误率高于弱对抗状态和无对抗状态;接高空球、低空球和反弹球的失误率明显高于地面球;"对抗强度"和"球的状态"这两个因素对接控球失误分别起到了影响作用。2)主要的失误状态是接球过大。3)中国女足和与之同场对抗的国外球队相比,在不同身体状态、不同对抗状态和不同球状态的接控球失误率低于新西兰队,高于巴西队、挪威队和丹麦队。  相似文献   

17.
从力的基本原理,探讨弧圈球碰台时和碰台后速度变化的原因,针对弧圈球碰台后速度变化这一现象,结合理论力学和碰撞原理对碰台时和碰台后速度变化和飞行弧度加以理论推导,从三个方面r >Vc、r = Vc、r < Vc及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加以简述弧圈球弧线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现行篮球技术分类体系及划分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现行篮球技术分类体系及划分标准进行了反思,结果表明:篮球技术的攻防属性与球的状态密切相关,对球的状态的科学划分对构建篮球技战术分类体系起着基础性作用.建立了争球状态、争球技术等概念,将球的状态划分为本方控制球、对方控制球、争球三种状态,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篮球技术分类体系,为篮球技术分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球类运动科研现状进行数据和逻辑分析,指出制约我国球类运动科研发展的理论落后于实践、科研方法有待创新、“复合型”人才危机等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郑洁挺进"温网"四强技战术的成功运用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郑洁温网晋级四强全程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及技战术分析,从发球、接发球、底线抽球和网前拦截等技术环节及六场比赛中对阵不同对手所采用不同战术打法的分析,思考郑洁"惊艳"温网的原因,探寻中国网球发展的启示:单打的突破,跳出了双打荣誉光环,提升了中国网球国际地位;选择适合亚洲人身体条件特点的技术风格与打法,一样能取得优异成绩;温网的历史性突破,为备战奥运及参与今后的大满贯竞争增强了信心;温网辉煌,助推中国网球进一步普及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