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同方言中有许多惯用语性的四字格,这些四字格惯用语与四字格的成语有相同的平仄搭配形式,把两者对比可以看到四字格(包括惯用语和成语)平仄搭配的一些规律:平平仄仄是一种主要的搭配形式;声调搭配拗者占少数;变式更符合自然语言的习惯。大同方言四字格惯用语平仄搭配与四字格成语搭配的不同又可以看到"×平×仄"是四字格一中主要的形式,这种格式更符合汉语实际运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了山西方言四字格的构成方式和语义特点,分析了山西方言四字格的内部差异,并从认知角度对其中的某些语言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山西方言四字格在语义上具有“描述性”“形象性”和“贬义性”。在认知上集中体现了“万物是人”和“人是万物”的隐喻概念,同时转喻认知在四字格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湘南学院学报》2019,(1):91-95
以合肥方言四字格为探究对象,主要从结构方面进行探究。复合式是合肥方言的四字格词语中最重要的一种构成方式,聚焦合肥方言复合式四字格的结构类型,论述其结构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其结构类型对句法功能及语用色彩的影响,同时列举相应的语料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高平是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高平方言的四字格俗语,使用频率高、数量多、口语化,积淀着高平方言语音、语法、语用方面的许多特点,也积淀着当地特有的文化,值得研究。文章主要探讨高平方言中四字格俗语的结构方式及其修辞特色。  相似文献   

5.
左云方言属于北方话,是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左云方言中存在着一类特殊的词汇——四字格俗语,它由四个字组成,结构相对固定,口语性强,但与成语有根本区别。结构方式上以重叠式、复合式、附加式以及"圪"字式为主,语义上具有描述性、形象性和贬义性。作为方言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云方言四字格俗语不仅记录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是研究左云方言全貌和民俗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方言四字格的大量存在和复杂多样是晋语的词汇特点之一。本文例释属于晋语的陕北神木方言四字格一百六十余条,比较全面地反映其结构、句法、语义和修辞特点。其中不包括与普通话相同的和能够还原为双音词的AABB式。  相似文献   

7.
四音格词是汉藏语的特征之一,东北方言中的四音格状态形容词在日常交际中应用广泛且特点鲜明。本文以东北方言四音格状态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共时描写基础上,分析其结构类型、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等特点,并论述了产生这些特点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固原方言四字格有复合型和派生型两种构成方式,语义构成方式主要有描摹、比喻、引申、夸张等4种,活跃在人民群众口头的四字格具有意义形象具体、感情色彩鲜明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宁夏银川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独具特色,本文拟从语音、词义、举例三个方面对140余条银川方言中的常见俗语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10.
方言四字格俗语在每种地方话中都独具特色。本文列举了宁夏灵武方言中150余条常见俗语,从语音、词义、例句方面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中“整”字这一东北方言词的用例说明,揭示了“整”字在东北方言中所具有的“万能”功能。认为,随着一些艺术家将东北方言艺术小品带入春节晚会和电视中以及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的有着浓厚东北方言色彩的一系列优秀电视连续剧,东北方言中的“整”字会象“搞、弄”一样进入到普通话的行列中去,并取代“搞、弄”。  相似文献   

12.
平遥方言的词汇系统比较特殊,其中四字格词语丰富复杂,口语色彩和地域性浓厚,意义和结构特殊,还保存了一些古代成语。大量的例子用来说明这些特;点,也为平遥方言积累一些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苏州方言形容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苏州方言中具有方言特色的形容词作初步的探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基本式形容词,二、重叠式形容训,三、带缀形容词,四、四字格的形容词语。文中所举例子以记录其实际语音为准,不拘泥于考证本字。凡本字不详的一律用同音字代替,无同音字可代的用“□”表示,并在后面标上国际音标。有的字在苏州方言里有文白异读,凡读白话音的字,用单线标出。  相似文献   

14.
神木方言四字格包括复合型和派性型两大类,其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句法关系和词的结构形式。它们绝大多数具有状态形容词的特点,可以充当谓、补、定、状等成分,入句时需带词尾“价”。四字格字面和内涵之间关系较为多样,同时具有意义的具体性、适用对象和语境的特定性、表情色彩的鲜明性等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15.
渭南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不但数量多,而且独具特色,极富表现力。它的突出特点是:个性化的词缀;叠音成分多;音节匀称,和谐悦耳;反映了本地区的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16.
陕北吴堡话属于晋语吕梁片,其构词法既体现了晋语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考察吴堡话中几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分音词;圪头词及其同类词语;其他词缀及派生词;四字格。考察中发现,吴堡话前缀"一、不"、后缀"气"等都是相当能产的词缀;在方言四字格中,有一些特别能产的"词套子"。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方言区属于晋语区的大同包头片。就词汇方面来说,虽然A眉C眼式的四字格在晋语区比较普遍,但各地的例词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例词例释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陕北吴堡话属于晋语吕梁片,其构词法既体现了晋语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考察吴堡话中几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分音词;圪头词及其同类词语;其他词缀及派生词;四字格。考察中发现,吴堡话前缀“一、不”、后缀“气”等都是相当能产的词缀;在方言四字格中,有一些特别能产的“词套子”。  相似文献   

19.
杭州方言中存在“AA类”和“四字格类”两大类动词重叠式,包括“AA、AABB、ABAB、AA看、AA在先行分句、XAA、AA儿、A记A记、A法A法、AA+补语”共10种常见的次类.其中前四种也见于普通话,“AA儿”则是杭州方言中特有的.这些重叠式大多是吴语中常见的,反映出杭州方言具有鲜明的吴语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入声是古代的一个调类,在今官话方言中都已消失,分派到平、上、去声中去了.就《方言调查字表》所列入声字对照兰银官话、中原官话陇中片方言、东北方言做了穷尽性的统计,比较了这些入声字在上述方言中的分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