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直觉是一种道德思维方式,属于道德心理学范畴。从心理学视野进行哲学审视,道德直觉至少蕴涵五对因素的辩证统一:道德体认与道德评价、道德潜意识与道德意识、道德感性与道德理性、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道德顿悟与道德渐悟等。  相似文献   

2.
道德认识是道德主体心理三大因素之一,它是由道德感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智慧等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过程。道德蜕化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大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德认识能够判断善恶是非,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据,它会对道德内外化过程中的道德蜕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才能更好地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目标。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个体主体性发挥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个体道德主体性,激发个体道德需要,培养个体道德能力,才能有效促进社会道德内化。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个体道德主体性培养,在培养个体道德需要、提升个体道德能力过程中,促进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  相似文献   

4.
道德直觉与道德信仰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直觉使道德主体能够洞察道德信仰的本质和内涵,形成统一、稳定、持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从而坚定对道德价值理想、目标和规范的信奉。道德直觉的整体性造就了道德信仰的完整性,瞬间决定性促成了道德信仰的直接性,“非逻辑性”暗合了道德信仰的本质性要求,无意识性促成了道德信仰的超越性。奠定道德信仰的基础、提供道德信仰的方法、坚定道德信仰的理想性是道德直觉促进道德信仰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道德内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将外在的道德规范、社会准则、传统习俗等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自觉的过程。在道德内化过程中,青少年要接受道德知识、进行道德判断、形成道德人格,这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发挥。应从道德内化与主体性角度出发,分析青少年主体性在道德内化中的重要作用,探究提升青少年道德主体性、促进道德内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道德自省是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是自我德育的主要心理手段,最终服务于道德人格的形成。道德自省的四大决定因素(道德自我意识、道德知识、道德目标、道德情感)对于发挥道德自省的潜能,提高自省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促使个体频繁、有效的进行道德自省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道德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道德理念和道德精神本身的困境 ,是道德合理性的危机。要想摆脱这种困境 ,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以人的自由、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为核心的新道德精神 ,并以新道德精神为指导思想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建设 ,从根本上实现社会主义道德的现代重建。一、新道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所谓“道德精神”就是人们在道德领域的精神 ,即渗透在一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道德行为中包含着特定意向的意识。道德精神决定着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道德精神在整个道德意识结构中处于最…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教育和道德能力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能力包括全面道德能力、道德自主能力、道德创新能力和终身道德能力。在社会转型、经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背景下,作为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道德精神耦合系统的道德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全面提高道德教育效果必须转变道德教育观念,着力建构道德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9.
作为隐藏于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道德力量,道德记忆承载着集体道德承续的遗传基因,提供着个体道德建构的生活原型.在道德记忆的视角下,道德教育是道德记忆承续、建构与转化的过程,是人类道德具有持续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是个体形成道德认同、生成道德智慧的关键.然而,当下道德教育正面临集体道德记忆承续式微、个体道德记忆建构受阻、集体与个体...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许多领域都出现了社会道德失范、价值信仰缺失,社会道德渐渐沦为生活的"装饰品",道德效力缺失问题日渐凸显。道德效力实现不仅与道德内容的合理性、社会道德环境等因素有关,还与个体的道德理想、道德认知、道德需要等相关联。所以,应当从创新道德内容、优化道德环境、开展道德教育等方面考察道德效力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2.
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其脑海中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使人类在"过去"拥有过的道德风俗和习惯、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思想和精神、道德实践和行为成为可以回顾的东西。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是在记忆的个体框架内发生的记忆。集体道德记忆是在集体层面展开的,它展现的是一个集体性道德记忆框架,可以通过家庭、种族、宗教、组织、团体、军队、阶级、国家等等"集体"形式表现出来。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思维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类在"现在"和"未来"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提供重要依据,能够推动人类对其"过去"承担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3.
道德自觉即人们对自身道德的自知之明,是生活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自觉反思、不断提高自身道德认识和道德责任,并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意志的道德实践活动。道德自觉是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育道德自我、促进道德自律、提高道德理想等功能。因此,应通过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借鉴先进道德经验、创造良好道德氛围等方式,提高公民的道德自觉意识,推动社会道德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语言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富峰 《教育科学》2006,22(1):31-33
道德语言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道德命令、道德评价、道德交流是道德表达的主要方式,在德育过程中,常用的德育方式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劝勉、道德对话和道德独语。在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上,采用不同的道德语言形式,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在德育对象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以道德劝勉为主,在自律阶段,以道德对话为主,在他律和自律相统一的高级阶段,则要努力培养道德独语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自信     
《湘南学院学报》2018,(6):24-27
道德自信是人对自身道德本性、道德实践、道德价值的确信心理。道德自信根据社会结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差序道德自信和团体道德自信。树立道德自信有向内、向外两个路径,树立道德自信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遵循人本性、历史性、实践性三个主要原则。道德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道德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道德自信对于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必不可少的。道德自信为人类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价值指引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情感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道德与情感的结合,生成了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对于促进入的道德发展、完善人的道德人格有枢纽的作用.笔者从情感、道德、道德情感的定义出发,总结出情感、道德、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道德营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通过理顺道德、消费者及企业的关系探究了道德营销的可行性和必然性,介绍了道德营销原则,从道德产品、道德价格、道德渠道和道德促销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道德营销的具体实施,为道德营销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对国内外的道德心理研究及据此进行的道德教育进行了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建立社会道德新关系。确立主流道德价值观、道德“慎独”、塑造社会道德风貌、营造道德环境、培养道德素质六项道德建设要求,并主张从基本道德素质及其培养、道德价值观和主流道德价值观教育、道德自我教育和慎独、发挥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功能诸方面开展新时期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押道德认知是由道德范畴、概念、规则为内容和以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形式的统一。20世纪西方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应注意道德内容与道德形式的统一,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一、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内涵及其建构意义1.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内涵道德人格,亦即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要求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