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介石身世之谜又一证刘文松蒋介石真实身世至令是个谜。我祖父刘合印是许昌县椹涧乡刘庄人,从1941年我记事时候起,他经常给我讲蒋介石是许昌灵沟河(即今河街)人。我祖父于1952年病故,终年84岁。现把我祖父讲的事写于后,以便从中辨别蒋介石的真实身世。清...  相似文献   

2.
泥土     
祖父是一个只知道在泥土中摸爬滚打的人,最大的奢望就是能让一家人有口饱饭吃。他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他一辈子都守着土地,他把毕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播洒在了土地上。当我还很小的时候,每次和父亲回老家,祖父总要背着我到田埂上散步,渐渐地,我对那片肥沃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熟悉了。在祖父的,陶和纵容下,我有时也在田地里闹腾,干净的衣服一会儿就沾满了泥巴,父亲提着棍子就要揍我,祖父总是笑呵呵地拦着。有时,祖父抓起一把泥土凑到我鼻子底下,问我这是什么味?我说,一股腥臭味。这时候祖父才会板着脸呵斥我:胡说…  相似文献   

3.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算不了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德育往往习惯于把事情做大,而不习惯把事情化小。把德育的事情分解为相关的小事情,这些小事情是指学生经历的事,理解的事,熟悉的事,感兴趣的事。小事件中的大德育观,就是以学生相关的小事件为载体的德育人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每当看到街上有人在叫卖水豆腐,我就想起父亲和他做的水豆腐。父亲是一个庄稼人,与母亲一起住在乡下,过着乡下老百姓的平平常常的日子。前些年,由于户口转出,家里没分到田地,而他又不愿到县城来跟我住在一起,一时在家里闲着,没事做。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时间一长就闲得慌,很是不习惯,老想找点事做,一来有个寄托,二来为着减轻我的负担。他的身体不是很好,个子又偏小,重活  相似文献   

6.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人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坎那边接着(没有祖父则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并锻炼意志、培养耐性了。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了田边,对面田坎没人接,从这时起,意即你长大成人了,需要自己去体味人间的艰辛。侗族人的孩子,母…  相似文献   

7.
还债     
1937年的春节,祖母从海姐那儿知道了祖父在抽鸦片烟的事。 祖母把家事全都托给女佣陈妈,自己一家家找去,想把丈夫拉回家。 祖母一直没有追上祖父。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只狼,一只来自得克萨斯的狼,我的名字是阿里. 据祖父说,我们这个狼族在当地算得上最大的.500年前,在英国人还没有登陆这神秘而伟大的土地时,我们是这里的主人.祖父是狼族中最老的狼,也许,他有100岁了,他总是知道很多的事,关于狼,关于人,他是我们族中最受尊敬的狼,他总是对的,没有任何一只狼敢否认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警剔,习惯     
习惯是什么?我们习惯了把习惯分为好的习惯,坏的习惯,却很少问为什么会有习惯?我认为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惰性。是我们对熟悉和陌生这两种情况出于惰性的选择。因为做陌生的事会对我们的意识进行冲击和适应,我们往往要花更多的注意力去进行陌生的事。而熟悉的事花费的精力就少得多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能否坚持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的学习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从表现方式上我们可以把习惯分为显性习惯与隐性习惯。像早起刷牙,先做完事再玩耍等是显性习惯,思维方式的习惯、自我反思的习惯、信息处理的习惯等是隐性习惯。  相似文献   

11.
燕归巢     
正父亲是个急性子。周六放学时他永远不会安分地等在校门口,总是跑到教室门前伸着头向里边张望,带着几分急切又恐惧的矜持。可祖父是个慢性子。他可以一个人搬把竹椅,静坐在家门口,等待从大巴上下来的我们。他从来不会催我们早些回乡下过年,只是由着我们忙完各自的活再去团聚。  相似文献   

12.
阿公的荔枝     
<正>我祖父可以说是个苦命人。他是遗腹子,后来他母亲改嫁了。祖父没受过教育,不识字,做过佃农、人力车夫以及其他出卖力气的工作。我们都叫祖父"阿公"。早在我出生以前,父亲为了工作,搬离了老家,定居于竹东。因此,我跟祖父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对他有点陌生,不大亲近。在我模糊的印象中,祖父沉默寡言,不懂表达情感,是典型的农民。他很少逗弄或搂抱我,然而我从未怀疑过他对我的关爱。  相似文献   

13.
Q我宝宝现在两个多月,出生的时候我们为了给他多一些的抚爱,就抱着他入睡,等他睡着以后,只要将他放在床上,他就惊醒了,我们只好又把宝宝抱在怀里。以后就养成了要大人抱着睡的习惯,夜间也如此,我们感到很劳累。请问:有什么办法改变宝宝要大人抱着睡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4.
那天晚上,玛吉甚至把它记入了日记。在写有2155年5月17日的那一页上,她写道:“今天汤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是一本非常陈旧的书。玛吉的祖父曾说过当他还是孩子时,他的祖父就告诉过他曾有一个时期所有的故事都印在纸上。他们翻着又黄又皱的书页。要知道,读  相似文献   

15.
一走近萧红,走近祖父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对于作者萧红,我们并不陌生,四年级时曾经学过她的《火烧云》,两篇文章都是节选自作者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在萧红的故乡,《呼兰河传》写的就是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对萧红来说,祖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在我们来看看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有关祖父的一段文字.(出示: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你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生:四句话里出现了七次"祖父". 师:读起来有点絮絮叨叨,是吗?那么,萧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去回忆自己的祖父?祖父在她的生命当中又占据了什么位置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揭开其中的谜底.  相似文献   

16.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对于作者萧红,我们并不陌生,四年级时曾经学过她的《火烧云》,两篇文章都是节选自作者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在萧红的故乡,《呼兰河传》写的就是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对萧红来说,祖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在我们来看看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有关祖父的一段文字。(出示: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相似文献   

17.
光明和声音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国的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父系祖先来自瑞典,移民定居在美国的马里兰州。有件不可思议的事,我们的一位祖先竟然是聋哑教育专家。谁料得到,他竟然会有一个像我这样又盲又聋又哑的后人。每当我想到这里,心里就不禁大大感慨一番,命运真是无法预知啊!我的祖先自从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买了土地后,整个家族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据说,那时候由于地处偏僻,祖父每年都要特地从塔斯甘比亚镇骑马到760英里外的费城,购置家里和农场所需的用品、农具、肥料和种籽等。每次祖父在往赴费城的途中,总会写家书回来报平…  相似文献   

18.
在豫西 ,在莽莽苍苍的大山里 ,玲珑的枣花 ,娟秀的苹果花 ,白云一样的塑料大棚 ,遍布乡村的养殖场 ,仿佛都在向你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有一张被阳光和风雨打磨出来的黑红而凝重的脸 ,有一双粗糙而结实的手。他叫尚万仁,是宜阳县第一职业高中校长、党支部书记。尚万仁出生在宜阳县木柴乡。这里 ,山高林密 ,古老而贫瘠 ,人们科技意识淡薄 ,习惯于靠天吃饭。尚万仁8岁那年 ,失去了双亲 ,和小弟弟一起跟着祖父生活 ;祖父去世后 ,又跟了叔父。他吃过百家饭 ,穿过百家衣。因此 ,他从小就立志要报答乡亲 ,让父老乡亲们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名叫艾伦的孩子,9岁时,在他祖父的农场里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捡牧场上的牛粪饼。一般的孩子都嫌这份活儿脏,不愿做,而艾伦却干得好极了。由于他捡牛粪饼表现出色,祖父给了他一个向往已久的工作——放牧马匹。这件事深深影响了小艾伦,使他坚信这样一条人生信条:手头的工作无论多么平凡,只要做了,就是机会。长大后,他从每星期挣1美元的肉铺帮工做起,这份工作虽然又累又脏,但他干得很出色,因为他一直没有改变他人生的信条:做好了,就是机会。果然,后来他成为了每星期50美元的美联社记者。再后来,他又成为了年薪150多万美元的首席…  相似文献   

20.
黄小平 《学习之友》2010,(10):13-13
有一个名叫艾伦的孩子,他9岁时,在祖父的农场里开始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捡牧场上的牛粪饼。一般的孩子嫌这份活儿脏,都不愿做,而艾伦却干得好极了。由于他捡牛粪饼表现出色.祖父给了他一个向往已久的工作——放牧马匹。这件事深深影响了小艾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